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就是高支模施工技术,该技术不仅让工程顺利开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一些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技术优势并未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必须在高支模技术应用上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应用,发挥技术作用及优势,促进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相关施工工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高支模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施工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所以在高支模施工中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并将各项施工工艺要点落实,开展好有效的施工管理。本文简要介绍高支模施工技术,并分析其具体应用和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为建筑工程中该技术的科学运用提供参考。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内涵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点就是高支模,它比较适用于某些大体积建筑工程建设。结合高支模施工系统优化相关技术内容,构建混凝土塑形机制,最终硬化,这样可以形成预期设计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内容,优化支撑系统,建立承载模板与混凝土重量机制,在优化高支模施工方面表现出色。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具有极高危险性的,这主要是因为高支模施工规模大,还包括高空作业项目。所以,高支模施工已经成为高危险性分部分项工程。依照相关规定,施工企业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展开分析,大体来讲需要把握4点施工技
术要点:①需要在支撑结构上构建>8m的搭建结构;②确保支撑结构在搭建过程中的跨度>18m;③确保施工总荷载≥15kN/m2;④确保集中线荷载≥20kN/m2。结合上述4点可知,高支模施工应该归类为一般规模以上且危险性极高的工程施工项目,其需要在施工前做好专项方案确定工作。
2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2.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准备工作可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优选设计方案。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就是设计方案,其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作用,工程施工的前期应全面评估并合理选取设计方案,为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评估设计方案的环节,不仅要在安全性及质量规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同时也应检查方案设计是否契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借此保障方案设计与各方面规定相符。第二,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以所选设计方案为依据,购置并准备材料,这一过程应以设计方案为依据保障所采购材料的充足性和质量,为建材与建筑工程所需规模、质量标准相符提供保障,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高支模技术作用。
2.2安装高支模支架
在高支模工程安装施工活动推进阶段,工人要依照设计图纸校准梁线的具体位置,确保后期水平控制线布置效果符合设计要求,提升高支模核心判断的精准性、科学性。搭设高支模模板环节中,应规范的铺筑钢管作为基础,组装模板,而后架设龙骨架。在上层模板与搭设支架过程中,应把荷载能力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借此方式提升整个架构的稳定性。为了能使模板安装质量得到更大保障,在安装与整治环节中应指派专人做好故障问题的排查工作,规避发生漏浆、接缝异常等问题。砼浇筑环节中,应全面做好清洁工作,确保模板中没有积水与杂物滞留。
2.3混凝土浇筑
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采用优质水泥,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全面优化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确保施工过程顺利开展。就具体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而言,需要首先从梁柱的中心位置进行水泥浇灌,这样对提高混凝土浇筑整体工程质量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要保证在施工中水泥混合均匀且平行推进,最终确定混凝土内部浇筑均匀即可。
2.4高支模拆除方面
由于高支模拆除工作难度较大,所以必须要对此技术方面和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在进行拆除作业时,施工人员要确认拆除时间。而且在拆除时,不仅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也需要对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确保各方面都满足拆除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好拆除时间,使其具有严谨性、合理性。另外,高支模支架拆除的正确顺序也需要重点注意。在进行拆除工作之前,要对施工工具进行异物清理工作,将警示指标摆放在合理的位置,能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在以上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可以开始进行高支模主件拆除工作,并且要对拆除后的材料进行合理处理。整理并检测模板等材料,将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堆放好,运送至垃圾场,对能进行二次利用的材料进行登记和归类工作。
3促进高支模技术有效施工的建议 3.1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就是监管,但值得注意的是,因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其标准及要求方面也会有差异,所以监管工作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时,监管工作强度应以投资方的需求为依据,通过科学的优化和调整,确保最大化发挥监管效能;与此同时,为有效提高监管水平,应安排专业监管人员承担此项工作,并结合不同项目制定监管奖惩条例。
3.2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
材料的应用情况是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应指派专人进行高支模施工材料的购置工作,结合项目施工实况,编制相配套的采购购置制度,确保采购员能科学分析、调查材料市场,加大材料供应商资质、生产能力及口碑
的考察力度,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和部分材料生产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仅能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还能减少工程成本。其次,应用高支模材料环节中,要严格检测其力学性能,确保建材质量设计要求相吻合。最后,也要综合分析高支模施工材料市场价格和政策等因素,合理控制材料价格,以防由于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而导致建设成本增高,确保高支模施工时能创造出良好效益。
3.3提高施工水平
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指施工技术人员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具体工程项目的执行流程,对个人的施工技术操作方法规范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同步保障。这不仅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从自身处出发,找到科学的技术提升方法,并通过与其他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自身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本着不断创新和学习的原则,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建设背景,实现施工技术应用方式和设备操作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高支模是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重要的技术类型,其在优化项目建设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故而一定要科学应用该项技术,引领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故而,建筑施工方应全面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等方面提升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设计目标顺利达成,创造更多的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鑫,杨镇,付正权.建设工程高支模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7):195–196.
[2]张戈.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J].砖瓦世界,2020,16(18):111-112.
[3]朱纪泽.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7):239-240.
[4]崔韶云.试论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砖瓦世界,2020,22(18):94-95.
[5]霍绥成,冯斌龙.建筑工程超高支模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9(21):3111-3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