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塘小学 沈兴艳
我校沙河塘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测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进行分析,力图从中总结经验,落实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实际问题。现进行如下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答卷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内容能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命题,基础知识涉及面广,多元多样,难易适中,检测全面而合理,突出了重点,试题出现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很规范。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汉字、词语、成语句子、古诗、篇章等方面有机融合。一是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广泛地涉及到文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了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三维目标有效渗透,词、句、段、篇有机融合。知识积累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阅读题紧靠文本,作文题符合学生实际,都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测查。
二、题型分析
从整个题型来看,基础知识符合学生实际,但第二大题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这类题型,学生不容易理解做题,可能认为从上面写出描写外貌和心理,应出一些有关外貌和心理的词语让学生补充然后再找出词语写下来。第五题修改病句只限在原句上改,学生对修改病句的修改符号掌握不全,可能难于下笔修改。第七、八题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这类型题要考查学生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和运用。第九题课内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第十题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写出自己在课堂上难忘的事,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
三、整改意见
根据以上题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高年级也应该注重字音这方面的题型,今后在出试题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多进行说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在作文部分应拓宽命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写出真情实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