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引法工频炉本来没有精炼程序,不能冶炼废铜线、废品店回收来的原料紫杂铜。但通过试验,改进操作方法和工艺,实现了上引法工频炉也能溶炼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铜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论述详尽,便于操作。值得推广。
主题词:上引法 废铜 溶炼 方法
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在国内首先开发研制的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新工艺,具有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单位能耗低,生产品种及规格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没有三废污染,投资少等特点,是铜导体及铜材加工的理想工艺。然而,上引法铜杆生产过程中没有精炼工序,为了保证铜杆的质量。我厂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线,都运到外厂去加工,每吨废线的加工费运费除外还要 1000 元,每年要为此多支出近百多万元。
溶炼废铜线的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我厂试验利用上引法工频炉自己溶炼废铜线,并对外实行加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方法如下:
1. 选择原材料。我厂为了保证溶炼废铜线的质量,对所有的废铜线进行了选择。我厂是一个漆包线生产厂家,主要废线是拉线和漆包车间的废线,另外,我厂还从各废品店,收购一些废紫杂铜,收购的废紫杂铜里常常有一些黄铜,废塑料土块石头等混杂在里面,所以,必须进行适当地清除。再进行打捆,每捆 10 公斤左右。
2. 选择冶炼用的活松。活松一般采用刚伐下来的松树,长短大小要有利于操作。我厂采用的是厂内间伐的松树,长 2 米,直径在 5 厘米左右。弯曲度小于全长的 2% 。
3. 把原有铜液从上引法工频炉里引杆至最低位置,我厂工频炉容量在 6-7 吨之间,加废料时只留 2.4 吨左右在炉子中,留下足够的空间来,以便存贮熔炼的废铜线液。开始按正常生产加料,铜液温度控制在 1150 ± 5 ° C ,铜液上的木炭覆盖厚度控制在 100-150mm ,冷却水进水温度控制在:热天控制在 26-30 ° C ,冷天控制在 21-25 ° C ,进出水温差 8 ° C 左右,供水压力 0.18-2.2Mpa 。加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渣子和炉壁挂渣,要注意按时清渣。清渣数,每小时不能小于一次。我厂一次投料量在 4-5 吨之间。
4. 插活松。加料完成后,对上引法工频炉内的铜液进行插活松还原,除去铜液中的气体。还原氧化亚铜为铜,当松木在高温下分解时,碳氢化合物直接与铜中的 Cu 2 O 起化学反应作用,其反应式为: 4Cu 2 O+CH 4 =8Cu+2H 2 O+CO 2
5. 静置。插完活松后,实行保温静置 8 小时以上,这样,可以使铜液中的气体从铜液中完全溢出,因为铜液中存在的气体,是缓慢向上升的,要想使它完全不存留于铜液中,要有相当一段时间,通过静置后,它就能使铜液中的气体完全溢出,不使引出的铜杆产生空心了,再有通过静置,能使铜液中的杂质,升浮到铜液表面,通过扒渣、清理,能减少铜中的杂质。
6. 引杆,通过以上部署后,就可以正式引杆了,引杆速度按工艺要求控制在 500-700mm/min ,铜杆引出结晶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温度: 100 ° C 左右,引杆时,加符合国标 GB-466-82 规定的一、二号铜板,
7. 对铜杆各项性能进行分析化验。经过引杆出来后,取样用肉眼观看,铜杆表面光亮,无斑痕,断面呈玫瑰红色,细粒结晶, 在拉线和引杆过程中,分别取 3.0mm,8.0mm,14.4mm 进行试验分析,其结果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其试验结果如下
由表中各项数据可知,各项机械电气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同时,按以上操作方法生产的铜杆,在拉线的过程中,很少发现夹杂、空心等质量问题。
注意事项
上引法工频炉加工废线废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加工的废线废料要严格把关,清除其中的杂质,如黄铜,土块,石头,过多的塑料,铁丝等,以免杂质混入其中影响铜杆的质量。
2 ,所加工的废线废料,要打成 10 公斤左右的小捆。以便于操作工加料。
3 ,加料时,废线废料中的塑料等易燃物,会使火焰腾升,要注意安全。
4 ,加料时,废线废料会比铜液轻,要准备长而好操作的工具,把废线废料轻轻压入铜液中。
5 ,要保证炉子温度符合工艺要求。过低过高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6 ,要及时清除炉壁上过多的挂渣,但注意不能粗鲁损坏炉壁。
我厂 1996 年以前熔炼废线是采用边熔炼边引杆的,然后把引杆出来的铜杆再剪切成 90cm 左右的长条,重新投入工频炉,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杆,也能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但在引杆的过程中,结晶器常常会脱引,结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我厂改用了上述操作方法,使用至今。
利用上引法加工废线废料炉壁虽然挂渣较严重。但对炉子的寿命影响不大。实践证明,采用上引法工步炉进行废线废料的加工,是切实可行的,我厂除满足本单位的生产任务外,还经常为怀化等地的电线电缆厂家加工废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值得广大厂家借鉴利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