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审题
作者:潘丽萍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0年第09期
【技法讲解】
写作记叙文,审题是关键。许多同学面对作文题目,绞尽脑汁却依然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或者是没有明确题意,或者是理解角度把握得不准。所以,适当地学习一些审题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一、明确限制词,不偏题,不跑题。
有些题目中有明确的限制词,如时间、地点、数量、范围等。我们一定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选材写作。否则即使材料再好,立意再新,也是离题之作,这是写作文的大忌。如“我的初中生活”这个题目中,“初中”二字就是对范围的限制;“我与同学二三事”这个题目中的“二三”就是对记叙事件数量的限制。 二、抓住“题眼”,理清写作重点。
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如“童年趣事”这个题目中,“趣事”是题眼,而“童年”则是选材范围的限制。再如“我爱我家”这一文题中,“爱”是题眼,“我家”是选材范围的限制词,所以在写作时我们要突出自己对“我家”的“爱”。 三、抽象的题目靠想象构思。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题目,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等,审题时就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把握题目特点的基础上,多看,多听,多比,多想,这样化抽象为具体,才能抒写出个人的感受。如“假如我是老师”这个题目,我们要在日常所听和所看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来完成写作。
四、抓材料,看提示。
无论哪种形式的作文命题,在题目之前都会有一段提示语,我们一定要读懂它,抓关键字、词或句,找准审题的突破口。如下面这个文题:
惬意,是满足,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你欣喜。一丝惬意心中来,心情就好了,花会格外的艳,草会格外的绿,阳光也会特别的温暖。请以“一丝惬意心中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审此文题,只要抓住“惬意,是满足,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这个关键句,写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另外,同学们在写作时切不可粗心大意,以免因为审错题目而偏题或是跑题。 【牛刀小试】
忘不了那一小时三十分钟 □蒋小宇
令人烦躁的考试预备铃回响在我的耳旁,同学们都陆续地走进了考场,唯独我还站在门外。
上一科我考得很不理想。考前,老师一直都很关注我,给我讲解难题,为我忙前忙后。她在我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相信我会考出好成绩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考得很不好,我心里感到很愧疚。我在监考老师的再三提醒下进了考场,很不情愿地坐下,心乱如麻。想不到,本次科目的监考老师竟是她,对我充满希望而将被失望打击的她。此时的她也许不知道我上一科考得不好,一直面带微笑地看着我。顿时,我的脸一阵发烫,心里更加内疚了,我真想跑出去大哭一场,或者寻求一些心理安慰。试卷发下来了,我的心中一片茫然。她踱步来到我的身边,不一会儿,她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精心折好的卷子。我偷偷地抬眼看了一下,是我上一科的那张!我盯着那被精心揣在兜里、攥在手里的考卷,完全没有心思再写下去了。她看着那张试卷,由原来的面带微笑立刻变成了紧皱眉头,但她好似有意遮掩,好让我认真答题。她的表情是那么沉静自然,只是她不再看我了,而是把那张紧攥的考卷放进兜里,然后沉默着……
三十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小时三十分钟悄然而逝,我的心好疼,老师也应该如此吧。
令人烦躁的下课铃声又响了,老师她走了,我一个人呆站在那里,想了很久很久:老师请你不要再在乎我了,我会让你很伤心、很失望的——一个你常对她说“加油吧,小姑娘”的人。对不起,老师,希望您可以很快露出往日那灿烂的微笑。 点评:
这是一篇题为“忘不了”的考场作文。很多同学补充的题目内容都是具体的写作对象,如“妈妈”“老师”等等,只有这个学生例外,这得益于作者审题的高明。综观整篇文章,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紧扣了文题的题眼“忘不了”。正是因为考试不理想,她才觉得对不起老师对自己的额外关注,才让那一小时三十分钟成了心里的痛。这篇文章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审题准,扣题好。文章的叙述自然流畅,恰如讲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故事,容易激起人的情感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鸣。但是如果作者能在结尾回扣一下题目,生发一下情感,变颓废为奋起,那么本文的立意就更好了。
可以这样改一下结尾:
令人烦躁的下课铃声又响了。耳听着同学们兴奋的议论声,眼望着老师黯然离去的身影,我的心里难过极了。如果复习时再多用点功,考试时再细心点儿,检查时再多注意点儿,又何来这一小时三十分钟的煎熬?想到这里,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忘了这一小时三十分钟;试卷我还有改的机会,人生怎会给我重来的机会呢! 【延伸训练】
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屋子里玩耍,看到院子里洒满阳光,姐姐说:“我们去扫点阳光吧。”于是姐妹俩就拿着扫帚、簸箕到院子中扫阳光,可是当她们把簸箕端进屋子里时,阳光又不见了。这时妈妈说:“傻孩子,你们为什么不把窗子打开?打开窗子,阳光不就进来了吗?” 是啊,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就是因为心灵之窗紧闭,才产生了诸多的矛盾与不和谐。打开心灵的窗户,人与人就能和谐相处。
请以“打开心灵之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误区警示】
1.死抠限制词。如“我与同学二三事”这个题目,如果只扣住“二三”二字,不分主次,一味地详写三件事,那么就导致面面俱到,不能做到详略得当,难以突出重点。
2.抓不住“题眼”以及材料中的“关键句”。同学们在审题中如果抓不住文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就有可能跑题。如“记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这个题目,关键词是“语文实践活动”,许多同学在写作时没有审清题目就盲目下笔,结果写成了语文课。
3.想象缺少基础。如文题“二十年后的我”,有的同学写二十年后的自己驾着火箭遨游太空,虽然这种想象很美,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但它不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属于空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