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1.1VO2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25卷第3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VO1.25 NO.3 2011年5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y 2011 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VO2的 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陈晗,刘建华,向楷雄,龚文强,张淑英 (湖南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 要: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vo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 微镜和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合成的Li,.v0 试样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1 100℃下合成的Li, VO 试样结构完整、颗粒大小均匀,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1C、1C倍率下,放电 容量分别为313.2。210.5 mA・h/g;在lC倍率下,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高达95.45%。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VO.;电化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M 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833(20l 1)03—oo2l一04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of Li1VO2 .1Chen Han,Liu Jianhua,Xiang Kaixiong,Gong Wenqiang,Zhang Shuying (School of Metallurgy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yt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 1 2007,China) Abstract:New Lil_1VO2 anode 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by high temperature solid—state reaction.The microstructure,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VO2 synthesized under various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 and discharge tests.The experi— mental results show htat LiI 1VO2 synthesized at 1 100 oC possesses perfect microstructure,uniform grains and the bes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The discharge capacities are 313.2 and 210.5 mA’h/g at 0.1 C and 1 C,respectively.The remntionofdischargecapacityis94.45%at1C rateafter50cycles. Keywords:lithium ion battery;anode materials;LillVO,;electrochemical eprformance 0 引言 代LiCoO,之势…,但负极材料仍然沿用碳负极材料。 然而,碳负极材料难以达到便捷式电子设备对电池 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 细小、轻便和使用寿命长的要求,也难以达到电动 汽车,这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 汽车对电池高功率、高容量、高倍率和低价格的要 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正极材料的研 求【2】。因此,寻找能替代碳负极材料,且具有高容量 究非常活跃,而新一代正极材料,如LiFePO ,有取 的新型负极材料成为关注的热点。 收稿日期:201l-ol-08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JJ5010) 作者简介:陈晗(1974-),男,湖南泪罗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E-mail:lzdxn@yahoo.com.ca 22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经 为了获得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对能与锂 形成合金的金属,如:Al,Si,Sn,sb等,用于负极材 一  ,料的研究相继出现【。-4)。这些金属作为锂离子电池负 极材料,虽然容量较大,但是形成锂合金后,因为 已 g e 体积发生巨大变化而使得循环性能很差。目前,具 0 == 有层状结构的Li,,VO,因为体积能量高、低温性能好 _一 D ‘-__- I - ..▲ 而成为最有潜力的负极材料 。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 J C i . -.^ ^ 法合成Li ,VO ,并研究合成温度对其结构和电化学 _ ‘ B - J 。 .● ▲ 性能的影响。 L_^J一 L 1 』 I I. ^- 45 60 75 2 0/(。) l 实验 图1不同合成温度下Li,..VO 试样的XRD图 Fig.1 XRD patterns of LitVO2 samples synthesized 试样制备Li2CO3(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 .Iatvarioustemperature 公司生产);V,O (AR,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将Li,c 和V O 按质量比1.1:1.0球磨混合均 图2是不同温度下合成试样的SEM照片,随合 匀,然后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并通入Ar,分别于 成温度升高,颗粒不断长大,表面变得光滑。当合 1 000,1 050,1 100,1 150℃加热10h,得到Li号时未 矗叫  VO,试 成温度为1 000℃时,由于温度过低,试样反应不充 样,分别记为A,B,C,D。 分,因此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表面较粗糙。当合 材料表征用西门子公司生产D5000X衍射仪 成温度为1 100℃时,结晶完整,反应充分,因此颗 (CuKa,,35kV,30mA)对试样进行物相及结构分析, 粒大小较均匀,细小颗粒基本消失。当合成温度为 扫描范围:l5。~70。,步长:0.02。,步进时间:0.2 s; 1 150℃时,由于温度过高,原子的扩散速率快,加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形貌。 速了相邻颗粒相互熔并,因此颗粒明显增大,表面 电极制作及电池装配 将Li VO,、乙炔黑和 非常光滑。 PTFE按质量比85:10:5混合均匀,滚压成厚度为0.1 mm的薄片,取 l2 mm圆片为电极膜,金属锂片为 对电极和参比电极,Celgard2400为隔膜,1 mol・L 的 LiPFerEC+DMC为电解液,在充Ar手套箱内组装成三 电极模拟电池。 电化学性能测试采用Arbin BT-2000电化学测 试仪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充放电的电压范围为 2.00~0.01 V,电流密度分别为30和300mA・ 电 化学阻抗采用上海辰华仪器公司CHI660A型电化学 工作站进行测试,交流电压振幅为5 mV,频率范围 为10- ~105Hz。 a)1 000℃时试样A 2 结果与讨论 图1是不同温度下合成试样的XRD图谱。从图 中可知,1 000℃合成的试样A存在杂质峰,主要是 因为合成温度较低,固体混合物中离子的扩散较慢, 反应不完全。从1 050℃开始,试样B,c,D均没有 出现杂质峰,所有的衍射峰属于R m空间群。随着 合成温度的升高,衍射峰强度增强,峰形愈尖锐。这 表明随合成温度的升高,原子的扩散加快,晶体的 生长更加完善,结晶度更高,晶体结构更完整,缺 陷减少,晶格应力减小。 b)1 050℃时试样B 第3期 陈晗,等 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VO,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23 C)1 100℃时试样C d)1 150℃时试样D 图2不同合成温度下的Li VO:试样的SEM图 Fig.2 SEM images of Li】】VO2 samples synthesiz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 图3是试样的充放电曲线。由图3可知,在充电 曲线上出现了3个平台。在0.4 V以上的第1平台是 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过程;在0.4~0.2 V之间的 第1I平台是Li 嵌入Li. VO 层状结构中的空位;这2 个过程是不可逆过程,即不可逆容量产生的原因。在 0.2 V以下的第1II平台是电化学嵌锂过程,此过程为 可逆过程。在放电曲线上出现了一个平台IV,此过 程对应于电化学脱锂过程。随合成温度升高,首次 放电容量先增大后急剧减小。合成温度较低时,试 样的晶体结构不完善,结晶度低,晶体内部缺陷较 多,与理想晶体结构相差甚远,晶胞体积较大。在 充放电过程中,容易造成晶体结构及晶胞的破坏。另 外,颗粒粒径分布不均,试样在充电时,过大的晶 粒脱锂不彻底;放电时,Li 在大小颗粒之间分配不 成比例。因此,试样A的充放电容量较低、电位平 台较短,试样A的放电容量只有240.3 mA・h/g,首次 充放电效率为46.98%。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试样 的晶体结构趋于完善,结晶度提高,晶体内部缺陷 逐步消除,原子排列整齐有序,颗粒大小适中且分 布均匀。合成温度为1 100 oE时,试样C具有长而稳 定的放电电位平台,放电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均 达到最大,分别为313.2mA・ g和58.28%。随合成温 度继续升高,晶胞进一步收缩,Li 的脱出和嵌入所受 的阻力增大;颗粒进一步增大且表面变得光滑,Li 在 粒径大、表面光滑的颗粒中心和边缘脱出和嵌入时, 通过的距离长,所受的阻力大,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低[Sl。因此,试样D的充放电电位平台变短,放电容 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均降低,分别为255.9 mA・h 和 49.0O% ‘ 一 ∞.q.Capacity/(mA hg ) 图3不同合成温度下的Li...VO:试样充放电曲线 Fig.3 Charge and discharge curves of LiIVO2 samples .1synthesiz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 不同温度下合成试样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描 述见图4。 Cycle number -A:●B:▲C:TD 图4不同合成温度下Li..VO 试样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Fig.4 Rate capability and cycling eprformance ofLil lVO2 samples synthesiz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 试样A因为合成温度较低,晶体结构不完整,晶 体内部缺陷较多,随着充放电倍率的增大,容量衰 减较严重。当倍率从0.1C增大到1C时,试样A的放 电容量衰减了55.76%,倍率放电性能差。在1C倍率 下充放电,Li 的快速脱出和嵌入使得晶体结构严重 破坏,而不能完成电化学脱嵌锂的过程。随着合成 《鲁一\ l。霸424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矩 温度的升高,试样晶体的结构逐渐完善,晶体内部 缺陷减少;充放电倍率增大时,容量衰减变小。当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Mum Ion Battery[J]. Nonferrous Metals,2oo8,6o(2):38—45. 合成温度达到1 100 qC时,试样C的放电容量衰减降 到了32.79%,倍率性能较好;在1c放电倍率时,进 行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高达95.45%。合成温度继 [3】Yu Yah,Gu Lin,Zhu Changbao,et a1.Reversible Storage ofLithiuminSilver-CoatedThree-DimensionalMaeroporous Silicon[J].Advanced Materials,2010,22(20):2247— 2250. 续升高达到l 150℃时,颗粒增大导致Li 在颗粒中心 与边缘扩散时,距离和阻力均增大,从而电化学极 化增大。与试样c相比,试样D的容量减小,容量 [4】Wang Xiuyan,Wen Zhaoyin,Liu Yu,et aI.A Novel Composite Containing Nanosized Si ̄con nd aTin as Anode Mated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Electrochimica Acta, 衰减增大,达到了41.31%,倍率性能较差。 3结论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新型锂离子 电池负极材料Li ,VO,。Li .VO,具有体积能量大,倍 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好的特点,还有和碳材料相近的 低电位平台。1 100℃下合成的Li. VO,试样具有最佳 的电化学性能,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 想替代品。 参考文献: Gao Xuguang,Hu Ouorong,Peng Zhongdong,et a1. LiFeP0 Cathode Power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Synthesized by Water Quenching Treatment[J】. Electrochimica Acta,2009,54(21):4777-4782. 【2】 马荣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有色 金属,2008,60(2):38—45. Ma Rongjan.Progres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2009.54(20):4662-4667. 【5】 Yin Rizhu,Kim Yangsoo,Choi Wanuk,et 1a.Structural Analysis and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of Lithium Vanadium 0xide for Advanced Li—Ion Batteries[J】.Advances in Quantum Chemistry,2008,54(2):23—33. 【6】Choi Namsoon,Kim Joonsup,Yin Rizhu,et a1.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thium Vanadium Oxide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yr[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9,1 16(2/3):603—606. 【7】 Song Junho,Park Hye jung,Kim Kijae,et a1.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 Vanadate. Li】+rVO2,NewAnodeMaterialsforLithiumIonBatteries 【J】.Journal of Power Sourcws,201O,l95(18):6157— 6161. 【8】Takahashi M,Tobishima S,Takei K,et 1a.Characterization ofLiFePO4astheCathodeMaterilaforRechargeableLithium Batteri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l,97,98:508— 5l】. (责任编辑:邓光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