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2.《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0.《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1.《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2.《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3.《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5.《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7.《秋词》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8.《秋词》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9.《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夜雨寄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23.《潼关》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
1
山入潼关不解平。 二、《论语》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9.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论语》中强调对学习的热爱是取得学习效果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论语》中强调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诫子书》诸葛亮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四、《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1.《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2.《天上的街市》中写作者坚信牛郎织女“定然在天街闲游”的句子是: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五、整体默写。
(1)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 , 。
(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 。 , 。
(3)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 。
(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 , 。
2
(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 。 , 。
(6)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 , 。
一、古诗词鉴赏 (一)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曲牌名 ,“秋思”是这首散曲的 题目 ,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深秋晚景 图。
2. 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这首写景诗表达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展示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广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表现了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首先,通过景物描写,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现象。其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使自然之理表现得既生动又形象。
(三)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3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是一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贬官)
2..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3.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分) 答: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4.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答: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五)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解释“发”的意思 。(出发) 2. 《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 别是: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 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4.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6)江南逢李鬼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解释词语“寻常” ( 经常)
2. 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点明暮春时令;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⑴九日: ⑵强: ⑶故园: ⑷傍:
参考答案(1)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勉强 (3)故乡 (4)靠近
1.这首诗写了__ 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3) 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重阳节;(1分)“九日”、“登高”、“饮酒”、“菊”等(2分)。 2.【答案要点】: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2分)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3分,指出表现方法直接抒情和想象各计1分,结合诗句分析正确各计1分)
(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解释“征人”的含义: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2.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2分)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3.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2分)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9)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寂寥: ②春朝: ③推: ④碧霄: 2.这首诗一改传统秋词的 情调,赞美了秋天的 ,反映出诗人 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3.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人对秋的感受? 1.冷清萧条 春天 推开 蓝天 2.凄凉 开阔明丽 乐观
3.为了和自己对秋的评价做对比,表现乐观的情绪和昂扬向上的斗志。
(1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何当:什么时候。 ②共:一起。 ③却话:回头说,追述。 ④却:再。
5
2. “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夫妻间的关怀、思念以及作者对妻子的歉意。
3.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4.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的憧憬。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②戍:守卫 ③夜阑:夜深 ④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3.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潼光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解释词语:
终古:久远 ;簇:簇拥; 束:拘束;
2..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2分)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2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