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阅读指津g sz责y2编009 。m 李云贵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C.不早图,恐后之 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后:落在后面 谷:给粮食吃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 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 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一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 组是 A.齐以破燕 既自以心为形役 B.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f ) 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 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 之。襄王恶之,日:“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 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②,襄王呼而问 之日:“汝闻吾言乎?”对日:“闻之。”王日:“汝以为何 蠖 《 若?”对日:“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日:“奈何?”日:“王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 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欲使后车分之(以)衣。 嘉单之善,下令日:‘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 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 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 王之善已。”王日:“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日:“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 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 ( ) B.田单之施,将欲以(之)取我国乎? C.(皆)称寡人之意。 D.(单)乃使人听于闾里。 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日:“田单之爱人, 嗟!乃王之教泽也!” 《战国策・齐策六》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直接表现贯珠者智慧的 一[注】①征:证明。②贯殊者,采集珍珠的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组是 ( ) ①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 ②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③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④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高中生之友2010.5上半月刊】王 A.田单之立疑 B.襄王恶之 疑:迟疑 恶:憎恶 阅读指津 g s*zy编2009 26宁.com ⑤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⑥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④⑤⑥ A.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 B.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 C.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 ) ( ) 假贷:借贷 收系:拘禁 苟进:苟同 草本:草稿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A.破燕之后,“田单之立疑”,为后来襄王猜忌他埋 下了伏笔。 7.以下各组句子,分别表现樊宏“有志行”和“谦柔 畏慎”的一组是 ( ) 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君臣关系 A.①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 出现危机。 c.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表明他渴求一个能给他 出主意的人。 D.阊里百姓的话,显示出贯珠者的智慧使君臣危 机已趋化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樊宏,南阳湖阳人也,世祖(刘秀)之舅。父重,世善 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 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 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 余顷。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 皆得其用,向之笑者成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 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 忿讼。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 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竞不肯 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 将兵攻湖阳。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 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会汉兵 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时赤眉 贼欲前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 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日:“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 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日:“富贵盈 溢,未有能终者。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 也。”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宏所 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帝甚重之。及 病因,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宏顿首自陈:“无功 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惭负黄 泉,愿还寿张①,食小乡亭。”帝悲伤其言,而竞不许。 (节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版) [注]①寿张:光武帝即位后,封樊宏为寿张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l2【高中生之友20105上半月刊 ②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 B.①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②愿还寿张,食小乡亭 C.①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 ②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D.①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②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樊重既善于经营农业,又善于做买卖、经营产 业,物尽其用,家产积达巨万,但他从不吝惜,乐于赈济 赡养族人,施恩于乡间邻里。 B.更始帝即位后,当时赤眉军想攻打樊家营垒,樊 宏派人送去牛、酒和米谷,慰劳赤眉军。赤眉军于是撤 兵而去,樊家免于一场灾难。 C.樊宏为人谦逊和顺小心谨慎,每逢朝会,他总是 提前到达,俯伏待事;上书陈述应办的事情,总是亲手 抄写;光武帝很器重他。 D.樊宏病重,光武帝亲临问候。樊宏担心子孙无功 而享受朝廷的食禄,请求皇帝收回寿张封侯,武帝听了 他悲伤的话,却不为动容,终究没有答应。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译文:(2)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 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O~13题。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 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 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 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 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壑 垒盐墼, 翌堕主, 阅读指津 gzs青编郑小宁 zy2009@126.com 逝垒焦 ,基竖 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 。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 残酷的刑罚,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 司。护诛后,齐王完引为园苑监。 壅盘查查 查 !墨 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 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 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 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 被封高官。 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恩,拜营构监,宫室制度, 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 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 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 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见解往往与道理 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 都俗薄,号日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 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 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日:“智无穷,清乡公。上下 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 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 袁。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 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 委,高颊、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 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 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 之,赠亳州刺史,谥日襄。 (《隋书・循吏传》) [注]①髫N:(ti6o chin),儿童时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日难化 化:造化 D.十四年,从祠太山 祠:祭祀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 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 )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②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 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 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⑥吏人莫不流涕, 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 相契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 译文:(2)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 甚奇之。 译文: , 四、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l4~16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 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 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 蹇义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 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 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 召诘之日:“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 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 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 查 皇 主童 。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 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 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 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 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 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 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 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钟 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成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 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 钟日:“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 高中生之友2010.5.上半月刊】13 ⑨阅读指津 s责zy编2009郑@1IJ2—6.c。m 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 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 为吏部司务,遏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 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 二子给侍,日:“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 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 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日:“王将军贫,非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 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 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 意。姬私语侯生日:“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 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 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 哭,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 。王将军者殊快 项是 ( ) 怏,因辞去,不复通。 A.越三日,召诘之日 诘:责问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 B.郡佐以下,动遭笞缚 笞:鞭子 日:“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 C.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振:赈济 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 D.或为匿名书毁亮 毁:诋毁 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一项是 ( )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 A.来到苏州后,况钟巧使计谋,严惩了营私舞弊的 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日:“田 不法之吏,震动了全府上下,从而使官吏全都依法行事。 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 B.为了把地方治理好,况钟曾用簿籍记录地方上 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的善恶之事,以防止下属行奸作伪,使吏治得到了很好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论城旦:被定 的整顿。 罪判刑。一种服苦役的刑罚。 )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 C.况钟不仅为政刚正,而且也礼贤敬德,爱惜人才, 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 他竭力推荐了寒门之士邹亮,使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况钟任职期间,深得百姓爱戴,在他为母亲守 是 f ) 丧、任职期满当调离时,百姓请求让他留任;死后,百姓 A.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亟:屡次 聚集痛哭,立祠纪念。 B.公子盍叩之 叩:询问 16.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C.然尝呢董卓,不可掩也 昵:亲附 (1)钟用尚书蹇义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利:利用 译文 18.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是 ( ) 译文: (3)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 ①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译文 ②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小题。 ③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李姬传【清】侯方域 ④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李姬者名香,母日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 ⑤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 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⑥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 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④⑥ 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要表现李姬“能辨别士大 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 夫贤否”的一项是 ( ) 词然不轻发也 A.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姬尝邀侯生为 B.中郎学不补行。 l4【高中生之友2010 5.上半月刊】 阅读指津 g sz责y2 ̄009 26宁.com C.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D.田公岂异于阮公乎? “谦柔畏慎”;D项,①是说赤眉贼对樊宏的敬重) 8.D(“武帝听了他悲伤的话,却不为动容”不当。应 2O.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 是“光武帝听后很悲伤”) 项是 ( ) 9.(1)先前嘲笑过他的人都来请求借用梓木、油漆。 (2)天理憎恶满盈而喜好谦逊,从前贵戚的下场都 A.李姬的生母贞丽虽然不善赌博,但生性豪侠,因 (向:先前;焉:代指梓、漆) 此所结交的都是当代才华出众的人物。 B.李姬特别擅长唱《琵琶记》,然而从不轻易唱给 是明显的警戒呀。(恶:憎恶;谦:谦逊;戒:警戒) 别人听,就算是遇见意中人侯生,也只应承唱一遍就再 也不唱了。 三、10.c(化:教化,通过教育使之改变。) 11.B(①是外表②是作战勇敢④说明其巧思,并不 C.李姬责备侯生虽然读遍万卷诗书,但见识还比 不上自己这样的妇道人家。侯生听后大为不满,便故意 借醉酒卧床不愿相见。 D.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姬在桃叶渡设宴饯行,临 别时规箴侯生不要因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 失意,就不自爱而玷污自己的品行。 21.断句与翻译 (1)用“/”给第一段最后一句断句 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 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 词然不轻发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译文: ②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译文: 答案: 一、1.C(“落在后面”不符合襄王此时的情感,应是 “来不及(除掉)”。) 2.C(都当“趁机”讲。A:前一个通“已”,后一个当 “认为(让)”讲。B:前一个当“在”讲,表静态;后一个当 “到”讲,表动态。D:前一个当“于是”讲,表示两个动作 前后相承;后一个当“却(竟)”讲,表转折。) 3.D(应该是“襄王”。) 4.B(贯珠者的智慧在于三言两语就化解了一场君 臣之间的危机,也免去了自己的杀身之祸。直接表现他 智慧的就是他给襄王出的主意。①句只是襄王发现贯 珠者可能听到了自己的自言自语,召他来询问。④句是 襄王的做法。⑥句是百姓的反映。) 5.C(“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是恐怕自己心中的秘 密被人知道,已经暗伏下杀机,而不是想找人出主意。) 二、6.C(“苟进”应为“以不正当手段求进”) 7.B(A项,①是樊重的行为;C项,②没有表现樊宏 等同于政绩出色。) 12.C(“百姓称赞”并不是因为“营建宫殿”的事。) 13.(1)樊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 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 政务。 (2)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 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 四、l4.B(笞:鞭打) 15.B(“曾用簿籍记录地方上的善恶之事,以防止 下属行奸作伪,使吏治得到了很好的整顿”有误,原文 为“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 16.(1)况钟由于(得到)尚书蹇义等人举荐,被提拔 为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 (2)况钟于是免除烦杂苛刻的赋税,制定教民条文, 有不利于老百姓的事情,就立即上书朝廷讲明。 f3)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 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 五、17.D(利:贪图) 18.A(①⑤两句的“以”是表目的连词“来”,②③两 句的“以”是介词“因为”,④句中的“以”是介词“凭”,⑥ 句“以”是介词“用”。) 19.C(主要表现李姬言出必践,忠于爱情。) 20.D(A项贞丽不是李姬的生母,而是养母;B项文 中并无“应承”一说;C项“大为不满”错,侯生听后是大 声叫好,不愿再与王将军相见。) 21.(1)少/风调皎爽不群什三岁/9,吴人周如松受歌 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燃不轻发也。 (2)①她曾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 为酬谢。 ②况且公子你出身于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交 阮大铖呢!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第二中学) 【高中生之友2010.5上半月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