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水电工程 2015年8月・105・ 双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基 杨自强 身份证号码:4208211987061 5O01X,四川泸州 646521 摘要: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且风险较高,特别是桩基较长、孔径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发生 堵管,如果处理不及时,处理不当,极易形成断桩,不仅处理断桩的费用可能很高,会给承包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 且也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加重项目管理工作的负担。本文主要以实例分析了水下混凝土双导管法施工。 关键词:双导管法;灌注桩;水下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37-0105一O1 现在施工中通常采用的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一 还要通过导管直径、料斗容量、埋置深度来计算首灌砼量,以 般为单导管灌注混凝土,由于导管的唯一性,在施工过程中, 一旦出现管内进水、堵管等情况。就需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会造成断桩,使整个桩基报废。 1双导管法灌注桩的施工过程 (1)首先按规范进行清孔和安放钢筋笼,然后按单导管 灌注法将两根导管分别放入桩孔内,置相同底高程,分别支架, 高出孔口之导管用卡扣将两根导管相互固定,两导管上口分别 固定带法兰盘的半斗式加料槽。 (2)半斗式加料槽体积应大于等于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 两半斗式加料槽加满混凝土后同时拉塞冲灌。如灌注正常,可 两导管均匀交替进行灌注,像单导管法一样,直到高出设计标 高0.5m-1.Om时即完成灌注作业。 (3)如一根导管首灌发生堵管,先用长杆冲、振捣,若无效, 采取果断措施提出导管,而另一根导管仍进行灌注施工。提出 之导管应立即查明原处理完毕清洗干净以备后用。如灌注一定 高度其中一根导管发生堵管,应立即提出导管,查明原因处理 完毕清洗干净以各后用。同时继续用另一根导管进行灌注施工。 (4)将处理好的导管放入桩孔,将导管下口插入混凝土里, 待混凝土面高出下口1.5m后,立即清洗导管内泥土浮碴,抽 排清水后,回灌入导管15-25cm深高强砂浆,然后继续进行 交替灌注施工。 (5)如双导管在灌注过程中同时发生堵管且无法疏通, 则按单导管法进行相应处理。但这种情况在施工准备较为充分, 尤其进行施工操作准备的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生。 2实例分析 (1)某跨桥的长度为78.1m,桥面净宽度为8.4m,使用 单排钢筋混凝土柱作为桥面的下部分结构,使用装配式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作为桥面的上部分,桥面的总施工高度为67.4m, 道路工程和桥头塔板引线相连通。下面重点对工程的水下混凝 图灌注桩的施工进行介绍。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1)钻孔施工。此工程的围堰筑岛分别是l号、2号、3号, 进行筑捣前清理了河底,清理干净后将粘土填入,并将其压实。 在进行钢护筒的埋设时,护筒顶端标高要超出原有的岛面,使 用填筑的原土、粘土层埋入到护筒的底部,然后使用粘土填实、 压密,要高出施工水位0.5 m以上,根据孔的深度、孔径大小、 泥浆循环池确定钻机的型号。为了可以随时对沉淀量进行调整 和提升,将钢管三角架假设在泥浆池的上部,然后使用导链将 泥浆吊起来,形成垂直的状态。在进行钻机就位时,要将钻机 支垫稳固,使就位后的钻中心和桩中心对准。 2)沉管工艺。沉底到距管顶0.5m的沟槽处,由于沉管下 方存在三根水利管涵的压重,所以决定在工程管道所越过水利 管涵上部的沟槽内填入水下C25砼,选用导管法进行浇筑, 浇筑前为了保证混凝土输送管路不透水,必须先由砼厂家的操 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勘察后确保可以施工时方可浇筑,同时 后导管每次的移动都要按首灌砼的方法施行。 3)浇筑步骤。使用机械设备将导管与下料斗吊起,并在 指定高度安置导管。依据水位和水下管底的标高位置,制作专 业导管与料斗。浇筑时为了预防导管的晃动,应先使用自制岗 卡子把两根导管都固定住,为了分开水和混凝土,把编织袋包 扎的海绵球塞在导管内水面处,且用铅丝拴住,在导管头处固 定铅丝头,然后将砼灌入导管内,当导管灌满时,剪断铅丝头, 砼泵继续浇筑,使用标杆测水深,当导管埋深达40cm时,停 止本管浇筑,转浇筑另一根,浇筑方式相同。 (3)施工时需注意的事项 1)导管塞卡堵。导管塞的形状或制作材料不当,桥梁水 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个别管节受损变形大、管节间橡皮垫圈 凸出于内壁或管内残留混凝土渣未清除干净;容易导致导管卡 堵的如木制、圆柱形、钢材等硬质材料。还有可能造成卡堵事 故的是始浇筑时未先浇筑砂浆或砂浆中含有碎石的。在下管前 施工人员要对各节导管认真的检查,有条件就做落球试验;要 采用像橡胶空心球塞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做导管塞。 2)导管提空,导致导管提空的原因是混凝土面探测和计 算错误,或者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是导管提升太快,钻机刹 车不灵的原因。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以此精算出浇筑过程中导 管的埋深,一些技术人员应认真做好导管拆卸的记录,并与混 凝土面探测对照。严格把守好清孔质量及泥浆质量,导致出探 测错误原因是混凝土面泥砂淤积过厚,注意混凝土自管外落入 孔内形成混凝土的假面。在开始浇筑前要仔细检查卷扬机的刹 车,假如在提升进行中突发刹车失灵,应及时关闭开关,停止 提升。 3)钢筋笼走位是指钢筋笼下跌或上浮造成钢筋笼位置偏 移超出规范要求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孔径、管径、笼径的 匹配不合理;二是提升导管时连接部位挂笼;三是混凝土的坍 落度太小;四是灌注时放料速度过快;五是提升导管速度太快, 长度及时机不合理。解决的方法:首先应在孔径大于1.2m、 桩长在15,,.,40m时,采用双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 工,其次导管应优先采用卡口连接,而且提升导管时孔口应有 专人扶正,缓慢均匀地进行,防止导管碰壁挂笼。同时应严格 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水下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水下 混凝土灌注桩属于隐蔽施工,质量不好控制,浇筑因其牵涉因 素较多,通过认真机理分析,严格把握环节,能够浇筑出符合 要求的、质量优质的水下混凝土。 参考文献 【1刘天平.1】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解析Ⅱ】.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5):210—212. [2】苑巍,王岩.水下浇注混凝土灌注桩灌注事故预防及处理Ⅱ】 _中国房地产业,2012(1):117. [3]戴勃.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分析Ⅱ].价值工程, 201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