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崔敬邕碑 集字联 和风被物; 明月扬辉。
始制文字; 庭叙彝伦。
泉流无滞; 山深自幽。
清风入幕; 初月衔山。
俊华茂实; 革薄从忠。
化日光清景; 春风育太和。
层云笼远树; 金月入幽轩。
武乡王者佐; 伯夷圣之清。
孤云垂大海; 远树接荒城。
畏服文子奇; 良佐武乡侯。
泉石含幽景; 风云入妙思;
烟云凝篆字; 泉石和瑶音。
情幽契泉石; 高义薄云天。
槐云幕日景; 松泉和风声。
篆云笼远树; 孤月衔东山。
卫青咸称大将; 李白妙有天才。
李白风流才子; 中郎绝妙好辞。
扬子云作奇字; 王景略是雄才。
国唯善以为宝; 师之克乃在和。
渊明清风自远; 景略奇才无前。
大化育物殊灵蠢; 圣人作事有始终。
龙起云垂白日晦; 鹰扬风疾青天高。
作事思于世有济; 唯贤乃为国之光。
奇石灵泉含幽景; 和风好月契清谈。
临文爱积双声字; 作史人和一姓书。
荒诞如陈穆王传; 先声咸震岳家军。
海国风清春日永; 山居树茂夏云深。
远源之富,奕世之美; 育善以和,奖干以贞。
特禀清贞,少播令誉; 入参彝叙,出佐边戎。 集麻姑仙坛记碑 集字联
五百年名世; 六七作圣人。
文章有灵变; 谭笔无归期。
四海水皆立; 九天云下垂。
竹引闲云去; 山迎好月来。
苍松多古色; 碧莲发异香。
但道桑麻盛; 而无牟马音。
金石传古字; 山水有清音。
雨过松增色; 池清莲自香。
松高不引鹤; 坛远不闻钟。
洞垂百尺瀑; 坐有五车书。
神仙多道气; 山水有清音。
流云引华月; 修竹多清音。
登山先得月; 傍水时闻钟。
十顷莲华香似海; 半庭松盖碧如江。
大海流光产百宝; 高山望气起远云。
日高华发闻蝉语; 雨过松声引鹤行。
从容语妙金华殿; 谭笑颜开玉洞天。
仙山盖偃松间月; 虚谷尘香洞口云。
半庭松色如车盖; 高岭石淙作磬声。
东南瀑布观云气; 西北流光见月华。
白鹤倒颠迎远日; 神龙变化入流云。
好山向北云垂地; 大海图南水接天。
近水人家闻笑语; 通神诗思得清虚。
江心月白盘新石; 洞口云开见好山。
许由务光古高士; 稚川黄石真神仙。
华气流香香到海; 月光似水水如天。
松岭云光多古气; 莲池水色发异香。
松岭云来闻鸟语; 莲池雨过有蝉声。
神山高坐古香发; 好友清谭今雨来。
神虎威灵山月大; 真龙变化海云高。
通神古有吴道子; 得仙又传王方平。
钟清竹外流云好; 磬定松间山月高。
高松雨过发古色; 浅水云来有异文。
掷杯于庭变白鹤; 戏米堕地成丹砂。
紫阳传道继夫子; 有若之言似圣人。
紫盖山光云似锦; 洞庭月色水如天。
题诗名著香山句; 谈道心从古黄石。
十五月华,八九云梦; 廿三图史,百二宝书。
月过北庭,云垂东海; 蝉声西陆,鹤梦南天。
化宇承平,山川清美; 文章盛世,日月光华。
从虎从龙,各因其类; 以螺为蚌,自得于天。
书法尊严,颜与信本; 诗文清远,谢及左思。
玉井莲新,黄山松古; 洞庭水碧,云梦流清。
玉洞仙人,苍山碧海; 锦衣使者,虎驾龙车。
东海桑田,神仙狡狯; 丹砂白石,高士清修。
好士若龙,须知真似; 望云如马,奠定东西。
似水官清,闲云松岭; 有年民喜,灵雨桑田。
有教无类,于其进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君子无为,得时则驾; 圣人复起,不变斯言。
坐华举杯,抚松步月; 背石观瀑,刻竹题诗。
时鸟变声,名家诗思; 神龙无迹,绝世文心。
虎驾龙车,神人导从; 金盘麟脯,仙子行厨。
法雨行龙,仙云戏鹤; 崇岩悬瀑,高岭垂松。
通达诗书,纂序今古; 平章华竹,导引山川。
高士谭经,大方家数; 美人佳色,绝世神光。
掷地有声,当作金石; 步虚无迹,如行玉山。
登山举杯,傍松闻瀑; 坐花望月,背石观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