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1、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大兴安岭林区B、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C、湖泊中所有的生物D、草原上的羊 2、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小生态瓶也是生态系统。它们都是由()组成 A、 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阳光、空气、水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3、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
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 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呈绿色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4、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 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 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善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分类法
6、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
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 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生物D、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7、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 朵朵葵花向太阳B、树林能保持水土C、候鸟迁徙D、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 8、 据历史记载,黄土高原曾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大量减少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C、过度开发D、地壳运动频繁
9、 在森林中寻找药用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的下层才能找到。你认为影响人参、三七
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土壤C、空气D、温度 1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11、 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这种现象说明() A、 生物的结构是很复杂的B、生物体的结构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B、 环境造就了生物 D、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12、 有种太阳鱼,在遇到过多的太阳鱼卵或幼鱼时,就会将它们吃掉,这种现象属
于()
A、捕食B、共生C、种内斗争D、种间斗争 二、填空
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就能够大大减少被捕食的机会。有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表明了: 1、( )2、( ) 三、阅读分析
某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
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去函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田鼠的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 故事中的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
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
(2)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 (3) 该食物链中的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
(4)
(5)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
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
四、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A瓶 B瓶 C瓶 D瓶 1 各加入等量清水 2 不加河泥 各加入等量河泥 3 不加水藻 各加入等量的水藻 4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况的小鱼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黑暗 小鱼生3天 11天 25天 2天 存时间 分析并回答: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 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哪些实验条件有关( )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主要作用是( )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 )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