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物理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 张翠兰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体系将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 指导思想.它既符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 的目标要求 只有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或教育过程的 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 审美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 In Phys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Education for A11一 around Development Research//Zhang Cuilan Abstract The middle school physics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S system,will become phys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guiding principle,it already conforms to physics department own characteristic,also meet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goal requirement. Key words quatity of education;classr0om education;teaching research Author。S address Nanjing Big Factory Senior Middle School, 210044,Nanjing,Jiangsu,China 1物理课外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课外活动能突破课内知识的重点、难点,促进知识 能力的转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 统的物理知识后,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能解决实际 问题,让学生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因此在传 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学生 在学习“冲量”时总感到难以理解,这时如果老师让学生在 课外活动中做“高空落蛋比赛 的小实验,做法是让鸡蛋从 二层楼房的窗外下落,要求鸡蛋着地时,鸡蛋不破。参赛的 同学积极查资料、选择不同的实验装置,设计巧妙,新颖的 包装形式千姿百态,令人赞叹!学生利用冲量和动量知识, 圆满地分析了落蛋不破的道理。 2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的实施原则 (1)师生共同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有不 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技术迅速发 展的今天,青少年对知识的追求是十分迫切的,物理课外活 动的内容比较广泛、能较好地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学生 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能获得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物理知 识。课外活动的内容,如只具知识性,不具趣味性,活动就会 搞得枯燥、乏味、呆板,学生就不愿参加了。趣味性是建立在 文章编号:1 672—7894(201 1】06—091—02 知识性的基础上的,离开了知识的趣味是毫无意义的。因此 要认真研究每次活动的主题,首先使学生通过活动有知识 上的收获、能力上的提高,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其次在内 容和形式上要力求多样化,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使学生有 新奇感。这样把知识性和趣味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外活动 就能蓬勃开展。 (3)自主性原则。物理课外小组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 生的活动为中心。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应处 于主人的地位。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只是作为媒 体从旁起传导、咨询和帮助的作用。各种活动都要放手让学 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上述关系的处理,旨在调动 两个积极性,既有教师的积极性,义有学生的积极性。教育 改革最终要形成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局面,一个重要的措 施是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3搞好物理课外小组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计划。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虽然是 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但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学生愿意组织 什么活动,就组织什么活动。因为这一活动是由学校统一安 排的活动性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有明确的目 的和计-戈U。但它的特点义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呆扳,而是比较 灵活,如果不组织好,活动起来就会混乱,计划完不成,学生 没有收获,反而会形成一些不良jJ性,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所以组织这一活动,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加强领导,引导 学生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精心安排好每次活动,让学生有所得。学生带着极 大的兴趣和爱好参加物理课外小组活动,辅导老师要精心 安排好每次活动,不要让学生失望。为此,每次活动之前老 师应布置好活动内容、要求。例如安排航模组活动,不管是 科技小组活动,还是其他形式的小组活动,辅导老师都要精 心安排。在开头的几次活动中,辅导老师要多费点心,及时 解决学生碰到的困难,甚至各种工具的使用都要手把手地 教,要耐心细致,逐步放手。如各种航模飞机的制作、电子电 路的调试、照相底片的冲洗,辅导老师都应进行个别指导, 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障碍。 (3)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愿性和自 主性。教师的媒介作用在于把握活动的思想方法,启发学生 研敏 if. 91 赫 的积极主动性,协调学生,组织活动。特别是在科技小组的 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允许活动失败,只要在失 败中得到启发,成功就会到来。在活动中,辅导老师对学生 要高些,他们并不满足于做一两个实验,而要探讨其中奥 秘,弄清所以然,所以高中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内容在注重 动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理论的指导作用,既要提高学生的 不要限制过多,如不允许乱动仪器,使用仪器要通过教师, 动手能力,也要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累资料、充实内容、形成特色。教师在带领课外小 损坏仪器要负责赔偿等 其实这种限制是不必要的,否则学 生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得不到发展。 (4)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避免成 人化。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要有所区别,要符合学生心理、 组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积累资料。每次活动都要做好记 录,总结经验教训,对做出的成绩,要善于总结。这样,下次 活动内容就更加充实,学生会更喜欢。同时要做好毕业生的 追踪调查工作,请他们谈体会、收获,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 作用,提出建议。只要我们工作做细、做踏实,几年就会形成 特色。 生理、个性发展的要求。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物理课外 小组的内容要以动手为主,少讲理论,使初学物理的学生感 到“物理”是那么有趣,学起来有味、干起来有劲,这对培养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有用的。高中学 生已具备初级物理知识,对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内容要求 (上接第9O页) 编辑黄严磊 问题的目的。分类讨论一方面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 个简单的问题,另一方面恰当的分类可避免丢值漏解,从而 提高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提高周密严谨的数学素养。其实, 日常生活中对成千上万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就 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在认识事物时的具体运用。 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解方程即能得到问题的解。 l l )+ x)・lg一 ̄=2_ 解:用 代替关系式中的 ,得 X X )・1 f(x):2x 例3比较lo岛2.O1与lo&3.1( >0且≠1)的大小。 分析: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决定于对数的底数是大于1 还是小于1,而已知条件中并未指出底数OL与1哪个大,因 此需要对底数 进行讨论。 解:当 >1时,函数y=log x在(0,+ )内单涮递增,则有 log 2.0l<log 3.1; x ÷ 解之得:f(x)= l—lg'x 。 例6已知m+lgm=lO,n+lO =10,求m+n的值。 分析:由于我们不会求得方程m+lgm=lO的精确解,故 本题不能用直接由已知求出m和n的值的方法来解。因为 n=lglO",考虑到方程n+lO"-=lO可改写成lglO"+lO"=lO。这样 当0< <1时,函数y=log x在(0,+。。)内单调递减,则有 log 2.01>log 3.1。 就与另一已知条件m+lgm=10的形式一样,因此可以构造函 数f(x)=x+lgx来解。 解:令f(x)=x+lgx,它在x>O时是单调递增函数,由已知条 件m+lgm=lO,lglO +10"-=10可得到f(m)=lO,f(1On)=lO,即f(m) = 例4求函数 x)=、/1 小关系需分类进行研究 的定义域,(a>0且a≠1)。 分析:含有参数log ̄(3x一1)>IO=log ̄l,则3x一1与1的大 3 xl>O-解:当a 1时,I ̄/l310n),由于f(x)是单调的,所以m=10n’故m+n=10"+n=10。 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 l≥1可得x≥ 4结语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除了以上的数学思想方法外,还有 当。 ac1时油/I3・..3 x1>o一1≤1可得} ≤} 当a>l时,所以定义域为[ ,+ 许多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极限思想。无论哪种数学 思想方法,在教学中都应给予足够地重视并进行渗透,使学 当O<a<l时,所求定义域为(一 1一, ]. 生掌握并作为数学工具加以运用。若学生掌握了这些思想 方法,就能正确迅速地找到解题途径,得出正确结果,同时也 3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都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许多 数学问题时经常要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函数是对于客观事 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慧龙.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教育探讨[J1.绍兴文理学院 学报,1996(5). 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运用函数 形式把这种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得 到解决。对某些问题,巧妙地进行变量代换,经适当整理后 可使问题转化为关于某变量的方程形式,此时用方程的思 想方法来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已知求f(x)+ )・lgx=2 x∈(0,+。o)).求f(x) [2]王理明.重视数学思想的教育[JJ.上海教育,1997(12). [3]郑强,杨鹏.数学思想与创新教育叨.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4). [4]袁志琦,李仕红,吴艳萍.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fJ1.通化师范学院 学报,2004(12). 分析:在这里我们不妨把f(x)和 )看作是一个二元一 编辑黄严磊 92 ||f敏 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