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10期 哈尔滨学院学报 Vo1.34 No.10 2013年lO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0ct.20l3 [文章编号】1004--5856(2013)10—0028—0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利弊 因素分析及前景展望 王 媛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1131)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之一,政府的推动、油价成本的上升、产业 竞争与合作等有利因素加速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完善 等不利因素。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3.10.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水平 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 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社会化的进程迈进了跨 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政策扶持坚定了新能 越式的蓬勃发展时期。未来十年,我国汽车保 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信心,国内汽车企业纷纷 有量还将会持续增加,同时也将会面临道路交 投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到目前为止,工 通、能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多方制约。为缓解消 业和信息化部车辆产品公告内,新能源汽车生 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响应国 产企业已经达到6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 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增加新能源汽车保有 达到240多个。 量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策略。 2.油价上涨,使用成本增加 一、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 中国政府对燃油价格实行管制,具有绝对 分析 控制权,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看我国油价处于较 低区间,但我国无论是从石油进口依存度上,还 (一)有利因素分析 是从人均石油资源上看,都不是一个有资格过 1.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度消耗石油资源的国家,所以燃油价格必将是 我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不遗余力, 一个持续上涨的过程。随着油价的上涨,传统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 汽车日常使用成本会持续上升,这就给新能源 2020年)》(简称《规划》)草案中明确指出,到 汽车带来了更多的推广发展机会。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 3.产业竞争与合作,与跨国集团合作降低 球第一,未来十年中央财政拿出超过1 000亿 技术和市场风险 元的资金,用于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重 发展。在针对消费者方面,购买节能汽车可获 要组成部分,所有汽车跨国集团在中国都有独 每辆3 000元的定额补贴,而购买插电式混合 资、合资的分支机构,也都在从事着新能源汽车 [收稿日期]2013—05—28 [基金项目]2011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1ISK592。 【作者简介]王 媛(1981一),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第l0期 王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利弊因素分析及前景展望 29 市场推动工作。而中国本土汽车厂商为化解技 术和市场风险,纷纷与国际巨头合作。如比亚 迪与奔驰成立50:5O股比的合资公司,投资6 亿人民币,2013年投产首款电动车。奇瑞汽车 与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宣布,将在国内部分城市联手进行纯电动 汽车的示范运营,同时将共同探讨并切实推动 奇瑞新能源汽车的海外销售。 (二)不利因素分析 1.技术方面仍然不成熟 由于我国在传统内燃机汽车开发方面水平 较落后,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 水平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 在技术上仍受到明显制约。新能源汽车研制所 需的部分关键技术、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 尚未真正掌握。在关键的电池、电机和控制系 统,我国企业技术水平与产品成熟度,与外国企 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可以在国内市场上量产的只有非插电 式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丰田普锐斯为代表, 其他在节能方面更为出色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 纯电动汽车都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尤其 是在续航里程上,目前大多在200千米以内,加 上天气、路面等状况不同,可能还要更差,这与 传统汽车在功能上差距较大。 2.售价和维护成本偏高 丰田普锐斯1.5L售价在25万元左右,比 同类型传统汽车贵三分之一以上,这对于中国 普通消费者来说仍然是偏高的,而插电式混合 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成本较高,售价偏 高,再加上电池几年需要更换一次,维护成本也 较高。 3.配套设施远未完善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消费 者不买账的原因还在于充电十分不方便,与全 国遍地的加油站相比,充电站的建设才刚刚起 步。即便大城市可能会先建成充电网络,但距 离与加油站一样覆盖全国城乡还需要很长的时 间,这就限制了消费者行动的自由。 4.仍然难以摆脱资源危机 电动汽车需要使用电,但电在中国的主要 来源是煤炭,仍然属于“化石”燃料,国家尽管 在风能、太阳能、核能方面也在大力发展,但成 为主流还需要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制造电池需 要的锂、制造电机需要的稀土等,如大规模使 用,也会很快出现资源危机问题。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一)我国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迫切愿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汽车销量最大的国 家。一方面中国成为石油消耗大国,汽车行业 的发展仍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因素,另 一方面中国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可以 说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最为迫切。目前 中国政府在经济中仍然扮演着主导角色,新能 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政策的方向,而技术的不确定性将变为能否按 照政策期望的方向和速度进行配合。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规 ̄}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新能源汽车 保有量达到500万辆,而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 表的节能汽车产销量达300万辆,我国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规划》 提出目标的实现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 到2015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 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初步实现产业化,市场保有量超过 5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第二阶段,从2015—2020年,我国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 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充电站网络支撑纯 电动汽车实现城际间和区域化运行。燃料电池 技术与国际同步发展。 《规划》中提出了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 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注重传统汽车技术水平的 提升,大力发展节能汽车。并持续跟踪研究燃 料电池汽车技术,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预测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充电站来支 持。充电的时间、费用、方式、覆盖程度都会直 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选择。目前国家电网、南方 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主要能源企业都提 出了建设充电站的计划。2010年国家电网计 划在全国27个城市建立75座充电站和6 209 个充电桩,目前基本按照计划进行,南方电网计 划在深圳建设8O座充电站,目前稍落后于进 度。毋庸置疑,国家电网在这一领域具有绝对 的优势和垄断力量,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提 出了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基本商业模 30 哈尔滨学院学报 式为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 该模式将解决充电时间长、电池成本一次性投 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方面,由于 充电站的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消费者需要引 导,在可预见的三到五年内,也难以出现快速增 入较大等问题。如果该种运行模式能够与主要 整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达成共识,并在较短的 时间内覆盖中国主要城市,必将会促进电动汽 车的跨越式发展。 基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加上国家 长。但在政府具有很大控制力的采购领域,此 类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比如各种专有车辆和 公务用车,“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 电网等能源企业的配合,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 展将决定性的影响世界电动汽车市场格局。在 2020年,中国汽车的年销售量将可能超过3 000 万辆,以此基数测算5~15%的份额将是150— 450万辆的年销售量,而由于中国政府通过政 策对能源企业和消费者有更强的影响力,15% 可能还不是最乐观的数字。假设出现这种情 境,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电网企业利用五年 左右的时间铺设了覆盖主要城区的充电站,在 限制燃油机动车上牌的同时,放开对纯电动汽 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也是《规划》的政策导向。所以,预计三到 五年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主要来自于政府具 有采购控制力的领域,而在2015年之后,如充 电站在主要城市完成布局,相关政策也进一步 明朗,可能会迎来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拥抱,呈 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基于目前政府规划的决心,国际环保方面的 压力,以及我国石油消耗、依赖等方面的条件判 断,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的可能性超过70%。 [参 考 文 献] [1]洪永福.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及湖北如何 做强[J].湖北汽车,2008,(2). 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牌照限制,并给予优 惠补贴,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的年销量可能超 过500万辆。 [2]任志新.低碳经济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J].价格 理论与实践,2010,(4). 三、小结 由于我国政府主导规划思想是希望跨越式 [3]叶盛基.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展望 [EB/OL].http://wenku. baidu. corn/view/ le690d65caaedd3383c4d3f2.htm1. 发展,以当前丰田普锐斯为代表的油电混合动 力机车虽然最具有规模化、产业化优势,但在发 展速度和市场前景上必然会受到制约,同时在 政府对油价具有绝对控制力的情况下,燃油价 格出现超过预期的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较小, 所以轻混、重混类型的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的市场发展将是平稳的,不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4]余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势在必行[J].安全与健 康,2009,(6). [5]中国纯电动汽车行业“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 五”发展规划深度分析报告[EB/OL].http://www. chyxx.con1. [6]宋真玉.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轻型 汽车技术,2012,(5). 责任编辑:谷晓红 Pros and Cons of China’S New—energy Automobile Development WANG Yuan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Hefei 231 131,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ew-energy automobile is one of economic policy.The posi- tive factors,such as the government’s promotion,cost rise in petrol price,industrial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put forwar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energy automobile.Meanwhile the technology is not mature enough and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are not adequate enough.How— ever,under the pressur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development of new。energy automobile is an inevit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new—energy automobile;sustainable quantity;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