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20陀螺教学设计-公开课创意教案word版-2019人教部编语文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 陀螺

【教学目标】

四年级语文上册:20陀螺教学设计-公开课创意教案word版-2019人教部编语文

2.默读课文,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

【重点难点】

重点:

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难点:

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引起兴趣:“小陀螺,乖娃娃,像个小小舞蹈家。身儿圆,足儿尖,转起圈来像朵花。呼噜噜,呼噜噜,芭蕾舞蹈得顶呱呱!”陀螺是很多同学都喜欢的一种玩具,请你说一说玩陀螺时的感受吧。

1 / 9

2.切入新课:有很多大人也对陀螺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高洪波的《陀螺》,品一品藏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根据阅读要求,自由朗读全文。

(1)默读课文,用“ ”在容易读错的词语下面做好记号,用“ ”在有特色的词语下面做记号,并把这些词语读给同桌听。

(2)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什么来写?写了哪些事情? 2.检测交流字词。

(1)认识生字:否、旋、况、兵、败、仍、尤、恨、帅、预、溃、品、丑、豪

(2)注意多音字和轻声词:铁钉、旋转、削制…… (3)理解词语:妩媚、溃败、重整旗鼓…… 3.交流思考的问题。

(1)课文围绕什么来写?写了哪些事情? 课文围绕陀螺来写。

介结陀螺的历史典故。 介绍陀螺的制作与玩法。 “我”削制陀螺。 “我”过生日,叔叔送了“我”一个陀螺。 “我”和其他的小伙伴斗陀螺。

(2)根据文章叙述顺序填空,理清顺序。 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 三、熟读课文,巧作批注

1.再次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提示: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可以是结构上的清晰,可以是语言上的美感,可

2 / 9

以是情感上的共鸣,可是对主题理解,还是自己不懂的地方等等。

2.学生自主交流体会比较深的地方。 预设:(1)结构清晰。

①这一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材料的,脉落很清晰。

②课文的线索是陀螺,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陀螺来写的。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习这一招,围绕中心选材。

(2)语言美。

①课文描写两处斗陀螺的语言很形象:

他们和往往各站一角……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大陀螺摇头晃脑……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②课文对“我”陀螺的外形描写得很仔细: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如同一枚鸭蛋。

(3)情感的共鸣。

①“我从小就不甘人后……可仍然不肯住手。”小作者为得到一个好的陀螺,真是执著。

②当“我”的陀螺胜利时,“我”说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此时的心情真是高兴。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4)主题的理解。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说明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在文中的意思是虽然“我”的陀螺长得不伦不类,但是不能因此低估它的实力。

3 / 9

(5)不理解的地方。

陀螺“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这“快乐”是什么?“我”为什么自豪?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抄写词语。交流生字记忆方法。 2.摘录描写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20 陀螺

(说)陀螺 (做)陀螺 (得)陀螺 (斗)陀螺 (悟)陀螺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对自己体会很深的地方作了交流。大家的批注都很精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重点品读表现“我”心情的句子。 二、体会心情,自主批注

再次默读课文,重点读一读第4—13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圈点勾画写批注。

三、讨论交流,体会心情变化

1.做陀螺。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

4 / 9

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①此时,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懊恼的心情。 ②指名读,读出“我”的懊恼。 2.得陀螺。

(1)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①“这消息”是指什么?

②在“我”的想象中,那只陀螺会有什么样的英武风姿?发挥想象,说一说。 它的外形…… 它的战绩…… ③写出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无比期待。

④指名读,读出“我”的期待。 (2)叔叔的礼物不错!

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①叔叔的礼物是什么?

一个长相不伦不类、但下端有滚珠的陀螺。

②此时,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极其高兴,迫不及待地要拿着它去一决高下。 ③男女生互读比较,读出“我”的高兴。 3.斗陀螺。

5 / 9

(1)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①“我”的陀螺为什么会受到嘲笑?

因为“我”的陀螺长得不伦不类,一点也不帅气。 ②“这”指的是什么?

“我”的陀螺看着不像有很强的战斗力。 ③“我”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大受挫折,有点灰心丧气。 ④教师引读,读出“我”的灰心。

(2)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①这一段语言精彩在哪里? 拟人化……大陀螺洋洋得意。 ②此时,“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既紧张又担忧。担心“我”的陀螺一下子战败。 ③男女生互读比较,读出“我”的紧张。

(3)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①这段话精彩在哪里?

动作、外形描写细致形象,“我”的陀螺小巧机智。战斗描写得十分精彩……

6 / 9

②为什么说“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

因为在大家都不看好“我”的陀螺,连“我”也以为它即将失败的时候,它却反败为胜,证明它的战斗力。

③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惊喜、得意、自豪…… ④指名读,读出“我”的兴奋。 四、各抒己见,悟得道理

1.陀螺“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这“快乐”是什么?“我”为什么自豪?

“快乐”是玩陀螺的乐趣。“自豪”是因为“我”的陀螺赢得了战斗。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说明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在文中的意思是虽然“我”的陀螺长得不伦不类,但是不能因此低估它的实力。

五、布置作业

选两三名会玩溜溜球的同学上台表演。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的动作过程,然后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记得要用精准的动作,还可以仿照课文“斗陀螺”的写作手法来写。

板书设计

7 / 9

20 陀螺

说陀螺 做陀螺:懊恼

得陀螺:期待 高兴 快乐 斗陀螺:灰心 紧张、担忧 惊喜、兴奋、自豪 悟陀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教学反思】

《陀螺》是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阅读要素有: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为完成对阅读要素的理解掌握,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批注体会深的地方、品读“我”的心情,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为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候讨论交充,在第一课时中,我以陀螺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既节约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在自我批注与交流互动中,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孩子们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经验,学得不亦乐乎。在这堂课上,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了。我不敢说,这就是一堂成功的课,但我却十分肯定地知道,这堂课充满了感情的交流,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这堂课上,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孩子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在这里,他们个性飞扬!

结尾在拓展迁移中,我指名会玩溜溜球的同学做了游戏。在学生看的过程当

8 / 9

中,体会到了玩具的乐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并写下了片断。其中还有几篇写得特别精彩,借用了课本中的写法,可谓是现学现用。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1.课堂上,重点关注了那些语文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问题引导时,对能力较高的学生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交流讨论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略有重复。在第一节课,学生在谈论体会深的地方时,已对课文主题有所涉及。在第二课时中,最后总结时再次让学生讨论了课文内容、主题。应设计更具新意的内容,如加入对课文类文的阅读。3.缺少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延展,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历史故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4.没有督促学生课下再阅读相关的类文,如金波的《一起长大的玩具》等。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