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材料 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材料 作文快速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3、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4、掌握单则材料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所以,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二、材料 作文的概念界定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 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 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 写作中心,确定 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 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三、材料 作文的特点
近年来,材料 作文命题采用新的设计思路,被称为新材料 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或抄袭。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1、典型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材料的大概内容是鲸为了追捕沙丁鱼陷入海滩,而沙丁鱼却逃生了。我们首先看巨大的鲸是怎样陷入沙滩的,因为它只看到沙丁鱼,没有看到险境沙滩,才会落得沙丁鱼没吃到,反而陷在沙中动弹不得的结局。其次,在巨大的鲸眼中,沙丁鱼太渺小了,不足畏惧,只要逮住它,就是一顿美餐,哪里想到小小的沙丁鱼会引它入险境。再来看沙丁鱼,它与强大的鲸相比微小而处于劣势,但它能利用身体小、灵活、需水少的优势向浅水奔逃,得以逃生。所以这则材料的主旨是:人应该怎样对待诱惑和弱小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身处险境怎样才能战胜强敌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可以选取主旨的一个方面立意,于是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立意:每个人都会遭遇诱惑,把目光放远,才能避免跌进陷阱;藐视弱小,等于自掘坟墓;身处险境,冷静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战胜强敌。
小结:这种新的 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 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 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 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 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 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 作文的缺陷。
2、材料 作文的材料类型。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或故事; 引用一段或几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写好新材料 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 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 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四、材料 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1、从抓关键句入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解析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 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2、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解析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 作文。例如: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解析 】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强化练习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作文。
保罗迪克的祖父留给他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不幸的是一场山火烧毁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伤心的保罗走到一条街上,看见一家店铺门口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他用卖木炭得来的一笔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自己庄园又新绿滚滚。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进行立意: 战胜困难,不断超越自己 自己挽救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 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解析 】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没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进污泥浊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渐\",\"谨防走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