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叔敖疾》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

,吾不受也。为我死

,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知

;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

,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选自《吕氏春秋》

)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1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居.天下之广居B.行拂.乱其所为C.至霸上及棘门军.D.年且.九十

:楚国的别称。③禨

(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居天下之广居.入则无法家拂.士军.中闻将军令且.焉置土石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6.谈谈你对语段(一)中“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17.将语段(二)中点明孙叔敖智慧的句子抄下来,这印证了语段(一)的什么观点?

【答案】

14.15.16.

C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认识:

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17.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

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

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选项中“居”分别为“动词,

居住”和

“居所”;B.选项中的“拂”的意思分别为“不顺,违背”和“通‘弼’,中的“军”都是“军队”;

辅佐”;C.选项

C。

D.选项中的“且”分别是“将近”和“况且”的意思。故选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困(困扰)、衡(通‘横’,阻塞不通)、作(奋起,指有所作为)”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6.试题分析: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作答。

语句“人

恒过,然后能改”的意思是: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生活中,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和采取的补救方法是关键。

作答时,围绕着“要正确对待错误”,

结合

生活实际阐述即可。答案是多元,但是要注意观点正确。

17.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段(二)中最能体现孙叔敖智慧的句子是“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孙叔

”。其意思是:

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这印证了语段(一)中的“【点睛】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从中可见孙叔敖有“忧患”意识,

”的观点。据此理解作答。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

(一)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意志受磨练,

使他们的筋骨劳累,

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来

使他的心惊动魄,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困扰,思虑梗塞不顺这样以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样的)通常会灭亡。

这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萎靡死亡。

(二)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

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

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

(像这

[或

而且地名很不吉利。

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

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

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

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