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学教学大纲(20100831版)

来源:画鸵萌宠网
《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812120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总 学 时:56 理论教学:56 学 分:3.5

1 课程性质及适用专业

1.1 课程性质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学生认识了解管理学科的入门课程,为后续专业课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2 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本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本科教学。

2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

生形成从管理的角度观察、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从事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

3 对先修课程的说明

4 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组织和管理

教学内容:

1、组织与企业——组织与企业的涵义;企业的形成过程

2、管理与管理者——管理与管理者的涵义;管理者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

能要求;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特点

3、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4、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创新原理、权变原理、系统原理、有效性原理等)5、管理的基本方法

6、管理学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 (自学)

教学重点:管理与管理者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初步了解企业与组织的含义,了解管理者的角色要求与技能要求;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实现方式:指导学生初步组建虚拟企业或学生团队

第二章 组织和环境

教学内容:

1、组织环境——管理环境的种类;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2、全球化管理——对全球环境的理解;管理与全球环境的关系 3、信息与信息化管理——信息与信息特征;信息管理工作

4、道德与社会责任——道德与社会责任概述;道德与社会责任体现 5、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6、组织管理与创新 ——创新的含义、重要性、内容

教学重点:组织环境;道德与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理解组织环境变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全球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理解企业管理的道德基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方法与内容;能够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培养自身的道德能力。

实现方式: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分析虚拟公司的环境以及应采取的基本道德责任观;辨析相关观点;分析经典案例或身边案例。

第三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内容:

1、管理理论的形成——管理实践、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关系

2、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基本观点、理论评价 3、行为科学理论——霍桑试验及行为科学的观点;该理论对管理的影响 4、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正确看待各类管理理论在现实组织管理中的运用。

实现方式:要求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撰写对管理理论认识的评论文章并演讲。

第四章 决策

教学内容:

1、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的基本概念、类型;决策理论介绍

2、决策过程 3、决策的影响因素

4、决策方法——定性决策;定量决策

教学重点:决策的程序;影响决策的因素;主要决策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主要决策方法,决策理论,决策程序;理解影响决策的因素;了解决策

的含义、决策的类型。能够根据经济管理信息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团队决策,能够对管理决策行为进行分析。

实现方式:各团队设计主题,模拟决策,提交决策方案并评述。

第五章 计划

教学内容:

1、计划的概念与性质 2、计划的类型 3、计划的编制过程

4、计划的工具和技术——评估环境的技术;资源配置的技术;计划的组织实施 教学重点:计划的编制过程及计划的组织实施。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计划的概念与计划的编制过程,掌握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内容,了解

计划的性质、类型,熟悉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及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能对常用的目标制定、目标分解、计划制定有一定的运用,能编写日常生活计划、学习计划、班级工作计划等。

实现方式:列出课后阅读资料并写出评论;各团队设计计划主题,运用计划制定的基本原理,制定一份完整的计划书;或收集一份计划书并进行剖析

第六章 组织

教学内容:

1、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内涵、原则、任务、程序 2、组织的部门化——含义、形式

3、组织的层级化——指挥链、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权限关系 4、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5、组织结构形态及选择 6、组织的制度规范 7、组织的人员配置

8、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原因、内容、过程

教学重点:组织的部门化、组织的层级化、组织结构的选择、权力的平衡。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组织设计的必要性、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理解管理幅度、管理层级的内容,熟悉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及管理组织变革的一般方法,掌握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掌握组织结构图

的编制方法,初步掌握授权的方法。

实现方式:各团队画出模拟企业的组织结构图,编写一个部门或职务组织分工基本职

能;或走访不同的组织,绘出其组织结构图并描述其基本职责;分析相关案例,运用组织的综合知识解决组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第七章 领导

教学内容:

1、领导内涵——领导的概念、领导的权力、领导的作用 2、领导风格类型

3、领导理论——领导的素质论、行为论、权变论、当代领导理论 教学重点:领导内涵、领导的权力,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情景理论。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领导的地位、作用,领导特质理论,理解领导的内涵及类型,

掌握领导方式、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情景理论的基本内容,能够运用领导权力和不同的领导方式处理不同的情况。

实现方式:用情景模拟的形式要求各团队成员模拟特定的领导方式并评价;采用管理

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领导理论的感悟;或剖析虚拟企业成立至今各成员的领导风格。

第八章 激励

教学内容: 1、激励原理 2、激励内容理论 3、激励过程理论 4、激励实务

教学重点: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激励的基本概念、作用、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理解激励基

本原理,掌握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激励的强化理论。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激励理论对常见的激励问题进行分析。

实现方式: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等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悟;要求根据虚拟企业的实况或班级实况设计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大家的积极

性。

第九章 沟通

教学内容:

1、沟通原理——沟通含义、过程、类型 2、组织沟通——人际、团队、组织间的沟通

3、沟通管理——有效沟通的障碍、有效沟通的实现

4、组织冲突与谈判——冲突的原因、冲突的管理、有效谈判的实现 教学重点:沟通原理、有效沟通。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沟通的基本概念、沟通作用、沟通的类型,理解沟通原理,熟

悉冲突处理办法、谈判的方法,掌握有效沟通的实现。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沟通基本原理实现日常的沟通。

实现方式:各团队宣传自己的企业;就某一大家都需求的有限资源各虚拟企业进行沟通谈判;沟通表演并评价;就某一主题设计与相关人员的沟通方案。

第十章 控制

教学内容:

1、控制活动——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理论、控制类型 2、控制过程 3、有效控制原则 4、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控制过程及控制方法。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理论、控制类型,理解有效控制的要求,熟悉

控制方法,掌握控制工作过程。要求学生对常用的控制方法及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与运用,能熟练运用控制程序对常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实现方式:各虚拟企业设计一份生产运作的控制方案;设计一份控制学生到课率的

方案;走访收集身边组织运营管理的控制方案并进行评价。

第十一章 综合训练

教学内容:管理过程以及管理原则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管理的基本原则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从管理学的总体上把握管理实践,对问题的分析能做到具有权变

性与系统性,能全面性地对所给案例进行分析;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处理简单管理问题。

实现方式:就各虚拟企业一学期的运作状况进行分析,剖析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走

访一家企业,调查与研究企业在推行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工作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并试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

5 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要求

见培养方案

6 课程学时分配

7 其他说明

序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合计 内 容 组织和管理 组织和环境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决 策 计划 组 织 领导 激励 沟通 控制 综合训练 理论学时 5 3 4 3 2 6 4 4 4 3 38 实践学时 1 1 1 2 2 2 2 2 1 4 18 合计 6 4 4 4 4 8 6 6 6 4 4 56

7.1 教材、参考书 7.1.1 教材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1.2 参考书

①[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原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②顾锋.管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③芮明杰.管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④欧阳润平.企业论理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⑤刘慧军.管理沟通:理论、技能、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7.2 教学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7.2.1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教学要结合管理学发展的最新理论,结合管理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要注意结合实际,运用多媒体、案例、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7.2.2管理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性,管理学主要讲述企业管理,且兼顾其他组织,应强调管理的广泛性、共性等问题。

7.2.3结合其他不同专业及管理的发展,运用大纲时,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