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眩晕科普知识

来源:画鸵萌宠网


眩晕患者健康指导

一.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体内病理、或生理性位置觉刺激与大脑高级感觉中枢的冲突,是人体平衡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包括自身旋转感或周围景物旋转感、摆动感、漂浮感、升降感及倾斜感等,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不敢睁眼、活动受限、平衡失调及耳鸣、听力下降等。眩晕虽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但其根本原因多是由各种病变对内耳前庭平衡系统影响导致两侧前庭系统不平衡所致,约占眩晕病例的70%。常见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迷路炎、耳毒性药物中毒等。

二.眩晕患者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1. 调畅情绪

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既不要抱\"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要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应保持乐观的情绪、舒畅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

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发作期间最好有人陪同照顾。注意下床、上下楼梯、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的安全。

3、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食用鱼、瘦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不宜多食。此外梅尼埃病的患者,还要求低盐饮食,并注意少饮水。

1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但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

5. 进行有针对性的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须在医生指导下,由慢而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 耳石症患者复位后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避免患侧卧位2-3天,睡觉时头位适当抬高2-3天。

破 解 眩 晕

1、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空间的定位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或错觉,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2、须与眩晕区分的几个概念

头昏:持续的头脑昏沉、不清晰感,病因多为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

头晕:间歇性或持续性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可有体位改变加重,包括眼性头晕、深感觉性头晕、耳石性头晕等。

晕厥:头晕、胸闷、黑朦之后出现短暂意识不清,多为一过性脑缺血所致。

3、眩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

眩晕类型:旋转性/姿势不稳

眩晕的持续时间: 数秒----- BPPV

数分钟-数小时----- 梅尼埃病

数天-----前庭神经炎

激发/加重因素 头位改变诱发---- BPPV

咳嗽、压力、强声诱发-----上半规管裂 外淋巴瘘

步行时加重-----双侧前庭病

伴随症状: 听力、耳鸣----梅尼埃病 突聋

头痛----偏头痛性眩晕

4、眩晕的重要检查

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了解听力损失类型及程度

耳蜗电图---了解膜迷路水肿情况

ABR---了解听觉传导通路

前庭功能检查:眼动系统检查

3

冷热试验

转椅检查

静态、动态姿势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5、眩晕常见疾病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 梅尼埃病(MD)

❖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H)

❖ 前庭神经炎

❖ 药物中毒性眩晕

❖ 突聋伴眩晕

❖ 偏头痛性眩晕(MV)

❖ 后循环缺血(PCI)

6、BPPV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

4

俗称耳石症,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具有自限性、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

7、临床特点

❖ 眩晕发作与体位改变有关,最多见的是床上坐起、躺卧、床上左右翻身、屈身或仰视时出现眩晕。

❖ 持续时间短暂。

❖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时,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并沉积于此。(2)外伤: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可出现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3)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如病毒性迷路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淋巴瘘、梅尼埃病缓解期等,均可导致耳石脱落。(4)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内耳供血不足,囊斑之胶质膜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8、梅尼埃病定义:是一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

临床特点

眩晕: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伴自主神经反射现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缓解,进入间歇期

耳鸣:在眩晕发作前存在,初为低调性,反复发作后为高调性;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减轻

耳聋:反复发作后出现,常为单侧性,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减轻,随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

5

局部闷胀感:患侧头部与耳有闷胀感,有时耳周围灼痛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保持环境安静,卧床休息;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

药物治疗:前庭神经抑制剂、血管扩张剂、利尿脱水剂、抗胆碱能药、中药

手术治疗:内淋巴囊减压术

9、迟发性膜迷路积水

❖ 既往有中重度耳聋病史,1年或更长时间以后,发生类似于梅尼埃病的反复发作性眩晕,持续20分钟-几小时。

❖ 治疗与梅尼埃病相似。

10、前庭神经炎

突然发作眩晕

眩晕持续时间长,数天-数周-数月

无耳鸣,无听力下降

患侧前庭功能下降

6

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痊愈后极少复发

治疗:抗病毒、激素、改善微循环、前庭康复治疗

11、突聋伴眩晕

❖ 多先有耳鸣、耳闷及听力突然下降,后才发作眩晕

❖ 眩晕持续时间多较长,数日才缓解

❖ 一次眩晕后不再发作

❖ 听力无波动性改变

治疗:改善微循环、激素、营养神经、溶栓药物、高压氧、前庭康复治疗

12、药物中毒性眩晕

❖ 近期内有应用前庭毒性药物病史,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 主要症状为头晕、平衡失调

❖ 持续时间长,可达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 双侧前庭功能下降

7

治疗:及时停用前庭毒性药物、前庭康复治疗

13、偏头痛性眩晕(MV)

❖ 反复发作性眩晕

❖ 发作持续时间相差很大,数分钟~数天~数月

❖ 对头位移动和运动的事物不耐受,运动敏感

❖ 运动病(家族史)

❖ 畏光,畏声,恶心,呕吐

❖ 偏头痛

偏头痛性眩晕的诊断标准:

❖ 反复发作性眩晕的病史

❖ 符合HIS标准的偏头痛:⑴、头痛必须持续4-72小时

⑵、符合以下特点的两项:单侧;搏动性;无法进行日常活动或日常活动受限;身体活动加重头痛

⑶、至少有以下中的一项:畏光和/或畏声;恶心和/或呕吐

8

❖ 在两次眩晕发作时至少有一项偏头痛症状的特点:头痛、畏光、畏声、视觉改变或其他先兆

❖ 排除其他原因 (Neuhauser H,Neurology,2001)

14、后循环缺血

❖ 发作性头晕

❖ 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

❖ 血压、血糖、血脂异常

❖ 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 伴有其他中枢缺血症状

15、眩晕患者护理措施

1.疾病知识指导:告之预防、治疗知识。

2.用药护理:按医嘱正确服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3.安全指导:避免病人单独外出、入厕、沐浴等。

4.日常护理:规律适度运动。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5.健康教育: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9

6.心理指导:正确的心理疏导、安慰。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