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的管理与创新

来源:画鸵萌宠网
工程建筑 2013年5期(中)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的管理与创新 王伟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尚纪双 (平顶山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河南平顶山467000) 河南平顶山467099) 摘要:高速公路作为流量大、设施完善、科教含量高的交通栽体,与普调公路有着较大区别。高速公路在使用年限内保持完好的运行_驮态。日常维护工作显得尤为_堂要。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从1988年 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高速公路通车里 程2012年底已达9.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 高速公路的显著增加有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高速公路的不断增加与科技含量的提高也给高 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越来越多新问题。如何解 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合 理与即时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 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和减少养护工作的时间,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 视。 一、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一)养护实施的强制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 有收费的梅眭,因此。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 性能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就成为养护管理的首要 任务。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蹦苴路及 设施本身构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 人员构成威胁。因此,高速公路应当是建立在法 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二)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 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包括交通工程设 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 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道桥、建筑、 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专业, 形成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 合养护体系。 (三)综合养护成本高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高、养护范围广、材 料选用较精、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施工程 序复杂,且保护措施较全、现代化设施较多等原 因,使得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成本高。 (四)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高速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 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五)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与普通公路养护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更 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 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 安全管制区段。 二、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 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 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与普通公路一样, 大多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速公路 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 采用拔款方式,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 性要求,这些因素已严重制约养护技术水平的提 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二)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 有效的法律约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 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全国性或地方性 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 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 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普通公路的“好路率” 指标,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 求。 (四)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速公路已从国外引 进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 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 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尚未大规模 推广使用。 (五)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仍处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时期,大 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投入到高速公路的 建设中,造成养护人员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严重局面。 三、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一)养护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也无法适 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已成 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实现我国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须 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 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 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 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是指对高速公路的养 护管理必须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2.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 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 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 化、市场化。 3.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 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 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 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4.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 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向 综合服务水平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养护 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PMs)、 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 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 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速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 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养护法规体系 由于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 展、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 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 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1.根据《公路法》要求,加快制订相关配 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 家对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 合中国国情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高速公 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345 2.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 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养护、维修义务的 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利。 3.对新建高速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 定相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与强制设计中的养 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 (三)养护管理技术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必 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cIs )促进公 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 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 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 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 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 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检 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 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由人工检测 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 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 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3推广使用国外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 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 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 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 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公 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节约能 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 (四)养护机械发展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 护机械化是实现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提高服 务水平的关键。高速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 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要求养护机械具有操 作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 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部分引进国 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失时机的 抢抓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 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装 备率、配套率。 四、结语 高速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高速公路养护 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做好高速公路的 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 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 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 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 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耵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许永明主编・公路养护与管理・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1998 [3]贾松涛,刘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浅谈・《辽宁交通科技》2003年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