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剪纸活动计划
一 、教学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有着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在生活中,孩子们总愿意用手摆弄着各式的玩具,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在课余,孩子们喜欢围在一起用手中各色的纸剪剪、折折、画画,这已形成课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课堂上,孩子们最期待的是老师让大家动手操作起来,这往往成为孩子们求知创作的平台…… 结合低年级孩子的生理需要和认知特点,教师可因势利导,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将孩子的内需化为学习的动力,从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出发,力求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因此“灵巧的双手,五彩的世界”便成了我们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每个孩子掌握一项动手操作技能,从而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激发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孩子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 教学安排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内容 活动一:剪“五角星” 活动二:剪“五角星” 活动三:折叠“狐狸” 活动四:折“大象” 活动五:折“小花猫” 自由折 、剪 活动六:折“大公鸡” 活动七:折“老鼠” 活动八:折“金鱼” 备注
胡屯镇宋庄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
低 年 级 剪 纸 活 动 计 划
宋庄中心小学
2014.2
胡屯镇宋庄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
低 年 级 剪 纸 活 动 方 案
宋庄中心小学
2014.2
活动一:剪“五角星”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学剪“五角星”
教学目标:1 学习剪纸技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掌握剪纸艺术。 2 学剪“五角星”,为制作“五星红旗”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手工制作工具、材料。 二、 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学剪“五角星” 三、 教师示范剪纸过程:
1 画图: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折叠,注意先由上向下折,再由外向内拉折。
2 画图: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折叠。 3 画图: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折叠, 4 翻过来。
5 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折叠。 6 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折叠。
7 按图示剪开后,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折叠。 8 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折叠。 9 翻过来。
10 折叠成“五角星”
四、 学生跟老师一起折叠(估计有一定难度,下节课继续)
活动二:剪“五角星”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学剪“五角星”
教学目标:1 学习剪纸技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掌握剪纸艺术。 2 学剪“五角星”,为制作“五星红旗”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手工制作工具、材料。 二 、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学剪“五角星” 三 、复习上节课内容:师生共同折叠“五角星” 四 、学习第二种折叠方法:(过程略写) 五 、学生自由折叠,巩固折叠方法
六 、学生互动:看谁折叠剪快,互帮:帮助折叠有困难的学生。 七 、教师总结
活动三:折叠“狐狸”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 折“狐狸” 教学目标:
学习折纸技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掌握折纸艺术。 教学过程: 一、 选择材料用纸 二、 教师示范操作 狐狸头部折法
1、 正方形纸张对折,一半再对折。 2、 一半对折后两只角向上折。 3、 翻到背面左右下角向上折。 4、 画眼 身体折法
1、 正方形纸张左右、上下对折。打开后四只角向中心对折。 2、 其中两只邻角向上翻折,对称向后对折,翻开背面。 3、 打开左边的角向下折,翻到背面身体完成。 三、 学生动手操作(跟着老师同步操作) 四、 学生自由操作 五、 教师检查 六、 评比
活动四:折“大象”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 折“大象” 教学目标:
学习折纸技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掌握折纸艺术。 教学过程: 一 选择材料用纸 二 教师示范操作 大象头部折法
1 正方形纸张上下角对折成大角、小角,后两侧向内折,再两侧向外折
2 翻到背面向上折、向下折、向后折 3 段折成波浪形,头部完成 身体折法
1 正方形纸张对角折,
2 一只角折进里面,另一只角向内连续翻折,身体完成。 三 学生动手操作(跟着老师同步操作) 四 学生自由操作 五 教师检查 六 评比
活动五:折“小花猫”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 折“小花猫” 教学目标:
学习折纸技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掌握折纸艺术。 教学过程: 一 选择材料用纸 二 教师示范操作 小花猫头部折法:
1 正方形彩纸上下角对折(上折到中心线,下折一小角)。 2 再上下对折。 3 两侧向内折。 4两侧向上折。
5向下折、翻到背面、向下折。头部完成。 身体折法:
1正方形彩纸上下角对折小角 2两侧向内折。 3 撑开压平。
4 向后折、向下折。完成。
三 学生动手操作(跟着老师同步操作) 四 学生自由操作
五 教师检查 六 评比
活动六:折“大公鸡”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 折“大公鸡” 教学目标:
学习折纸技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掌握折纸艺术。 教学过程: 一 选择材料用纸 二 教师示范操作 大公鸡折法:
1 正方形彩纸两侧向中心线折 2 向后对折 3 向内翻折。 4上下两片翻开 。
5 剪开折成双脚、剪开嘴巴部分。 6 向内翻折。
7 嘴巴部分向内翻折成嘴巴,尾部连续两次翻折(成公鸡),把尾巴尖端折进里面可成母鸡。
三 学生动手操作(跟着老师同步操作) 四 学生自由操作 五 教师检查 六 评比
活动七:折“老鼠”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 折“老鼠” 教学目标:
学习折纸技术,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掌握折纸艺术。 教学过程: 一 选择材料用纸 二 教师示范操作 大公鸡折法: 1 正方形彩纸对折 2 后两侧向下折
3 向上折、向下折、向上折。 4长条纸卷成尾巴。老鼠完成。 三 学生动手操作(跟着老师同步操作) 四 学生自由操作 五 教师检查 六 评比
活动八:折“金鱼”
参加对象:二(1)班、二(2)班部分同学 教学内容: 折“金鱼”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折金鱼,掌握金鱼的形状与特征,认识对称形。
2 通过折、画剪等活动,学会剪弧线,巩固对称形剪法,知道凡是对称的图形均可采用对折的方法剪成。经过实践,培养心灵手巧。 3 知道金鱼是我国劳动人民精心培育的特殊鱼种,是传递、增进中外友谊的信使。 教学过程:
一 选择材料用纸及工具:彩色纸、剪刀 二 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折、剪金鱼。 难点:金鱼的美感。
三 知识介绍:金鱼又称“红鲫鱼”,是鲫鱼的变种。一般短肥,形状奇特,凸眼、长鳍、尾鳍四叶,体态轻盈优美,体色绚丽多彩,是现代观赏的鱼类。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进的。我国养殖金鱼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公元1582年金鱼传入日本。十七世纪末传入英国,公元1874年再传到美国。我国政府曾把中国特有的优种金鱼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日本访华团和美国首脑等外国朋友,增进中外友谊。 二 教师示范操作
三 学生动手操作(跟着老师同步操作) 四 学生自由操作 五 教师检查 六 评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