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滋润学生心灵
单 位: 舞阳县实验高中
姓 名:
联系电话:
地 址: 舞阳县张家港路西段
师德案例
——让爱滋润学生心灵
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落在他们眼里,印在他们心里,他们也会用心里的一杆秤不时的称量一下每个老师的分量,用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给老师。
案例: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他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性格暴躁、倔强,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较差,常与同学吵架,对自己前途毫无信心,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课堂上找茬,和老师顶嘴,课下经常出入游戏厅、网吧。几乎所有的坏习惯都与他沾边。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母亲常年在外打工,父亲在家忙的时候做农活,闲的时候打麻将,很少与他沟通,稍有不顺心,便会对他拳脚相加。久而久之,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性格渐渐变得叛逆,破罐子破摔。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经常找他谈心,讲道理,争取他的信任。另一方面:协同家长一起来关心他,帮助他,使他重新回到班集体中来。告诉家长要多抽出时间和他谈心,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并及时和他沟通。让他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案例分析: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任何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根植于爱,看重他们,不鄙视他们,要尊重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与优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受冷落,受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内向,对外界极其敏感。所以,老师要多给他们爱,我想:只有用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消除他的抵触情绪,建立信任感,才有教育成功的可能。因此课堂上,我会默默地走到他身边,轻拍他的肩膀,提醒他要专心听讲;有时,我会布置一些稍微简单的题目让他来回答,增强他的自信心;有时,我会让他帮老师拿作业本。让他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
案例效果:
他上课安静了许多,不再和老师顶嘴了,能积极回答问题了,能主动表达自己的一些
2
想法和观点了。课下也不捣乱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少,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同学们还推荐他做了班长,他的榜样力量即刻发挥了出来,并把班级中一部分消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见,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差,二而是长期不受重视,思想麻痹的缘故,如果能把这种麻痹思想唤醒,激起他们的自信心,那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而激发这种力量的钥匙就是教师的尊重和爱。
案例反思:
这件事让我感觉到: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言放弃,要了解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要想使后进生对学习感兴趣,思想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如果教师不因学生的成绩好坏而有偏见,不因学生的智力高低而有亲疏,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变戒备为信任,变自卑为自信,才能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提高学习成绩,踏进优生行列。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不要盛气凌人的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比较敏感,自尊心较强,性格内向,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教师如果能
3
以一颗宽厚仁慈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人类需要爱,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学生更需要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高度的责任感去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将我们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滋润他们的心灵,让“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2014年3月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