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fl-:第11湖 第25蛰 (总215期) 古林省敦靠学院学报 JOURI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ⅥNCE No,11,2009 VoL25 Total No.2l5 严峻就业形势下农村大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 宋远明 王志娟 徐惠忠 (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其中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籍大 学生客观条件的差异,以及客观条件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就业难形势下加强农村大学生教育的 对策。 关键词:就业;农村大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一1580(2009)1l—0034 2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正确引导大学 重大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 生活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是一个浓缩的社会, 对每个人来说,它就是最早的社会关系,是个人社会 化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及其关系、家 庭的社会地位,父母的文化程度、心理特征、价值观 念等均对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J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父母文化水平低、见识少, 生的学习态度、就业观念、心理趋向等是各高校必须 重视、也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根据相关数据统 计,每年从农村考人大学的学生约占高校在校学生 的70%左右。…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在 成长经历、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心理适 应、思维观念、生存环境等方面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一、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籍大学生客观条件的 不能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有效的指导,有时反而误导 差异 (一)生存环境不同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是传统 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广大农村仍然交 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艰苦、文化落后。农村学生 子女。在大多数农村人看来,一个孩子不善言辞、怕 见生人、不爱与人打招呼,那是“本分、老实”的表 现,不仅不进行引导和教育,反而会成为别的父母教 育自己子女的“典范”。而那些爱说话、爱表现自己 的孩子反被认为是“不听话、谝能”的表现。因此,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家庭很难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做城 里人。而农村学生亲身经历了农村生活的艰苦,深 切感受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挣钱的不容易,把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化作了学习的动力。另外,由于 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有些大学生直到上了大学才有 机会接触到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由于生存环境的巨 大差异,造成了农村大学生见识少、适应能力弱。 (二)家庭环境不同 一城里孩子那种由家长精心设计的“教育”体系,在农 村家庭根本无法建立和实施。 (三)经济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 的提高,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平均 每个大学生一年的花费算下来近万元,这几乎是一 个农村家庭一年的全部经济收入,因此,对于一个农 村家庭来说,供一个大学生是很不容易的,况且有的 家庭还不止一个孩子在读书。 (四)教育方式上有很大差别 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却不可以选择自 己的父母和出身。家庭背景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 收稿日期:2o09 3 5 作者简介:宋远明(1974一),男,山东苍山人。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 王志娟(1975一),女,山东沂水人。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实验室教学。 徐惠忠(1961一),男,山东青州人。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型建筑材料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34 虽然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年,但在农村,还基本上 对农村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不管 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还是放在第一位的。造 遇到什么事,都不要退缩,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的 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 能力并不比城市大学生差,只不过自己的能力没有 的最大目标是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过上城里人 得到体现而已。首先,要坚持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 那样的优越生活,对于素质教育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育,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基础上,要对在校农村大学 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高的升学率才是他们追求的 生进行跟踪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对不同年级、不同 目标,也是衡量老师教学能力、衡量学校好坏的标 时期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与指导。其次,对 准,也是学校对老师论功行赏的依据,多考上一个学 个别问题重点处理,教师对同学中已出现的心理问 生老师就多一份奖金,高升学率可以提高学校的名 题或心理隐患进行有效辅导,助其越过心理障碍,愉 气,可以争取到好的生源,从而达到“良I生循环”。 快地投入学习和生活。最后,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 对于城市学生来说,他们受到的教育就很不一 专题讲座,事例最好取材于大学生的真实经历,将好 样,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多元化的。城市学生 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及时反馈给大家,引导他们扩 从幼儿园起就有机会学习绘画、英语、下棋、乐器、电 大交往空间,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脑、跳舞、跆拳道等一系列技能,而大多数农村现在 (--)提高农村大学生参加校园文体活动、学术 还没有幼儿园,即使有,老师的教育水平也很低。这 活动的积极性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他们根本没有学习 要提高农村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识,要 多项技能的环境。 通过文体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兴趣小组活动、 二、客观条件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通过这些活 (一)农村大学生自卑心理重 动,不仅可以让他们发现自身除学习以外的其他才 大多数农村大学生经济条件差,不能够像城市 能,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 大学生那样买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自己钟爱的化 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妆品,也不能与周围的同学一起偶尔下下馆子。他 (三)从经济上为农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们觉得自己穿着土气,从而感到自卑。看到城市大 除原有的奖学金制度外,还应拓展更多渠道解 学生多才多艺、可以在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感 决农村大学生的经济问题。首先,以企业为主,争取 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只能是一个看客,有时觉得无地 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全面发 自容,甚至懊恼不已。看到有的城市学生车接车送, 展。其次,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村大学生利用假期到 过着吃穿不愁的富裕生活,而自己为了能交上学费, 企业顶岗锻炼,企业为其支付一定的工资;或利用双 不得不千方百计搞勤工俭学、做家教、打短工,为了 休日到距离学校较近的企业做技术员,结合所学专 不超出预算,不得不算计着花,心理不平衡感在这种 业开展有偿服务。 时候尤其强烈。 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看 (--)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偏弱 自身够不够优秀,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与人交 由于农村大学生自卑感重,在与人交往的时候 往、与人沟通的能力如何。因此,为了自己的美好明 不自信,他们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与人 天,农村大学生不能自我封闭,要勇敢面对现实,努 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感,甚至患有“社交恐 力提高自身素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另 惧症”,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一方面,学校也应正视农村大学生的诸多问题,为他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他们不相信在新的生活 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便利,以积极 环境里,只要自己充分发挥农村大学生学习刻苦、乐 的态度努力提高其综合能力,尽到更多的责任,输出 于助人、为人诚实、艰苦朴素等优点,就能建立良好 更多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的人际关系;二是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和自己, 往往错误地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在编织 【参考文献] 不正之风的“关系网”。行为上常表现出:对社交活 [1]秦希军.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 动不感兴趣,对人际交往冷淡,并认为自己对复杂的 [J].榆林学院学报,2005(1). 人际关系没有能力适应。 [2]徐新林.文化差异与和谐再造——论促进在校农村大学生 社会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三、加强农村大学生教育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引导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