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们走过的路】
我们走过的路
陕西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分别成立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要求,以及提高我省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经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教育厅主持,1980年7月10日至12日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成立大会。学会成立后,会址设在西安,学会秘书组先设于陕西教育学院教学研究室,现设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初等教育研究室。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是学会的挂靠单位,全省十个地、市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为本会的团体会员。
学会成立二十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小学语文教研和教改园地里辛勤耕耘,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开展学术交流
本会成立以来,先后派代表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小语语文教学研究会召开的
一、二、三、四、五届年会及有关学术研讨会,汇报陕西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情况,交流学术论文,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议精神。在此期间,1980年7月本会邀请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霍懋征来陕西讲学。主要内容是:教师要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事业”,热爱学生,培养新人;刻苦学习,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大胆创新。1984年9月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袁微子先生来陕西讲学。题目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着重讲了:关于高年级的阅读教学问题;中年级的阅读教学问题;怎样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袁老在听取汇报之后指出,西安是西北的重镇,又是全国的文明城市之一,人才聚集,潜力雄厚,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搞上去了,将会推动全省,带动西北。1984年4月耿道平、姚木铎等14名同志前往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泰安等地(市)参观学习,吸取这些地(市)充分发挥省、地(市)、县(区)三级教研作用;教材“过关”实行逐级培训;从教改实验中培养青年新秀;开展作文、说话多种教改实验等经验,这些宝贵经验促进了我们的工作。1986年3月齐文华应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深圳
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邀请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信息交流会。会议主要交流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
经验,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陈腐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信息。会议期间,深圳市教育局介绍了特区教育的现状和前景,并与与会代表参观了特区学校。香港、澳门小学语文界的代表介绍了他们的新鲜经验。1989年11月李小艾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于成都举行的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获优秀奖。1998年10月齐文华同志赴南京参加了全国小语会第五届年会,并当选为常务理事。1999年10月王锋同志带队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曹有凡老师代表陕西省作课,荣获二等奖。为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增强研究活力,本会还与兄弟省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商定,开展协作活动。自1985年始,由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陕西五省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组成西北地区小学语文教改研究协作区;自1986年始,由山东、河南、内蒙古、河北、陕西五省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组成黄河流域协作区,每年分别举行一次会议,每次成员省各派代表8至10人,按确定专题进行学术交流。此项活动,颇受欢迎,起到了传递教改信息,活跃学术研究气氛,强化教研力量的作用,使专题研究步步深入。
二十年间,本学会共召开了五届年会。第一届年会于1980年7月在西安召开。代表回顾了建国以来我省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交流了我省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经验及语文教材改革实验成果;初步分析了我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通过了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章程;协商选举产生了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理事及组织机构。会议之后,及时安排了学会今后的工作:一是解放思想,贯彻“双百”方针,团结全省高等师范院校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工作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二是确定研究项目及具体课题,明确了当前小学应把语文教学中的智力问题,识字、阅读教学,作文训练的系统性科学化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
月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会议认为,两年多来,我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省小学语文教改实验蓬勃发展,各种教改方案、教学设想犹如百花争妍,各放异彩。实验目的比较明确,成绩喜人,实验适当增加了识字、阅读和写作的份量,从一年级起就把识字、阅
读、作文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狠抓了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训练,提前进行作文,扩大阅读范围,活跃了学生思维,为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高效率提供了新鲜经验。二是阅读教学,各地普遍重视处理好教与学,读与写,知识与能力,语文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关系。三是在面上组织教学有困难的教师过好“教材关”。 第三届年会1985年5月4日至6日在西安举行,会议传达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精神,以及参加上海市卢湾区创建教育研讨班情况汇报;交流了我省小学语文教改经验;代表们还观看了北京市特级教师霍懋征、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和我省教改实验教师查振坤的课堂教学录像;改选了理事会。新的理事会对今后工作作了部署,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深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着重抓三件事:一是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二是继续搞好语文教改实验,我省小学语文教改实验,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不正规的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走向正轨,按实验的科学程序进行;初见成效的要继续实验,逐步向纵深发展;较为成功的实验要继续完善,并逐步推广。三、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主要研究三个专题: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系;②省内外实验的结合;③小学作文教学的序列。
第四届年会1990年12月12日至15日在西安举行,会议主要是传达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精神;汇报学会十年工作;交流阅读教学经验;听课;部署今后工作。阅读教学着重交流七个方面的论题: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与序列;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外阅读的指导;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会议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是语文教改实验的主要项目,也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改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为指导,从我省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努力进取,为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届年会1999年6月3日至5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共300
余人参加了会议。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顺利完成了预定的三项议程,即举办教学观摩活动,评选、交流教研论文,省小语理事会换届。会议期间,张海燕、曹有凡、杨晓蓉、田延、温侠、
刘海燕6名省级教学能手作了示范课,使与会代表获益匪浅。大家济济一堂,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21世纪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坚持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如何实现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营造“大语文”教育氛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共识。教学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之后,在各地(市)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理事会聘请省教委领导杨生枝同志担任本会顾问。选举出了以齐文华同志为理事长的常务理事会。受新一届理事会委托,齐文华同志作了总结报告。他首先回顾了第四届年会以来,省小语会所做的主要工作,接着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着重谈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最后对省小语研究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二、坚持教改实验
二十年来,我省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是以本会常务理事查振坤、米金梅、李小艾和教改能手赵米香等教师为带头人而进行的。她们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教材教法改革实验。各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而见长。查振坤的“作文早起步”实验,其具体做法为“四步走”,“三过渡”:即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循着“四步走”(抱着走——照着写;扶着走——学着写;引着走——试着写;放开走——自己写)的顺序进行写话训练;到三年级时,着重抓“三过渡”(由观察图向观察生活过渡;由模仿向创作过渡;由有依托作文向独立作文过渡),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此项实验,不只在本地区乡(镇)中心小学870多个教学班、4万余名学生中进行,而且在全省推广,引起兄弟省市的关注。米金梅的“集中识字,分步读写”实验,以统编教材为基本内容,把小学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阶
段:即前两年集中识字,读写启蒙;后两年注重读写,全面提高。这种做法,保证了低段教学中识字、阅读、作文同步进行,高段综合训练,逐步加深,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质量。实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查振坤、米金梅均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查振坤同志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陕西省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米金梅同志被国家教委命名为优秀教师。学会齐文华同志在直接参与这两项实验的工作实践中,于有关书刊公开发表了题为《坚持实验锐意改革》、 《早期发展儿童思维提前进行作文训练——查振坤同志语文教改实
验记述》、《作文训练启蒙开篇之实践——从看图说话写话到命题作文》、《从作文提早起步所想到的——谈观察能力与作文训练》、《谈分析能力与作文训练》、《观察、分析、表达——写作能力训练三题》、《“集中识字、分步读写”教改实验述评》等论文。随之,学会原常务理事、小学特级教师杨新华“‘三环六步’反馈教学”实验亦取得可喜的成果。所谓“三环六步”,即在教学中主要抓好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个人自学,启发学生集体讨论,辅导学生练习总结)。每个环节又分两步进行,即“引导自学——检查、评讲;启发讨论——讲解、评议;练习订正——辅导、总结”六个基本环节。这样一来,环环相接,构为整体,形成一个输入、变换、储存、反馈强化的完整信息过程,保证了教学任务的胜利完成。还有从80年代初期渭南市蒲城县苏坊乡中心小学赵米香同志首创的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法,到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李小艾同志的继续实验,使“快乐教学”从起初的一种教学法升华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不仅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而且拓展到小学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1995年9月,省教委在咸阳市召开了全省小学快乐教学现场会,2000年省上要召开全省小学快乐教学研讨会,拟确定一批快乐教学示范学校。这两位教师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绚丽的教改之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李小艾同志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十杰”,并荣获香港“柏宁顿金球奖”。二十年来,不同类型的教改实验遍及三秦大地,各具特色的宝贵经验凝聚着省小语会各位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血与汗水,为教学注入了生机,强有力地推动了陕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除此以外,省小语会还配合省教科所在西安市碑林区、宝鸡市宝鸡县16所小学进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试用本)实验,为以后在全省大面积使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80年代初期开始,省
【篇二:关于路的作文】
关于路的作文
路途茫茫,路,还很长,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走。
往过去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并不长。往前面看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我们只是走在路中间,需要往哪里走,怎样走,还要等待着时间的到来,引导我们走向我们要走的路。
一条路,曲曲折折,前方是没有方向的黑暗,我们看不到前方是怎样的一条路,只有看到,周围是阴阴森森的参天大树,处处都存在着寒冷的气息,没有一丝生气。
另一条路,平坦而又笔直,前面是苍蓝的天
空,美丽的白云,灿烂的阳光,阳光直直的照耀着地平面,散发出温暖的气息,和刚才的路一样,周围是高大的树木,只是,却不是阴森的,而是温和的,享受着阳光的给予,折射出刺眼的阳光,周围都披上一层和煦温暖的薄纱。
我们站在分岔路口,看着眼前的两条路,犹豫不决。命运,安排我们必须选择一条路,不管艰辛与否,都要把路延长走下去。面对眼前的阳光和寒冷,避免不了诱惑的伙伴,抬起脚,朦朦胧胧的走向充满阳光的那一条路。经不住好奇的伙伴毅然走向充满寒气的那一条路。而我,却经不住好奇。
进入寒气的道路,出去好奇,我们四处张望,
虽然寒气逼人,可是心中对路前方的澎湃却始终那么的强烈,我们不知道路的尽头,也不知道路的前方是什么,只是,那种在心中的信念却一直存在着。
怀着信念向前走的我们,对选择另一条路的同伴杳无音信,不知他们的路是否如初见般的平坦,不知他们是否一路顺风。在黑暗的路途中,寻找路的方向往前走,摸索着黑向前走着,中间遇到了多少险阻风险,可能有时是走在悬崖峭壁上,可能有时会遇到刮大风下大雨,可能有时是沿着山路一直往前走,这些困难,我们都照样的挺了过来,只因为心中的信念愈来愈强烈,仿佛前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把握,促使我们加快步 伐向前走着。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过了多少个岁月,身心劳累的我们仍然在摸索着前进,周围还是如初见般的寒气。终于,被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我们还是熬不住的倒下了,我们依稀能感受得到周围的寒气,只是,眼皮重的却睁不开,我们应该要好好地休息了……但是,心中的信念依然不灭,甚至,愈来愈强烈。闭上眼的那刻,许多画面从脑海闪过,遇到艰难时,伙伴们的互相帮助,相互搀扶着向前走,即使害怕周围的寒气,但脸上依然挂着温暖的笑容,只为温暖身旁的伙伴……
路,我们并没有走完,还有很长的一段。只
是,周围的环境却变化了。当我们再次睁开眼时,周围已是一片灿烂的曙光,出现在眼前是比另一条路更加和煦的光景,阳光更加暖和,树木更加茂盛。我们终于完成了心中的信念走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了,而我们也绽放出更加灿烂、温暖的笑容。只是,在这条路上,我们伙伴彼此之间就要分开了,我们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就要分道而行。
过去的黑暗,只是一片假象,相同的,充满阳光的那一条路也是一片假象,阳光的前方是一片黑暗。
我们的路,始终没有结束。即使挺过了最难熬的那段时间,但是,在我们的前方,还是有
【篇三:姜汝欣:那些一起度过的“第一次”】
第一次,真好! 八(3)班 姜汝欣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来博达已经有一年多了。回想起刚来时,我还是一个胆小的稚气未脱的小女生,但是现在我却可以和同学大胆的交谈,放声的欢笑,愉快的奔跑。转身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有欢乐,有酸辛,有悲伤,有……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许许多多次的、让我难忘的第一次。
第一次军训,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好奇与兴奋,可是经过了一天的艰苦训练,脸上只剩下痛苦与疲惫。面对辛苦的军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咬紧了牙,挺了过去。虽然过程难度艰辛,但是我们磨练了意志,体验了快乐。第一次分班,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害怕与伤心,因为经历了为时一个星期的军训,我们也算共过患难了,自然舍不得分开。老师的安慰也未能缓解我们内心的痛苦与不舍,同学眼中的点点泪光,让我们明白了友谊的珍贵。第一次失败,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痛苦与伤心。曾经我们是多么优秀,怎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每一个人都在认真的反省自己,老师脸上虽然不是失望,但我们看到了他眼底的焦虑。那一刻,我们的凝聚力,空前!第一次成功,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激动与兴奋,因为我们用自己平时的努力得到了最终的认可,同时我们因此获得了大步向前的勇气和信心。第一次……
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让我们相识、合作、共享,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让我们悲伤、担心、高兴、快乐,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让我们在美丽的校园中逐渐长大、 成熟。
第一次,真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