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典范 一写在中远成立5O周年之际 中远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波澜壮阔的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国企 变革自我、跟上时代、勇立时代潮头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迈向伟大复兴进 程中的一个成功典范。 ■林红梅 = 作为新华社记者,10多年来分T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航运大国。 1960年,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大 规模的反华排华事件,大批受迫害的 自己的远洋船。国家只好租用前苏联 j 负责中远的采访,有幸走进了这 600年前,当郑和的船队构筑起一条 家特大型国企的台前幕后。我目睹了这 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艰难挣扎,观澜 烂文明远播西洋各国的时候,世界震 “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华民族的灿 华侨急需回国。可是,新中国没有 了在中远海内外公司上演的一幕幕改革 惊于华夏民族的繁荣,震惊于华夏民 的3艘客轮和海皇号等5艘侨商船, 大戏。中远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波澜壮阔 族的聪明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星移 跨洋越海,将华侨接回祖国的怀抱。 的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的一个 斗转,沧海桑田,同样是在海上,100 然而,租用前苏联的船舶不但条件苛 缩影,是中国国企变革自我、跟上时 多年前,西方列强从海上进入华夏大 刻,而且主动权掌握在对方手里。当 代、勇立时代潮流的一个缩影,是中华 地,他们带来了鸦片、枪炮、屠杀和 时,西方大国对社会主义中国实施经 民族自强不息、迈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 掠夺,让中国历史记载了一系列浸透 济封锁,国内建设百废待兴,对外交 个成功典范。中远人的变化,是数亿 着斑斑血泪的国耻家恨。他们彻底剥 往迫切需要,新中国必须有一支强大 中国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推动下战胜自 夺了中国人的海上自由,把中华民族 的远洋船队。 我、超越自我的缩影。 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港口资源变成了 国家领导人下决心要发展中国 中远从诞生之日起,就应和着祖 殖民统治者们自由出入的天堂。1949 自己的远洋运输船队。那时正值国内 国的节奏,肩负着振兴我国航运业的 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没有一点远洋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4'l-tl::稀缺、 重任。 运输基础,没有一条远洋运输船只。 物资匮乏、饥饿蔓延。上至同家最高 、148 领导,下到普通百姓,都勒紧裤带, 光华轮经过近一周的航行,1961 和国家实施的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 与饥饿进行着搏斗。全国人民都在节 年5月初,抵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济道路的伟大改革。现在,一系列走 约一粒米、一滴油、一丝线中艰难度 港。日夜期盼的侨胞们看到船上高高 向市场的改革措施已经在中远生根开 日。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飘扬的五星红旗,热泪盈眶。华侨冲 花。中远在国内率先对二级公司领导 实行大幅度调整,对特种船的船长大 国家咬牙拨款26万英镑,从希腊船公 破戒备森严的雅加达港,登上祖国的 实施了年薪制,对船长、船员的工资 司购买了一艘已经报废的邮轮“高原 船舶,多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公主”号。 他们安全了!侨胞们振臂高呼“祖国 幅度增加工资,对船长、政委、轮机 70岁的老太太双目失明,在亲属搀扶 属可以随任,进行外派员工_T资属地 化试点,在中远海外上市公司实行期 那是一艘怎样的报废船啊!船上 万岁”、“毛主席万岁”。一位年过 长实行家属随船的制度,外派员工家 的航海仪器、通讯设备失灵,客房、 船室、甲板到处漏水,船壳锚钉松 下,摸着光华轮的船舷,泪流满面: 动,锚链严重磨损。有的地方锈蚀得 只剩一层漆皮。两台主机有十几道裂 纹,连汽缸盖都裂开漏水。当这艘船 被拖到黄埔码头时,它就像一个已经 病人膏肓、奄奄一息的病人。 但是,这艘报废船在中国人眼 睛里,却是宝贝疙瘩。它可是国家花 大价钱买回来的!一场艰巨的修复 “报废船”的1二程打响了。国家把国 内修船方面的骨干力量几乎全都集中 起来,专家们对修船过程中的每一笔 开支都反复掐算。在修船过程中,国 家领导多次托秘书打来电话,询问工 程进展。经过专家们的妙手,船终于 修好了,起名为“光华”轮,寓意为 “光华光华,光我中华”。 船修复了,却无法起航。轮船跨 洋远航,再回到岸上,往往需要几个 月时间。船上需要预备足够的食物、 水、燃油等备航物资。但是,在三年 国内困难时期,一斤粮、一滴油都来 之不易,一切靠计划供应。船上需要 准备救生饼干,生产厂家要广远公司 用自备粮、油、糖才给加工。而这点 问题,连广东省粮食厅都不敢做主, 找到一位副省长批示,才获得解决。 物资备齐了,运输却成为难题。公司 只有一辆脚踏三轮车、一辆白行车, 要运的货却有上百吨。送货员凌晨3点 出发,把一箱箱物资、一桶桶油用三 轮车驮到公共汽车上,从广州市运到 20多公里外的黄埔码头。 1961年4月28日,广州远洋运输 公司成立的第二天,我国第一艘远洋 运输船“光华”号在广州黄埔码头一 声长啸,昂然启航,新中国远洋运输 事业由此从零起步。 “我虽然见不到祖国的故土,但我摸 到了祖国驶来的第一艘巨轮,就像摸 到了祖国的土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远 集团对原有资产进行大规模的重组改 革,改革的核心是组建专业化船队。 中远集团于1993年底正式组建了“中 远集装箱总部”,对分散在广远、上 远、天远的集装箱船进行“集中经 营,分散管理”,总部设在北京;此 后,以天远、青远为基础正式组建了 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总部在北 京;广远成为以经营杂货船、特种船 为主的专业化公司;大远成为经营油 轮的专业化公司。 为了进一步贴近市场,1997年, 中远集装箱经营总部整体从北京搬迁 到上海,正式注册为中远集装箱运输 有限公司,1998年初挂牌运营。中远 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也从北京浩浩荡荡 整体搬迁到天津,依托天津北方大港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进行发展。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 大潮中,中远被国家选为首J/LI'57家大 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之一,从1998年 开始,重点推进建立以“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 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这 家老国企十几年来如火中凤凰,涅檠 再生,不但重拾往日的自信,而且走 到了国际舞台上,一展雄风。与计划 经济时代相比,这家老国企无论是从 企业本身、从企业各级领导本身,还 是从广大职工本身看,均发生了难以 想象的质的变化。 推动中远发生变化的巨手,是党 权、认股权。这些围绕着以人为本观 念进行的改革,为中远事业的兴旺发 达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几代中远人的艰苦创业,中 远集团已由成立之初的4艘船舶、2.26 万载重吨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 为今天拥有和经营着800余艘现代化商 船、57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4 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作为以 航运、物流、修造船为核心主业的全 球性企业集团,中远在全球拥有千余 家成员单位和分支机构,员工总数约 13万人。在中国本土,中远集团分布 在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大连 . 厦门、香港等地的全资船公司经营管 理着集装箱、散装、特种运输和油轮 等各类型远洋运输船队;在海外,以 香港、美洲、欧洲、薪加坡、日本、 澳洲、韩国、西亚、非洲等九大区域 公司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 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 网络。标有“COSCO”醒目标志的船 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16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船队规模 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COSCO在 海外的独资和合资企业有5O多家,当 地人以在COSCO.T_作为自豪。 我对中远了解越多,感触越深。 我感动于中华民族自我扬弃能力之 强,感动于中国人超越自我的能力之 强。透过中远的变革,人们会对中国 的国企改革充满信心,对中国崛起一: 批跨国公司充满信心,对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祝贺中远5O周岁生日快乐!祝 愿中远事业长青,实现百年中远的宏 愿!囫 Maritime China I中国远洋航务1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