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童龋齿治疗中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儿童龋齿治疗中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张傲雪

【摘 要】目的 :对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某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龋齿患儿110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分别给予常规磨牙技术治疗、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对两组患儿治疗时间、治疗中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72.3±24.5)d少于对照组(148.6±3.46)d,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2/55)低于对照组145.5%(8/55),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应用于儿童龋齿治疗中,对患儿治疗中疼痛程度的缓解以及预后等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8(031)002 【总页数】2页(P215-216)

【关键词】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儿童龋齿;效果 【作 者】张傲雪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平顶山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88+.1

作为儿童口腔科常见口腔疾病,龋齿发病因素较多,主要以细菌侵袭破坏口腔为主,发病后患儿牙齿将有慢性破坏表现。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将对患儿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方法多见于超声去腐、手工去腐,有治疗中噪声大、疼痛程度高等特征,对于大多患儿一般难以接受。对此,可考虑引入伢碘微创凝胶龋齿技术,其本身为微创操作,患儿更易接受。本次研究将就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童口腔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龋齿患儿110例,男59例,女51例,年龄2~7岁,平均(4.5±1.5)岁,龋齿发病时间6个月~3年,平均(1.5±0.5)年,入院检查患儿龋齿深度1.3~5.5mm。将110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与龋齿深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做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龋齿治疗中行传统磨牙手术方式,清理消毒龋坏组织后,充填光固化复合树脂并做修复处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采用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操作流程:(1)于龋洞表面处,涂抹伢碘凝胶,30s后缓慢刮除龋坏组织,此时凝胶呈混浊状态,需重复刮除,使凝胶彻底干净;(2)若凝胶在龋洞内清理干净,需利用探针判断去龋情况,如可发现探针在未刺入牙本质时有反弹表现,且出现搔刮声,可说明去龋成功;(3)冲洗残余凝胶,然后做消毒、隔湿处理,在此基础上充填光固化复合树脂,最后修复[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时间比较,同时利用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对患儿疼痛程度评价[2],分为1~4级:(1)1级表示无疼痛,患儿治疗中表情愉快;(2)2级表示轻度疼痛,面部有微笑;(3)3级表示中度疼痛,面色难看,显不愉快;(4)4级,重度疼痛,儿童有哭闹表现。另外,对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如根尖周炎、填充物脱落以及牙髓炎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实现,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数(n)或率(%)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时间比较

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7.23±2.45)d少于对照组(14.86±3.46)d,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对比

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中疼痛程度比较[n(%)]

组别(n=55)无疼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极度疼痛观察组35(63.64)∗18(32.73)2(3.64)∗0(0.00)∗对照组24(43.64)17(30.91)10(18.18)4(7.2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术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64%(2/55)低于对照组

14.55%(8/5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n=55)根尖周炎填充物脱落牙髓炎发生率观察组

1(1.82)0(0.0)1(1.82)2(3.64)对照组3(5.45)1(1.82)4(7.27)8(14.5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3.1 儿童龋齿病因与危害分析

关于儿童龋齿,发病因素较多,临床研究中多从四联因素学说进行分析,其主要涉及口腔环境、细菌、宿主与时间,牙齿表面有解剖结构变化问题,如龋洞的产生,使牙齿被侵蚀。具体分析龋齿病因:(1)口腔环境:如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为细菌的生长创造条件,特别有机酸的产生,导致牙体硬组织有脱矿表现,由此引发龋齿的出现。再如涎液,分泌的量与质都会对龋齿发病率产生影响;(2)细菌因素:龋齿致病菌主要以产酸菌属、革兰式阳性球菌为主,当牙面有该类细菌附着时,便会使菌斑组成更加复杂,牙齿脱矿后有龋齿产生;(3)宿主因素:主要表现为牙齿组织结构、矿化程度、牙齿形态对龋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如矿化程度较好情况下,在抗龋力上便较强;(4)时间因素:龋齿并非朝夕间形成,一般需较长时间,如龋洞的形成可能为1.5~2.0年[3]。从龋齿所带来的危害看,主要表现在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引起感染性疾病、出现心理障碍等,部分患儿在牙髓完全感染下很可能演变为感染病灶,其他病症如猩红热、风湿热或肾炎都可能出现[4],这就要求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2 儿童龋齿治疗中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儿童龋齿治疗中,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的应用主要强调将机械治疗、化学治疗两种方法相结合。其中伢碘凝胶应用下,其中次氯酸钠、氨基酸发生反应后,有氯代氨基酸产生,可实现牙齿清洁、腐坏牙齿组织去除以及牙组织保护的目标。同时,

与传统磨牙技术比较,其创口小、疼痛轻微,患儿一般可耐受。本次研究中可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实际开展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除对龋齿疾病相关知识以及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的施治要点等充分掌握外,还需做好相关的宣教工作,如患儿出院后应叮嘱其家长做好预防工作,如口腔清洁卫生保持、纠正吮唇或咬手指习惯、健康饮食以及定期检查等[5],一旦术后发现有填充物脱落或牙髓炎表现,都需及时就医诊疗,可达到龋齿预防的目的,且有助于预后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应用于儿童龋齿治疗中,对治疗中疼痛程度的缓解以及预后等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将该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勇.儿童龋齿治疗中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10:80;82.

2 黄炎龙.研究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11:119~120.

3 沈玥.研究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疗美容,2014,5:190~191.

4 张素玲.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析.现代养生,2015,16:103.

5 李云辉.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2:118;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