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课题申报表

来源:画鸵萌宠网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课题申报表

导读:本文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课题申报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课题申报表

编号:

姓 名

刘某某

所在学校

汉滨区大河镇中心小学

申报课题类别

性 别

职 称

二级教师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学 科

数 学

文化程度

本 科

职 务

数学教师

电 话

183*****199

课题名称

作业革命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1、课题的界定

数学:数学就是解题、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是一种语言、是文化。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作业: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通常指在老师给学生讲解了新的教学内容后,为了使学生对当日的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为巩固而采取的练习性措施。

革命:在不推翻传统作业方式的前提下,加以改良。

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力量,它由学生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各种非智力因素以及对其学习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构成。

2、理论依据

(1)爱因斯坦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去负担。”

(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是两种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3)《学习动力心理研究》认为兴趣和情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产生于反复学习成功的体验。意志是随情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心理承受力,是克服学习过程困难的坚强信心。是随注意不断升级,所产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承受力。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为什么研究)

1、背景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目前的作业存在的问题很多,留给大众的印象是:学生作业量过重,作业没有情趣;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作业评价单调,等等走过场,作业评语刻板教条,没有感染力,有不少评语缺乏人情味。

学生觉得无趣,老师也觉得无奈。同时各方对作业也有着比较狭隘的认识。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万事大吉了,这让作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针对集体的,由于每个人的程度和表现不同,所以对每个学生来说,首要的一条是应该完成老师的要求,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作业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可由于很多学生包括家长对作业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作业认识片面,对作业目的性理解不够,导致作业完成质量不高。这造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为做作业而做作业”。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并不等于完成了作业的目标

2、意义

(1)作业的重要作用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教学体系。作业是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表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有差异的,所以老师是学生作业的指导者,所以作业是师生沟通的重要载体。

(2)提高学习动力的策略

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沟通的重要载体,老师合理的布置、评价、改良作业,必定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本课题的主旨是要让改良作业形式,改善评价方法等,让学生通过作业这个载体提高学习动力。

1、研究目前班级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已养成的作业习惯以及对作业的期望。

2、课堂作业改革的研究。

3、家庭作业改革的研究。包括书面和实践活动两部分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怎样研究或怎样解决该问题)

一、课题研究方法

1、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目前班级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已养成的作业习惯以及对作业的期望。阅读与作业有关书籍,储备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改革的研究同步进行。并与部分家长进行沟通,通过日记记录下改革感悟。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撰写论文。

2、研究方法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对目前作业的看法。

文献法:通过阅读理论书籍,为研究做好准备,并指导研究行为。

日记法:撰写日记,记录下研究中的收获感悟,反思出现的问题。

二、为了更好的研究课题,我做了以下研究计划:

(一)课题形成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确立更准确的课题,并做好课题的实施方案。请区镇教研专家对我的课题进行论证,帮助我修改完善课题方案不足之处,学校教科室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7月)

1、第一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培训。做好学生方面的调查工作,做好实施的起步工作。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全面落实第一阶段试验项目,并进行起步工作的调查尝试。

2、第二阶段(2013年12月--2013年5月) 坚持做好第一阶段的延续工作,充分发挥本课题的导向作用,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研究》课题的实践搜集工作,撰写阶段性的总结。

3、第三阶段(2013年6月--2013年7月) 聘请专家对本人申请的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并做出业务讲座,来提高我在从事个人课题研究的理论业务水平,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三)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3年8月) 以充分的理论实践为基础, 撰写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研究的结果是什么与怎样保证研究)

1、研究条件

研究者是执教数年的数学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在数学教研组有很好的研讨氛围。

2、预期成果

(1)学生对作业有重新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同时带动学习动力的提高。

(2)反思日记、论文,学生的数学日记。

学校(区直校)评估意见

教科研负责人:

学校盖章:

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镇(办)中心校评估意见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中心教研组长:

镇办中心校盖章:

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区教研室评估意见

区教研室分管领导人:

区教研室盖章:

审核时间: 年 月 日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