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辽宁语文高考情况分析
2022年新高考卷,整体来看,试卷难度设置合理,试题文本选择亲近考生,问题设置清晰明了,考查内容丰富全面。很好地凸显了当代语文学科的特点。试卷结构与2021年新高考卷以及八省适应性测试卷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阅读:
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Ⅰ文本选取了《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文段,文章内容列举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分析网络空间的“底线意识”,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年考生对此不会感到陌生,心理上不至于产生畏惧感。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选取《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两个文本,前者紧扣小孩子喜欢的“放猖”,从小孩子的视角,用小孩子的口吻和语言,叙述、描写小孩子的情感世界;后者从理论的维度诠释了“什么是生活语文”、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的道理。两个文本相互参证,形成一组上佳的考试文本。第9题就此命题:“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命题所叙观点,由后一文本而来,考生相对陌生;答案则指向贴近考生生活经验、心理感受的前一文本。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选取了《通鉴纪事本末》中“祖逖北伐”的故事。作为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祖逖身上展现的努力拼搏、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对今天的青年一代具有激励意义和示范作用。古代仁人志士保家卫国、奋发有为的壮举,经时济世、执着坚毅的情怀,都理应为当代青年铭记。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选取了陆游的《示儿子》,诗中写道:“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在陆游看来,“为农”“为士”没有高低之别,所以他告诉儿子不仅要学习圣人至道,更希望他们能够重视“农事”,明白勤勉为人、脚踏实地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诗歌的内涵也与国家提倡的“劳动教育”相吻合。同时,《示儿子》让考生自然会联系到语文教材中陆游的另一首诗《示儿》,熟悉的作家、相同的话语对象、不同的情感内容,考查内容适度关联教材,从教材中合理迁移,有助于考生正确解读《示儿子》的意蕴内涵。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材料选取的是齐白石表现“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作表述,将中国画化静为动、以意境取胜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考点设置是将长句改写短句,通过改写,让考生领会画家至臻的艺术境界。目的在于全面提升考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写作:
新高考卷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内容上,引导考生关注历史,服务现实,放眼未来。
“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包含儒家思想的“中庸”理念。任务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材料,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