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自2002年9月首批面向全国招生,开办已17年,累计毕业学生2000余人,现有在校生190人。本专业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始终传承经管学院数十年严谨教学管理风格,从教学计划的制订、修订、计划的执行及过程管理都严格按制度要求来运行,自开办伊始就走向了规范性教学管理的轨道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定位于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很强业务能力,掌握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市场开发和营销管理四大核心模块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定位与学院的办学定位方向是一致的,与学生生源、办学条件及未来就业市场是相吻合,是本专业办学规律和办学现状的客观反映。
二、专业建设思路
(一)建设思路
本专业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需要为导向,形成“抓重点,强基础,保特色,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
1、抓重点。重点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一流专业师资团队。
2、强基础。紧密结合现代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显学生基本素养与岗位需求的契合性。
3、保特色。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实战训练和实践环节,以提升综合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为重点,实现与用人岗位要求的“零对接”。
4、促发展。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使学术研究能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促进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专业和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二)建设方向
本着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以应用为本位”的教学方针,确立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方向。
1、不断优化专业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岗位不同要求,突出重点专业课程《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预测》、《推销技巧》、《营销策划》和《分销渠道管理》等课程的建设,强化配套实战训练。
2、按“双师型”要求,坚持以师资队伍的观念、品格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优化师资结构为主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实战式教学,并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制度。
4、加强以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以教学水平促科研提升。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依托实验实训教学平台,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根据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的指导思想,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教改科研为支撑,逐步完善教学体系,形成明显的专业特色。
三、建设措施
(一)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学院历来十分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执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四个特点:
1、适应性强。近年来,我们跟踪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小范围修正,以探索出真正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的培养路径;
2、鲜明的实践性。在教学计划中,各类型实践教学时数约占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 3、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营销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其中营销策划能力作为核心之核心特别强化训练,为塑造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4、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重视专业素质教育,而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出“一主线多平台整体联动”的素质教育机制,全面打造学生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学校提出“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针,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任教师全部为专职教师。以专职教师为主,有利于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有利于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根据本专业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及专业培养目标,在“结构合理、梯队整齐、优质高效”原则的指导下,争取到2018年,达到师资队伍职称结构提升:高级以上职称占80%以上;学历层次提高:硕士占80%以上;“双师型”专任教师的比例达80%以上。在未来五年中培养出1名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3名中青年教学骨干,从而满足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
市场营销专业应加强市场营销模拟实训、企业经营沙盘演练和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等实验实训课程和项目。把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和平时的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以赛带训,以训促赛的目标,提高实训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更新教学观念,推进教学改革
以“理论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实训化、素质拓展系列化”的改革思路,全面推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鼓励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等实践教学,举行多媒体制作和教学
经验交流讲座,推动考试方法改革,
(五)教材选用突出专业知识新颖、强调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组织有相当的大的关联性。教材应侧重于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和实际业务技能的培训。
1、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工作,规范选用程序。
首先教研室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选用教材的计划,并由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评议,然后将选用计划与评议结果上报学院,坚持系主任、教学院长的两级把关制。
2、建立教材编写的激励机制
在教材建设中,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的积极性。把编写教材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教师评聘、晋职的重要依据;在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为教师的编写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六)学生方面
1、全面培育学生优秀品格
(1)在学生入学的不同阶段进行感恩教育; (2)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树立学生的责任感;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工程”,增强学生体质并锻炼其意志;
(4)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坚持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5)开展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2、夯实学生基础素质
(1)掌握外语、计算机两项基本技能;
(2)夯实“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三项基本功。 (3)培养学生倾听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3、提升综合素质
(1)开设素质教育理论教学,指导学生实施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 (2)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教学管理和监督制度;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