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与中国农学西传

来源:画鸵萌宠网
圆园员9年第4期农业考古圆园员9窑4李约瑟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

与中国农学西传*

刘晓萍

摘要院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袁其传统文化的核心本体是农业文化袁同时农业科学文化研究也是研究中国科技与文化互动关系必不可少之环节遥本文尝试以李约瑟对中国农学发展的关注尧他和多位农学专家对中国农学典籍西向传播的贡献尧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中对中国农书的译介为进路袁梳理中国农业文化与西方的交流及其产生的影响袁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遥

关键词院李约瑟曰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曰中国农业文化曰传播中图分类号院K20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2335渊2019冤04-0202-05

OnJosephNeedham'sBook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andtheDissemination

of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andCulture

LiuXiaoping

culture.Meanwhile,thestudyofagriculturalscienceandcultureisalsoanindispensablelinktothestudyofinteractionbe鄄tweenscienceandtechnologyandcultureinChina.FocusingonJosephNeedham'sstudyonChineseagriculture,thecontri鄄Chinaandthewest,theimpactonthefarmingcultureinwesterncountriesandrediscoverthecontributionsofChinesean鄄cientagriculturalcivilizationtotheprogressofworldcivilization.

Keywords院JosephNeedham;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Chineseagriculturalculture;dissemination

Abstract院Chinaisamajoragriculturalcountry,andthecoreontology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stheagricultural

butionsmadebyhimandsomeotherChineseagriculturalexpertsinthepromotionofChineseagriculturalclassicstothe

west,especiallyhisbook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thispaperaimstoreviewtheexchangeofagriculturebetween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袁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农业袁某种意义上来说袁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之核心本体就是农业文化遥于是袁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介绍与传播以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分析是对中国科技与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之必不可少的环节遥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先生所著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渊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袁又译为叶中国科学技术史曳冤袁自出版以来对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文化交

流影响深远袁而他最初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明产生浓厚兴趣袁即源于对中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关注遥

早在1944年2月袁李约瑟应邀在重庆中华农学会年会上演讲时袁即以ScienceandAgricultureinChinaandtheWest渊叶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与农业曳冤为题做了报告遥他在演讲中提出观点袁认为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对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突出遥除广为人知的

刘晓萍袁女袁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为典籍译介与科学文化传播遥*基金项目院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野基于传播学理论的科技典籍译介研究冶渊SK2018A0138冤遥

202

野种四植大和发制明作冶外技袁术在的农业西传技对术西方方面社会尤其的如此饮食院茶习惯叶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袁养蚕缫丝的技术源于中国并经由野丝绸之路冶传遍世界袁中国较欧洲早几个世纪就发现并使用了生物防治害虫的办法咱1暂此种种袁不一而足遥

遥凡但同时他也观察到一种奇怪的现象院西方农民在使用木犁的时候袁中国已经用铁犁耕地曰可是当西方更新换代为钢犁的时候袁中国农民仍然还在用铁犁遥他不由得困惑不已院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袁何以从技术领跑者退步为跟跑甚至落后者钥于是袁他第一次提出尔后广为人知的野李约瑟难题did冶渊NeedhamThesis冤袁并尝试求解院野notcountriesarisetheseingreatbeginningsofagriculturalscienceWhy问早年了在inChina,the二十年袁方worldone反映的科学钥冶of咱2暂这the出他与次greatest对社会提问比普agricultural遍以为的

1964叶东西中国曳农业一文中和农正学式发发展的热切关注袁并且他认为必须通过对中国的实地考察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所在袁否则关于科学技术史的观点就会处于混乱之中遥

在1943耀1986年间先后八次访华中袁李约瑟曾多次拜访过多所高校的农学院袁并和多位中国农学专家们保持密切交往袁共同致力于中国农学典籍和著作论文的西向传播袁很多重要文献因此得以在剑桥大学东亚科学史图书馆收藏袁甚至由于中国近代历史的混乱不少已是仅存的珍本遥本文尝试以李约瑟对中国农学发展的关注尧多位农学专家对中国农学典籍西向传播的共同努力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中对中国农书的译尧

路袁梳理中国农业文化与西方的交流及其介产为生进的深刻影响袁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遥

一尧李约瑟与中国文化

约瑟夫1995渊冤袁早年窑在尼剑德桥姆大渊Joseph学冈维Needham,尔与凯斯1900学院耀英Gonville国近代生&物Gaius化学College之父尧诺冤攻贝尔习生生理物学化奖学获袁师得从者霍普金斯爵士1861耀1947冤遥受幼渊Sir年家Frederick庭环境和Gowland父母并不Hopkins,融洽的

李约瑟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与中国农学西传

关系影响袁李约瑟一生中无论生活还是研究多数都具有野架桥冶的意义和功能遥他通过研究生物化学与胚胎学之间的关系袁首次在生物化学尧神经生理学与心理学之间架起桥梁袁并因跨学科研究获得剑桥大学科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遥毕业之后李约瑟得以留校并专业从事化学胚胎学研究1931布拉年出版歇誉为经野化典学著胚胎作叶学化冶学之胚胎父冤袁学成曳渊为因这此门被袁学科让于窑的奠基人遥1939年袁他关于生物体被赋予特殊形状和形态过程的著作叶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学曳问世渊哈佛大学评论家声称该书野必将成为自查尔斯窑达尔文以来生物学方面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之一冶冤咱3暂渊P1-18冤李约瑟当选为野英国皇遥家1941科学年院院袁年仅士四十冶遥然一而岁袁命的

运女神并不打算让他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袁为他做出了另外的安排袁从而在他后半生与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结下不博士学位年解之的中国留学生要要要来缘1937袁剑桥大学迎了遥

鲁三桂名珍攻尧读王生应物睐化和学沈诗章袁他们的到来在李约瑟平静的生活中漾起涟漪遥此前李约瑟对中国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知之甚少袁几乎从未与中国有过联系袁但在和中国留学生相处时发现这些看似古旧刻板的学生们对科学的研究并不逊于他遥进一步了解之后袁他对中国古代科学成就感到惊讶袁原来古老的东方有不少科学发现与发明甚至领先于引以为豪的西方咱4暂草曳列遥述如了早414在1406种可年供袁救荒明代食朱用橚的刊野行的生植物的叶救荒生本态特征尧地理分布和处理方法袁并附有精美的植物插图和详细说明遥直到四百年以后袁18世纪欧洲的布雷安特渊CharlesBryant冤才开始注意到野生植物的食用价值曰至于印刷的植物图则也是在1475首次年出现德袁国人比叶救荒康拉本德草渊Conrad曳晚了69冤的年叶咱自5暂然志曳中才与中国留学生的交流激发了他遥

对中国及其科学文化史的兴趣与好奇袁并被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异邦深深吸引袁自此他开始学习汉语尧阅读典籍袁两年后和鲁桂珍联名出版了叶中国人对食物疗法的历史贡献曳一书袁由此开启了他中国文化的皈依之旅袁并为自己取名李约瑟渊借道家始农业考古圆园员9窑4

祖老子李聃之姓冤袁字丹耀袁号胜冗子尧十宿道人遥二尧农学专家与农学典籍的西向传播

人民1943正处年于抗袁适日逢战二争战的期水间深袁火彼热时之的中中国大袁李约瑟地和作为皇家科学院代表以英国驻华科学使团团长身份率一众科学家来华遥这是自明代万历年间渊方1573职业耀1619科学冤家代以来表第团一以次科学由科学交流院院为主士旨率领的来的西华访问袁堪称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史的里程碑遥科学使团肩负着保持中西双方科学界的接触尧给战时中国供应科技物资尧接受科技问题咨询尧资助中国学者赴英考察尧推荐中国学者论文在外刊上发表等一系列使命遥当时李约瑟先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袁继而在重庆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渊当Sino-British时国民政府Science行政院中国国Cooperation防科学Office促进冤袁会得到的资助袁对中国科学施以援手并负责沟通中外科学文化袁确保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和西方同盟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建立联系咱6暂李约瑟后来回忆遥

说袁被派到中国执行这些任务最大的快乐之一袁就是他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和文明袁而不受当时遍布中国的商人尧传教士尧移居中国的官僚和最糟糕的野老中国通冶们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遥科学家完全不同院纯科学本身就是中性的名称袁研究的课题均与国家政治纷争毫不相干遥科学家的身份和使命使得他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下袁直接接触到那些在实验室尧图书馆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咱7暂访华袁李约瑟对中国农业科学遥此次发以展及的后考察来的以多及次和多位中国农学家的接触加深了他对中国农学的了解袁也由此架起了一座中国农学和农业文化西向传播的桥梁南京农业1943年大学袁李约瑟遥

冤和院访长问章了之金汶陵教大学授袁并农在学他院的渊今帮助下得到了一份金大农史研究室正在编纂的叶先农集成叶我国战后曳计农业划大建纲设手计抄稿以及章之汶本人撰写的

是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划大部纲成曳一立书之后遥叶先启农动集的成第曳一项重大工程袁出版之后即送至如今的李约瑟研究所备份收藏咱5暂遥该书在为农学者提供学术资料204

的同时袁还对中国农业遗产进行了系统梳理袁在传播古代农学尧弘扬农业遗产方面亦有不可磨灭之贡献处栗1944遥

源堡年的袁中李约瑟山大学携农其学助院理袁黄与兴时宗任一院行长访的问邓地植仪教授以及水稻学家丁颖尧林学家侯过尧植物学家蒋英等一起对中国古农书和古代农业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探索遥他还和当时任职图书馆尧后来成为徐光启研究专家的梁家勉就古书词语的理解和古代文献的名词提出独到的科学见解袁并对有着渊博的中国古农史知识的年轻学者予以热情鼓励和关怀袁其品德之高尚令人感动遥是年10月袁李约瑟一行又赴当时西迁至遵义的野东方剑桥冶要要要浙江大学访问袁同行的毕丹耀做了题为叶英国战时农业研究曳的演讲袁受到浙大师生的热情欢迎咱6暂遥

明曳有1950关农年史袁章李约瑟节的写就作草目拟录的征叶中国询时的任科学金陵与大学文农史研究组主任的万国鼎先生遥万先生是我国第一部农业科技史系统研究著作要要要叶中国农学史曳的编写者袁堪称农史研究的奠基人袁李约瑟曾多次致信于他袁索取农学史相关资料遥早在20世纪30年代袁万国鼎供职于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部时袁就开始了对农业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遥他从浩如烟海的农业古籍文献资料中搜集了3700多万字的农史资料袁并装订成456册遥1957年袁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被新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纳入麾下建制袁成为国家专门的农业历史研究机构遥研究室同仁们先后奔赴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的图书馆和博物馆袁从散落各地的古籍中收集到1540编曳157多万册字遥至的此资袁料中国袁整农理史成的叶中国相关研究农业史资资料料已续达613还从册全尧4200国各万地字8000之多多袁部可方谓志中汗牛摘充录栋3600遥此外多袁他万们字的农史资料袁分别整理成三大类共680册咱8暂宝贵文献通过万国鼎和李约瑟二位先生的遥努这些力袁传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剑桥大学袁为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农业卷相关资料的收集和中国农史研究的全面开展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1958年6袁李约瑟专程造访了农业遥

遗产研

究室以表谢意袁并与多位专家就中国农业历史尧古代农书和近现代农业科学成果展开讨论和交流袁收获颇丰遥1964年袁李约瑟应邀访华时再次从中国购买了大批中国科技古籍运回英国袁其中农业方面的有叶叶农圃便览曳叶农桑辑要曳叶沈氏农书道耒耜静先生经曳帮等忙30购余买部叶遥农业1966遗产年袁李约瑟研究集信刊件曳和委叶托农胡曳史研究集刊曳袁以及叶齐民要术研究曳叶中国农学书录曳等文献咱5暂遥

渊参今观华1977该南校农业年5月图书大学袁李约瑟和鲁桂珍赴华南农学院馆的冤野会中国见赵古代农业善欢尧梁文家献特勉等藏教室授冶遥袁成立于1955年的特藏室承担着对祖国农业历史

遗产文献有计划尧有步骤地进行广泛收集的历史使命袁从最初的寥寥无几发展到近6万余册袁成为国内同类单位中藏书量最多的袁且有不少珍本尧抄本和稿本袁为国内外科学史家所瞩目遥李约瑟不顾盛暑酷热袁精神矍铄地在特藏室这座古籍宝库中不停地翻阅尧抄录袁在其热情请求下袁农学院外事办公室的负责人选送了部分资料的复制本包括明代宋应星的叶谈天曳叶论气曳等多篇文献袁并且将江西省图书馆仅存的孤本原件全部拍摄成缩微胶片袁寄至海外赠予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咱6暂抛开叶中国的遥

科学与文明曳的实际编纂需要不说袁李约瑟在华期间的这些活动和他与农学专家们的往来反映了他对中国农业科学发展与农业科技文化建设的热切关注遥据李约瑟在信件中自称袁源源不断从中国运回到剑桥大学的堆积如山的这些图书资料和著作论文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袁给编写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遥在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袁至今仍收藏着多位中国农学专家们寄赠的农史论文和著作袁可见其对中国农学界研究成果之重视遥

三尧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对中国农书的译介中国两千余年的社会体系里袁真正在背后起到思想支撑作用的是野以农为本冶的伦理政治观遥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认为袁野仓禀实而知礼节冶袁训诫耕织与孝悌是两个并行的野化民治国冶之道袁成功的农政管理有助于国家向百姓灌输野尊人

李约瑟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与中国农学西传

伦尧重勤耕冶的政治理念袁能够做到以农为本尧美化风俗咱9暂野遥同样袁农学乃国家科学和治国之本袁

文以献农中为袁本这些冶的刻思印想和也发行的一直贯推广穿在农业的书中国历代面典文籍献简称野农书冶遥

农书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社会沟通媒介袁由著作者对各地的农业知识和应用技艺做出总结袁使用农业技艺用语对传统农业的主体内容和使用方式加以描述袁将多年累积的农业科学技术从物质经验转化为知识系统遥在这些流传后世的农书中袁有的是记载县域尧省域和国家不同层级农耕知识的史料袁有的是讲解农耕技艺知识的小册子袁既有官方修订的也有私人编写的遥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袁官修农书等同于官方训令袁其叙事策略通常会被地方社会普遍使用袁各级官员要履行管理职能袁提高各自地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水平袁而广大农民则要遵守官方规定袁掌握农书指导下的农业生产规范和农耕技艺标准咱9暂不管何种形式袁这些农书作为农业科学技遥术当知然识袁的载体袁都对农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袁并在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系列书目的编撰过程中得以被翻译和推介袁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西向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约瑟叶在对中国中国的科学遥

的多与次文明文化考察曳编写计过划程的中制订发现和的李那些令人困惑的野命题冶的深思与求解袁在诸多层面具有耦合性遥这部鸿篇巨制的编撰工作是一个由多国学者们组成的野跨国军团冶完成的袁其中1984年出版的第六卷叶生物与生物技术曳第二分册是农业分册袁撰稿人是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白馥兰(FrancescaBray)教授袁主要讨论农业大田和谷物系统尧农具及技术尧古农书以及农业馥兰对中国古代的多部农书进行了全面而中变化与社会更迭之间的关系咱10暂渊P64要70冤遥该分册详袁白尽

的介绍袁此处试以第64至70页叶农政全书曳为代表论述官修农书中的农政管理思想对农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叶农政遥

全书改农政革技)之术书能冶袁野力的政曳社会冶即名国如其实袁野是一部农业管理运家政动遥作策为尧社会一部经济农书组之织集和大农业考古圆园员9窑4

谊袁他当选为首批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冶遥

李约瑟在宣扬和传播中华科学文明方面的功勋袁厥功甚伟遥同时袁他的书给予亿万中国人以野科学自信冶和

野文化自信冶遥既然我们祖先做出那么

多震撼世界的发明发现袁拥有那么多优秀的科学遗产袁我们现在的努力一定会使祖国的科学再次腾飞袁步入世界先进之列袁为世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遥这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

成者袁该书野70万字的体量是叶齐民要术曳的7倍之多冶袁引用了野不低于299部冶著作袁资料之丰富与经验性之突出袁可以说是史无前例遥白馥兰在农业分册中对该书进行了较全面的译介袁同时她给予作者徐光启以高度褒奖遥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曳中介绍叶农政全书曳相关内容的章节目录如上图所示咱11暂遥

当然袁叶农政全书曳中农政管理意识的体现与

心愿袁也是李约瑟直到临终前一直坚守的信念遥

咱参考文献暂

咱1暂王钱国忠袁主编援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要要要李约瑟研究咱M暂.北京院科学出版社袁2003.

咱2暂范岱年援关于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的讨论咱J暂.渊香港冤二十一世纪袁1997袁(44).

咱3暂LuGwei-Djen.Thefirsthalf-lifeofJosephNeed鄄nologyinChina,ed.HuDaojing,(Shanghai,1982).研究袁1995袁(3).

咱5暂王思明援李约瑟与中国农史学家要要要谨以此文纪念李约瑟先生诞辰110周年咱J暂.中国农史袁2010袁(4冤

咱6暂王钱国忠著援李约瑟传咱M暂.上海院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袁2007.

咱7暂SimonWinchester.李约瑟院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咱M暂.姜诚,蔡庆慧,等译援上海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袁2009.

咱8暂叶依能援著名农史学家万国鼎教授咱J暂.中国科技史料袁1990袁(1).

咱9暂渊英冤白馥兰.跨文化中国农学咱M暂.董晓萍,译援北京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袁2018.

咱10暂FrancescaBray.Agriculture,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vol.VIpt.2.咱M暂.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袁1984.

咱11暂李海军援18世纪以来叶农政全书曳在英语世界译咱12暂施由明援论当代中国野乡村振兴战略冶在中国百年乡村建设思想史上的意义咱J暂.农业考古,2019袁(1).ham咱M暂.Explorationin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鄄

咱4暂潘吉星援李约瑟的生平及其贡献咱J暂.自然科学史

徐光启著书的动机有着直接关联遥明朝末年袁朝政腐败尧边境战乱不断袁如此内忧外患使得这位有着丰富的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经验的农学家明确知道袁野国家必须发展经济遥只有民众富裕了袁人民才能强大并忠于自己的国家冶遥因此袁他在个人已有研究基础上袁结合前人经验撰写了一部综合性农书袁野既可为农业技术提供实践指导袁又能解决人口分布不均尧生产力低下尧灾荒危机的问题袁提出屯田并修建水利工程尧鼓励种植经济作物以提高收入应对荒政等对策遥时至今日袁书中记述的农村发展策略仍然契合当今政府的宏观农业管理政策袁对于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袁仍然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遥

1990年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耄耋之

年的李约瑟野人民友好使者冶的荣誉称号袁正如他将人类引向光明袁引向幸福冶咱6暂遥1993年袁鉴于他本人所言袁野愿作铺路小石袁默默无闻袁让人践踏袁

四尧结语

等社会经济问题冶咱11暂遥文中袁徐光启针对当时存在

介与传播简论咱J暂.燕山大学学报袁2017袁(6).

长期致力于推进中英文化友好交流袁对中国科学史做出的卓越贡献袁以及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

责任编辑院陈青松

2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