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大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赵 燕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11期
摘要 本文旨在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青年教师,承担起学校、社会赋予大学青年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做出详细的阐述。作者结合自己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在思想、教学、科研三个方面都有了更深刻清醒的认识,并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有助于青年教师进一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思想 教学 科研
几年前,我国各高等学校中加入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任教,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的有生力量。肩负着学院未来发展的重任。保证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全面培养,成为各高校为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的当务之急。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也是每个青年教师的奋斗目标,下面就本人亲身体会从三个主要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思想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理念
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事业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思想基础,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作为青年教师,仅仅把教学当作学校安排的任务、晋升职称必须满足的工作量,或者一个谋生的职业,认为达到合格标准,努力的讲好自己的课程就会觉得心安理得,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大学的使命和大学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工作是一个需要付出的事业,教给学生的都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我们必须一遍又一遍、一年复一年地去讲,几年下来,难免会感到失去激情。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看到讲台下风华正茂的学生求学若渴的眼神,想到他们的将来都将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业务骨干,成为社会栋梁,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时候,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身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会毫不犹豫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精益求精,永无止境。
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热爱这个事业,作为青年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觉得上课是一种苦差使,又怎么能在教学岗位上发展和提高呢?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也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因此,必须以“敬业”为天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唯有这样,才能做到一专多能,勇于开拓。纵观国内多位教学名师的经验体会,虽然岗位不同,专业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作为大学教师,教学是我们对社会应有的贡献,也是我们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高度的敬业精神应该表现在对学生深深的爱,爱生如子。
二、教学上: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天职。事实上,对于每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年轻老师来讲,走上讲台“照本宣科”并不难,然而要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讲出魅力来就很难,没有精益求精的追求和锤炼就达不到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在这一点上,相信很多青年教师都深有体会。现在很多高校的助课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新来的青年教师在主讲某门课程之前必须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助课一遍方可主讲这门课程。这一点既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也是对青年教师的爱护和培养。助课的经历让青年教师受益匪浅,主讲教师往往能够熟练地投入教学,青年教师在助课的过程中,通过听课、辅导、讲习题课,不但熟悉了教材,更能领会其中的教学技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的同时,教学经验更是从无到有,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对提高讲课水平帮助很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有了助课的经历,青年教师无论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还是对讲课的技巧上都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样,从接受教学任务开始就会有所准备的投入,认真思考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结合自己当学生时的体会,反复琢磨怎么讲学生最容易理解,哪些地方学生最容易犯错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信心百倍的走上讲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毕竟由于年轻、缺乏经验,难免会有处理不当的地方。所以每次课后都要写一下心得体会,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要求与建议,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此外,对教材的研究也不能停滞不前,继续精益求精地深入研究课程体系,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每一节课,让学生易于对所学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也是青年教师不容易掌握的环节之一。我们要尽量避免机械的灌输式教学,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对讲课效果的反应,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这样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且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把教学作为一种乐趣和爱好,从而更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
三、科研上: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教育与科研相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入2008年,我们面对一个加速变化的崭新世界,现代大学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单一的教书育人,更应该通过知识服务社会,为引领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作为一名青年大学教师,要想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担负起在学校工作中的责任,不断刻苦学习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社会越是发展,知识的作用就越是显著,离开了对知识的拥有,一个人就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科研好是教学好的坚实基础,作为大学教师,必须是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人。教师亲自从事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亲身从事科研实践,有一定的科研基础,讲课才能得心应手、如同行云流水,才能激励学生潜心钻研、开拓创新。
总之,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既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所以,建设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学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追求成功教师的自觉选择——即依赖科研为自身的实践与发展导航。有句话说的好:“教学是一支花,全靠科研使它更艳丽持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