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05-04T13:55:23.670Z 来源:《时代学习报》2010年第10期供稿 作者: 张志娟[导读] 学习语言,难免出错。特别是用英语进行交流,对于小学生来说出错更是不可避免。楚州区淮城镇勺湖中心小学 张志娟
学习语言,难免出错。特别是用英语进行交流,对于小学生来说出错更是不可避免。作为教师,面对小学英语课堂的出错现象,我们不要过于敏感,不要责怪学生,而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误”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判、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教学实践表明,宽容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首先,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就掌握目标语,在达到预期目标前,他们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语言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语言错误是极为正常的。它对于语言教学系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对学生的错误产生困惑和不解,也没有理由不惜一切代价去排除学习者犯错误的可能性。其次,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导致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数理能力发展早一些,在同一学生身上,不同的能力发展也会不同,比如说,语言能力、空间感观、数理能力,在同一学生身上,有的发展早一些,有的发展慢一些。因此,发展的迟缓的那个方面,出现错误的几率就会多些。第三,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由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状态也不同,所犯语言错误也必然有所不同。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时,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会倾听。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期待学生说出他想说的话,允许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大家的注视下思维,并准确地表达出来。
(2) 学会微笑。在上课的时候,要保持一种不急不燥心态,炼成温文尔雅气质,决不能有因为学生的探究没有正中自己的下怀而气急败坏,急于纠正而快之的教态。
(3) 学会商量。相信学生是通情达理的,是愿意听从老师真诚的建议的。如学生津津乐道一些与探究主题实无联系的内容,提出一个本堂课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都要用一种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课后单独交流,或下一节专题研究,决不能因为所谓浪费时间而粗暴地令学生闭嘴。
(4) 学会压制。当学生有调皮,冒犯老师的地方,在瞬间可能非常生气,有回击的冲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忍耐,忍过几分钟,就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谈你的看法,能心平气和地教诲学生,而不会有暴风骤雨般地斥责。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