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旅游新业态,每次面临重大灾难发生会孕育出新的变化,或促进商业模式迭代升级。通过旅游业界的积极探索与共同努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催生了旅游新业态和服务新模式:实名制登记、线下客流锐减等倒逼景区智慧化管理;云旅游、跨界卖货成为旅游企业抢滩的“新大陆”;“无接触服务”带火智能无人酒店……推动旅游行业转变模式重新获客。
被疫情压抑的旅游需求或将逐步释放
旅游行业属于外部因素敏感性行业,经常暴露于多种风险之下,但也是极具复原力和生命力的行业。有专家表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较成熟产业发展阶段,具有较好的内生增长动力。待疫情结束后,随着国民消费需求增大,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将逐步释放,旅游业将迎来增长。
疫情或加速新型旅游产业格局形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持续增长的大众旅游需求没有改变,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不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疫情面前,我国旅游业行业迅速反应,及时调整服务手段,也为后疫情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开辟出发展新方向、新机遇。
目前我国疫情正逐步向好发展,但复工复产带来的聚集性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受各地区疫情防控措施影响,道路交通仍会阻碍民众出行。在短期内,近郊游、自驾游等旅游方式将会受到游客青睐。
从长远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唤醒了民众的生命和养生意识,民众想获得自由、健康、舒适等体验的呼声上涨。低密度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康养类旅游产品的关注度将大幅提升,或成为旅游行业发展新方向。疫情期间,针
对线下旅游市场萎缩,不少旅游景区及文博机构推出“云”模式游览,丰富线上文旅产品创新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健康码、远程医疗、在线办公等数据工具广泛应用。从政府决策部署到企业复工,数字“基础设置”功能凸显。
当前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即,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消费模式有望带动经济实现高速增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数据科技正全面融入旅游产业并发挥重要作用。
“云旅游”“5G 旅游”“大数据+旅游”等数字化应用模式将为旅游产业发展释放新动能。当疫情结束后,民众的出游需求将逐步释放,机场、火车站、旅游景区等地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户外游、国内游将成为出游的主流。对此,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应把握好机遇,针对游客出行特点,积极做好分析研判,在产品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做足功课,吸引客流。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发布的《15项发现和待启动的旅行:国人疫情后旅游意愿调查报告》显示,选择在5月旅游的比例为16%,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或出现旅游小高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