WORD 格式 可编辑
知识点归纳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育观: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 ,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 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目标: 1. 2. 3. 4. 5. 6.
7.
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造就平等的公民
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2. 3. 4.
面向全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2. 3. 4. 5.
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
国家在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
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3. 教育的保障性原则。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4.教育平等性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 受教育机会。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5.终身教育原则。
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上述规定都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原则和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身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改革创新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 2. 3. 4.
公民权。
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学术研究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指导评价权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相对应的一项特定权利。 价学生权的行使。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教师指导评
5. 6.
报酬待遇权是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在教师职业范围内的具体体现。
参与管理权是公民民主权利在教师特定职业下的具体化。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也有得于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
进修培训是教师职业权利最具代表性的一项。
7.
义务:
1. 2. 3. 4. 5. 6.
遵纪守法。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教育教学工作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教师的基本义务。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爱护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提高水平。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P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具体说来
,在教师方面就是关心教师的职业成长,在学生方面就是以学生为本。
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教师职业道德表现:
1. 2. 3. 4. 5.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工作。 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 严谨治学,做学生的导师。
团结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1. 2. 3. 4.
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一学年以上。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组织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按当地老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为人师表强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其根本是对学生而言的,因为学生是其主要的工作对象。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
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珍妮纺织机的发明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 电力的广泛运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刮骨疗伤:华佗
对症下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死人诊活,活人诊死:李时珍《本草纲目》
扁鹊换心、起死回生。切脉诊断方法:扁鹊《难经》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其教学思想有教学相长、藏息相国、学不躐等、启发诱导等。
春秋五霸:齐桓公(最早称霸) 、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洋务运动:中央以奕
文祥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三省六部制:三省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 。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五省之中,只有尚
。三省各有明
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
确分工。
内史省
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
隋代改为 “内史省 ”。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 “二府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
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明初沿 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 门下省
“内阁 ”。负责起草诏令。
“门下省 ”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
“尚书台 ”。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
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尚书省 ”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 部,下辖吏部、主爵等 六部
24 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
“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
“司 ”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 、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
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
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礼部
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
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
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 其掌。清光绪三十二( 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刑部
“本兵 ”,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
中国古代官署。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 “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
“监候 ”
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
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周官》 ,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在幻灯片 浏览视图中, 按幻灯片序号顺序显示演示文稿中全部幻灯片的缩图。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
调整幻灯片顺序,但不能对个别幻灯片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
二十四节气:
季 春 夏 秋 冬 月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 节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八节: 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的八节按时间依次是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数据汇总:
1. 进行数据汇总之前要对数据进行排序。
2.
单击“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弹出“分类汇总”对话框,选择分类字段、汇总方式、汇总项。
八大行星 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可以复制、删除幻灯片,
WORD 格式 可编辑
简答
⒈ 教师观的角度评价:
材料中行为符合现代教师观,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是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
第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
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第三,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自我上不断反思;
第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要合作。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看待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2. 学生观: “以人为本“ 内涵
1. 2.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完整的人
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价格魅力和学识魅 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
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
水平。
☆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4. 职业理念
包括素质教育观 、教师观 、学生观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是有个性和差异的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指导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WORD 格式 可编辑
5. 1. 2. 3.
教学观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课程”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