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成本会计学》复习题

1、某企业2010年1月的部分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1万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A产品15公斤,B产品12公斤,产量分别为:A产品1000件,B产品500件。

(2)耗电80万度,电价每度0.4元,此款未付。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66万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6万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4万度。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时3.6万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2.4万小时。

(3)本月仅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 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6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万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2万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1万元。

要求:

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A、B产品的实际材料费用,并作会计分录。 2)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并作会计分录。 3)按生工时分配工资费用,并作会计分录。 答案:

(1) 材料费用分配率=210000/(15*1000+12*500)=10

A产品负担的费用=10*15000=150 000元 B产品负担的费用=10*6000=60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50 000 ----B产品 60 000

贷:原材料 210 000

(2) 动力费用分配率=600 000*0.4/(36000+24000)=4

A产品负担的动力费用=4*36000=144 000元 B产品负担的动力费用=4*24000=96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44 000 ----B产品 96 000

制造费用 24 000 管理费用 56 000

贷:应付账款 320 000

(3) 工资费用分配率=60 000/(36000+24000)=1

A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1*36000=36 000元 B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1*24000=24 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6 000 ----B产品 24 000

制造费用 10 000 管理费用 12 000 销售费用 1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2 000

2、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共耗用A种材料315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15公斤,乙产品12公斤。本月投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

要求:(1)、采用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2)、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1)材料费用分配率=31500/(15*100+12*50)=15 甲产品负担的材料费用=15*1500=22500元 乙产品负担的材料费用=15*600=9000元

(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500 ----乙产品 9000 贷:原材料 31500

3、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两种产品共同领用主要材料12375公斤,单价20元,共计24750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425件,B产品为525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50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5公斤。要求: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⑴ 材料定额消耗量:

A产品:425×50=21250(公斤) B产品:525×25=13125(公斤)

⑵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375/(21250+13125)=0.36 ⑶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数量:

A产品:21250×0.36=7650(公斤) B产品:13125×0.36=4725(公斤) ⑷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A产品:7650×20=153000(元) B产品:4725×20=94500(元)

(5)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53000 ----B产品 94500

贷:原材料 247500

4、某企业设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及计划单位成本如下表。(各受益部门的水电均为一般耗用) 项目 待分配费用 劳务供应量 计划单位成本 劳务供供电车间 供电车间 12000 50000(度) 0.30(元) 供水车间 1840 8000(吨) 0.5(元) 2000 应量 供水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10000 28000 12000 5000 1000

要求: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根据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分配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答案: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分配方向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待分配费用 劳务供应数量 分配率(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 供水 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合计 供电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供电 12000 50000 0.24 10000 2400 交互分配 供水 1840 8000 0.23 2000 460 合计 13840 460 2400 供电 10060 40000 0.2515 28000 7042 12000 3018 10060 对个分配 供水 3780 6000 0.63 5000 3150 1000 630 3780 合计 13840 10192 3648 13840 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400

——供电 46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400

——供水 360

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0192

管理费用 364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0060

——供水 3780

5、某企业只有一个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792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1200件,乙产品96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甲产品8小时,乙产品5小时。11月份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10件,乙产品1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6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计算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200*8=9600小时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960*5=4800小时 年度计划分配率=79200/9600+4800=5.5 (2)、甲产品该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110*8=880小时

乙产品该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100*5=500小时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880*5.5=4840元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500*5.5=2750元 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4840+2750=7590

(3)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840 -----乙产品 2750

贷:制造费用 7590

6、某企业本月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原材料170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元,提取的职工福利费65元,制造费用240元。该企业不可修复废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本月不可修复废品5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120元;5 件废品的定额工时共为100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为:工资及福利费4元,制造费用6元。全部废品残料作辅助材料入库,按计划成本计价160元,应由过失人赔偿30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1)、计算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废品净损失(列式计算)

(2)、编制归集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费用的会计分录 (3)、编制废品残料入库和应收责任人赔偿款的会计分录 (4)、编制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答案:(1)、废品损失费用=(1700+480+65+240)+(5*120+100*10)-160-300

=2485+1600-460=3625元

(2)、借:废品损失 4085

贷:基本生产成本 1600

原材料 1700 应付职工薪酬 545 制造费用 240

(3)、借:原材料 160

其他应收款 300 贷:废品损失 460

(4)、借:基本生产成本 3625

贷:废品损失 3625(4085-460)

7、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顺序经过三道工序连续加工才能完成,在产品在各工序的完工程度均为50%。具体资料如下表:

项目 工时定额(小时) 在产品数量(件) 一工序 60 80 二工序 100 50 三工序 40 70 合计 200 200 要求:根据下列资料计算各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率及全部在产品约当产量。 (1)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2)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3)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4)在产品约当产量=

6050%100%15%

2006010050% (2)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100%55%

200601004050% (3)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100%90%

200(4)在产品约当量8015%5055%7090%102.5(件)

答案:(1)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

8、某产品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该产品月初和本月生产费用累计为:原材料费用74445元,工资及福利费6690元,制造费用1887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70元。月末在产品500件,定额工时共计1300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为:工资及福利费2.1元,制造费用1.6元。要求: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答案:⑴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原材料定额成本:500×70=35000(元)

工资及福利费定额成本:1300×2.1=2730(元) 制造费用定额成本:1300×1.6=208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5000+2730+2080=39810(元) ⑵ 完工产品成本

(74445-35000)+(6690-2730)+(18870-2080)=60195(元)

9、某厂B产品由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月初加本月生产费用:原材料26000元,工资14000元,制造费用10080元;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30件,完工程度为40%。 要求: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答案:在产品约当产量=30×40%=12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费用=26000÷(100+30)×100=20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费用=26000÷(100+30)×30=6000元 工资费用分配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4000÷(100+12)×100=125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4000÷(100+12)×12=1500元 制造费用分配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0080÷(100+12)×100=9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0080÷(100+12)×12=1080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费用=20000+12500+9000=415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费用=6000+1500+1080=8580元

10、定额法下的产成品实际成本的计算:

成本明细账所记本月产成品成本资料如下:定额成本为51000元,脱离定额差异(节约)120元,材料成本超支差异60元,定额上升变动差异230元。

要求:计算该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答案:实际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 该种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1000-120+60-230=50710元

1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经过第一、第二车间连续加工完成,第一车间半成品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第二车间所耗费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两个车间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

一车间 二车间 项目 期初在产品 本月费用 期末在产品 期初在产品 本月费用 期末在产品 直接材料 12000 28000 6000 20000 7500 直接工资 4000 6000 2000 5000 14000 2000 制造费用 5000 10000 3000 10000 15000 5000 合计 21000 44000 11000 35000 14500

第一车间完工A半成品900件,半成品库期初结存100件,实际成本5500元,第二车间本月领用半成品800件,完工A产品1000件。

要求:(1)、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在下表中计算第一、二车间完工半

成品和产成品成本、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将产成品成本进行还原。

答案: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期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本月费用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借:自制半成品 54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A半成品 54000

A半成品单位成本=(5500+54000)/(100+900)=59.5元 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成本=800*59.4=476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7600

贷:自制半成品 47600

直接材料 12000 28000 40000 34000 6000 直接工资 4000 6000 10000 8000 2000 制造费用 5000 10000 15000 12000 3000 合计 21000 44000 65000 54000 11000 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期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本月费用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借:库存商品----A产品 9710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97100

成 本 还 原 计 算 表

200 年 月 行次 1 2 3 4

12、某企业生产甲类产品,类内有A、B、C、D四种产品,甲类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按照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进行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该企业规定C种产品为标准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甲类产品的产量和产品成本计算单等资料如下:

甲类产品的产量、费用定额、定额工时资料

产品名称 A B C D

甲类产品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原材料 20000 705000 燃料及动力 10100 132000 工资及福利费 14600 165300 制造费用 18100 102500 合 计 62800 1104800 材料费用定额(元)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 产量(件) 1373.5 984 820 738 150 145 130 115 400 300 650 800 还原前成本 还原前成本 本月生产半成品成本 半成品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品成本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60100 直接材料 34000 工资及福利费 17000 8000 8904 25904 制造费用 20000 12000 13355 33355 合 计 97100 54000 0 97100 直接材料 20000 47600 67600 60100 60.1 7500 直接工资 5000 14000 19000 17000 17 2000 制造费用 10000 15000 25000 20000 20 5000 合计 35000 76600 111600 97100 97.1 14500 60100/54000 -60100 37841 =1.11296 37841 合 计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725000 720000 5000 142100 140000 2100 179900 168000 11900 120600 112000 8600 1167600 1140000 276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类法计算下表内每种产品的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内。

甲类产品完工产品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产量 原材料费用系数 1.675 1.2 1 675 0.9 原材料费用总系数 670 360 650 720 2400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150 145 130 115 定额总工时 原材料 燃料及动力 工资及制造福利费 费用 成本合计 分配率A 产品B 产品C 产品D 产品合 计 400 300 650 800 60000 43500 84500 92000 300 0.5 0.6 36000 26100 50700 55200 0.4 24000 17400 33800 36800 291000 173250 321750 354000 201000 30000 108000 21750 195000 42250 216000 46000 280000 720000 140000 168000 112000 1140000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720000÷2400=300 燃料和动力费用分配率=140000÷280000=0.5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168000÷280000=0.6 制造费用分配率=112000÷280000=0.4

13、假定某种产品的直接材料的定额为100,000元,实际为108,900元,超过8900元,该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某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 项目 定额 实际 产品数量 500 550 单位产品消耗量 材料单位 10 9 20 22 材料费用 100,000 108,900 要求: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材料费用定额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

答案:(1)产量:(550-500)×10×20=10000

(2)单耗:(9-10)×550×20=-11000 (3)单价:(22-20)×550×9=9900 综合:108900―100000=8900 10000―11000+9900=8900

14、某企业05年度有关可比产品产量及成本资料见下列产品生产成本表: 品名 产量(件)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单位成本(元)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按实际产量计算总成本(元)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按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甲 乙 合计 80 120 90 100 12 20 13 18 14 19 可比产品成本的计划降低额320元,计划降低率9.5238% 要求:(1)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3)分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4)采用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比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

答案: (1) 品名 产量(件) 本年计划 甲 乙 合计 80 120 本年实际 90 100 单位成本(元) 上年实际 12 20 本年计划 13 18 本年实际 14 19 按实际产量计算总成本(元)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1080 2000 3080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1170 2000 3170 按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1260 1900 3160 (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3080-3160= -80元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 -80÷3080×100%= -2.5974% (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完成情况= -80-320= -400元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完成情况= -2.5974% -9.52378%= -12.1212% (4)各因素对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的分析

A 产量的变化对降低额的影响=3080×9.5238%=293.33元 293.33-320= -26.67元

B 产品品种比重变化对降低额的影响=3080-3170= -90元 -90 -293.33= -383.33元

产品品种比重变化对降低率的影响= -90÷3080×100%= -2.9221% -2.9221% -9.5238%= -12.4459%

C 产品单位成本变化对降低额的影响= 3080-3160= -80元 - 80-(- 90)= 10元

产品单位成本变化对降低率的影响= -80÷3080×100%= -2.5974% -2.5974 -(-2.9221%)=0.3247%

三因素综合影响:-26.67+(-383.33)+10= -400元 -12.4459% + 0.3247% = -12.1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