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1.剪染纸
教学目标:
1。认知: 掌握染纸的表现规律和方法,了解染纸其特有的美感.(情感) 2.操作: 在宣纸上运用染料及其他辅助工具来表现染纸生活。染纸的教学设计 3创造:创作一幅色富有情趣的染纸作品。(情感)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自行摸索染纸的方法.
2.难点:在染纸创作中学会运用折、点染、浸染等手法.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1.学生:毛笔、染料、宣纸、调色盘、水杯等。
2.教师:番茄拼盘一份,染纸作品、情景图片几幅、剪刀、白纸等。 教学过程
课前:剪洞游戏
(教师折纸、剪洞,学生猜一剪刀能剪几个洞.)一剪一洞、一剪两洞、一剪三洞、一剪三个半洞,渗透不同的折纸方法与画面的效果的联系。 课上:
一、导入,引导质疑(7) 1.(师生问好。)
2。(师出示一盘番茄拼盘,)刚才同学们的表现不错,老师奖给大家一盘番茄拼盘,大家喜欢吗?为什么?(师板书:色彩 点线面 )
3.这么诱人的拼盘大家想尝尝吗?可是不够怎么办呢?老师有个办法——画饼充饥。看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圆圆的盘子,不过呢是纸做的,请同学们尝试着用桌上的宣纸盘子、染料及其它工具来表现番茄拼盘的色彩和造型。 4。 (学生动手尝试。拼盘展示,介绍做法:)
a。 (折后再着色。你是怎么折的,演示折法染纸。你们有没有其它折法?怎么折?各人拿桌上的小块宣纸折一折,再着色。交流尝试结果。) b. (学生离位交流其它经验。)
[染料加水后染、染后加水、夹后染、扎后染……] 二、自悟探究,初步认识染纸(11)
1。同学们,刚才我们所接触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染纸》(板书课题.)染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欣赏染纸作品,师解说.) 2.(教师给以上的作品起名:选择其中一幅,起三个不同名字.学生尝试。)
3.色香味俱全的蔬果拼盘能引起我们的食欲,更能激起我们表现的欲望,其实在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情景能撞击出我们创作的灵感。(欣赏图片)色彩艳丽的花草,形状别致的花蕊,色调统一的风景,点线面造型的建筑。
4。你能从生活中也找出几幅吗?(师生交流。)
5。除了这些情景,我们还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情绪自由的宣泄在作品上
三、创作染纸作品(17)
1.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创作一幅染纸作品,并给她起上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轻音乐,学生创作。) 2。(师巡视反馈信息,个别引导。) 讲评
1。看到同学们的笑脸就老师就知道你们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说她的名字和你认为作品中最满意的地方(作品贴上黑板。)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四、质疑再探:(3)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拓展(2)
同学们的作品真的很美,可就这样展示在大家面前未免显得有些寒碜。农产品加工
后能卖个好价钱,想想办法,把我们的作品也来个精加工,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师生交流)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课后如果有时间请完成你的想法。
2。制作拉线玩具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对纸工的制作兴趣. 2、 学习制作和创作拉线玩具。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物体变动的道理,向学生讲明要使物体变动,钻孔、穿线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类型的拉线玩具若干。
学生:白卡纸三张,大头针一枚,水彩笔、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
一、表演示范,引导质疑:(6)
大家看,老师手中的是什么?一张圆形的卡片,如果我拉一下这根线,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教师演示)怎么会出现一个小狮子呢?你想不想知道? 二、自学课文,自我探究(5)
读读课文,批划要点. 三、解疑合探:
(一)请学生讲解会变动的原理。(4) (二)讲解示范制作要点:(18)
1、 在一张白卡纸上话好小动物的外形,用剪刀把它剪下来。 2、 将另外两张纸上画出大于小动物的圆形,其中一个是半圆. 3、 将两个原形重叠,按照书上的样子作成纸袋,并穿好孔。
4、 在小动物的中下部固定一根线。固定的方法可以是:用双面胶把线粘在小动物的背面.
5、 将小动物放入袋中,线从小孔中穿出。 四、质疑再探:(3)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拓展应用,作业 展评:(4)
玩一玩,谁的拉线玩具做的好?表扬做的认真仔细的作业 。帮助不成功的作品找到失败的原因。
3。有趣的动画制作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 2、 学习制作“小鸟飞翔”动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制作动画的道理,学习制作“小鸟飞翔”动 画的基本材料和原理。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课前准备:
学生:32厘米长、10厘米宽彩色卡纸1张、圆筷子1根、铅笔、水彩笔、双面胶、胶水、尺子、剪刀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5) 1. 师问:“同学们、大家一定很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鸟飞翔”动画。上堂课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完成?”。(上堂老师要求,上本次课时每位学生带齐制作“小鸟飞翔\"动画的材料) 2. 生:(大部分的同学材料都齐了,有小部分同学可能忘带一两样东西) 3、那么怎样来制作制作“小鸟飞翔”动画呢? 二、自探(6)
读懂课文,批划出要点:
怎样来制作“小鸟飞翔\"动画呢?
三、解疑合探制作“小鸟飞翔\"动画.(11)
(师:“好,即然材料都差不多有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做“小鸟飞翔”动画吧!”) 1. 学生分小组合作,要求每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只太阳能风车的制作 2. 最快的小组好做得最好的小组总结经验 3. 教师引导,(点出做“小鸟飞翔”动画的几个要点:A将卡纸折成8等分.B在卡纸上画出4只连续飞翔的小鸟.C在等分线处像折扇一样折出折痕。 D用双面胶将卡纸粘成“十字”型动画板(卡纸的两端不粘)E用双面胶把筷子和动画版粘在一起,再把卡纸的两端粘好即可。F快速搓动筷子,使动画版快速旋转起来,你就可以看到小鸟在展翅飞翔了。 三、各小组展示“小鸟飞翔”动画(8)
1. 在阳光下每组两位同学展示 , 其余同学按照刚讲的要点和自已组总结的经验再做一“小鸟飞翔”动画。
2.制作动画比赛,看哪个组制作的“小鸟飞翔”动画好看,逼真。(教师帮助个别较弱的组,巡视)
3. 教师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鼓励 . 4. 学生技术交流。
四、回收制作的动画,质疑再探(5)
1. 教师口令学生小组合作回收“小鸟飞翔”动画。 2. 制作经验全班大交流 ,动画形成的原因? 3. 学生收拾材料下课 . 五、拓展活动:(5)
发挥创意,设计制作一件你喜欢的动画作品。比一比,看谁的制作的动画效果最好。
四、设计制作公益广告牌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公益广告的制作兴趣。 2、 学习制作和创作公益广告。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创作公益广告的道理,学习制作和创作公益广告。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类型的公益广告词。
学生:白卡纸三张,大头针一枚,水彩笔、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
一、 表演示范,引导质疑:(4) 1、 出示公益广告词,读一读:
(1、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2、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3、投注热情,好运来临
(4、比献出的血更宝贵的是你的真情. (5、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6、献血的你,灵魂如虹;你献的血,生命涌动。 (7、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 (8、你帮,我帮,大家帮;同一首歌,大家唱. (9、我说,你说,大家说,普通话是我们共同的歌. (10、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2、你知道这些都是有关什么的吗? 二、自探(6)
读懂课文,批划出要点:
1、 广告语有什么特点? 2、 制作广告牌分为哪几步? 三、合作探究(5)
1、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
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2、设计公益广告词
四、学习制作工艺广告牌(11)
1、依据公益广告词的版面,用硬纸做底板 2、用白纸画出广告图,粘贴在底板上 3、对广告牌进行装饰。
五、动手制作,比一比谁的好(9) 六、质疑再探;(5)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5. 制作风筝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休闲体育中来,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观。 2、初步学会风筝的基本制作,激发学生自创风筝、改造风筝的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的精神 教学重点:设计简单的风筝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5) 1. 师问:“同学们,上堂体育课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完成?”。(上堂老师要求,上本次课时每位学生带齐做风筝的材料)
2. 生:(大部分的同学材料都齐了,有小部分同学可能忘带一两样东西) 3、那么怎样来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呢? 二、自探(6)
读懂课文,批划出要点:
怎样来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呢? 三、解疑合探制作风筝 (11) (师:“好,即然材料都差不多有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做风筝吧!”) 1. 学生分小组合作,要求每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只风筝的制作 2. 最快的小组好做得最好的小组总结经验
3. 教师引导,(点出做风筝的几个要点:A选择合适的材料;B总体要轻;C要均匀,保持风筝的平衡;D捆线要扎紧,分清长短) 三、放飞风筝(8)
1. 每组两位同学放飞风筝 其余三按照刚讲的要点和自已组总结的经验再做一只风筝。 2. 风筝比高(教师帮助个别较弱的组,巡视)
3. 教师评出第一次放飞的一、二、三等奖,给予鼓励 4. 第二只风筝放飞(五名同学一起放飞) 5. 学生技术交流
6. 风筝比高比稳(教师巡视,鼓励)
四、回收风筝 ,质疑再探(5)
1. 教师口令学生小组合作回收风筝 2. 放飞经验全班大交流
3. 大家谈谈风筝还有什么用处?
4. 讨论交流:风筝可以进行改装吗,你想怎么改?(教师准备小黑板,说明风筝还有多种的用处及改装举例运动风筝) 5. 教师讲解风筝的存在要点 6. 学生收拾材料下课 五、课后思考:(5)
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空呢?
六、绿色上网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合理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合理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道理,学习正确上网。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
一、引导质疑:(7)
1、简介互联网: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任何人,无论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他(她)都可以参加,互联网永远不会关闭.而且,无论你是谁,你永远是受欢迎的。你不会由于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被排挤在外.在当今的世界里,唯一没有国界、没有歧视、没有政治的生活圈属于互联网。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全世界任何人,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互相传送经验与知识,发表意见和见解。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许会像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一样,互联网将会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你还知道利用互联网能做些什么呢? 怎样上网呢? 二、自探(6)
读懂课文,批划出要点: 怎样上网呢?
三、合作探究,学上互联网(15) 1、双击桌面上的IE图标。
2、输入网址,登录网站。点击喜欢的内容,浏览信息。 三、拓展运用,绿色上网(6) 1、什么是绿色上网?讨论
2、判断下列做法对吗?为什么? (1、查找学习资料 (2、收发电子邮件
(3、玩游戏 (4、上网聊天
(5、浏览不健康文摘 四、质疑再探(4)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外延伸(2)
1、想一想,怎样正确运用互联网,做到绿色上网? 2、向家人和朋友宣传绿色上网知识。
7.饲养金鱼
教学目标
1、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的方法。
2、感知颜色之间的差异,尝试使用接色的方法,表现色彩的渐变。 教学准备
养在水缸中的各种金鱼数条。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自探(12) 1、边画画,边出谜语。
(1) 教师先画两个大圆圈,中间夹着一条小弧线.教师:猜猜是什么?
(2) 教师接着画一平一弯两条线.教师:平平平,弯弯弯,哪条是背,哪条是肚子,为什么后面有开着一扇小门呢?
(3) 教师:大大腰身胖肚皮,身穿一条薄纱裙,游来游去做游戏,这是什么?
2、请仔细观察水缸中的各种金鱼,讨论:金鱼有哪些颜色?是不是所有金鱼都是金色的?猜猜为什么人们会给它们起名叫金鱼?
3、教师小结。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同学们共同来研究小动物的饲养问题,让我们先看大屏幕,这里是美妙的海底世界,请大家认真观察和思考你都知道些什么? 问题预设:
饲养金鱼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养金鱼要注意些什么? 4.自读批划答案. 二、解疑合探(20)
(一)合探问题一:饲养金鱼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1、生:鱼缸是必不可少的。 师:选择鱼缸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要选好鱼缸,鱼缸的大小要由鱼的多少而定,还要是透明的,便于观察. 2、师:要选择什么样的鱼苗? 生:主要是看鱼苗的生长状况。。凡体质健壮的鱼苗,背部、尾部的肌肉肥厚,鳞片完整,鳍条无损,体表光滑,无伤、无寄生虫,且同种、同龄的鱼苗,大小均匀,体重基本目同. 生:我还知道,将鱼苗舀在瓷盘中,若游动活泼,鱼体清洁,口吹水面时,能逆水游动,倒掉水后,能在盘底激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圈状,则体质强壮。
3、鱼食呢?
生:在我们日常喂养时候鱼尽量准备多样性的食谱。有植物性饲料、面包虫等昆虫(昆虫类食物本身是素食者,可以补充鱼所必须的部分维生素)。
生:饵料以活鱼虫最为理想,水质不容易坏,喂干鱼虫、人工合成颗粒饲料也可以。现在市场上有活鱼虫出售,不过要天天购买也很麻烦.对市场上卖的干鱼虫,要选比较新鲜的颗粒松散的喂鱼,不要买陈旧发霉的干鱼虫来喂养。人工颗粒饲料以用营养成分齐全的全价饲料为好,市场上有卖。
(二)合探问题二:怎样饲养金鱼? 1、怎样投食物?
生:给食时要给两种,一种是浮在水上的,一种是沉在水底的。
生:为了保持水质清纯,投饵量要严格定时定量,通常每日投饵1次至2次为宜,每次投饵量以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饵料不要喂得太多。喂多了其害处有二:一是鱼吃饱了,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金鱼缺氧窒息而死亡;二是饵料剩下,容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变坏,也会造成缺氧。其实金鱼是比较耐饿的,一两周不喂,也不会发生问题. 2、怎样换水?
生:养金鱼保持水质清纯至关重要,要经常用乳胶管吸除积渣,把水族箱底部的粪便、残饵连同混浊水吸干净,然后徐徐地补进已放置一天的新水。
生:对进备用的新水,否则金鱼会闷死.如果发现鱼因缺氧而濒于闷死发生休克时,应立即进行人工抢救,方法是:用手轻握鱼体,先用口对着鱼口猛吹两下,再放人备用的新水内,用手对着鱼口轻轻拨水约五分钟左右,一般可将鱼救活. 三、质疑再探(6)
1、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预设: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鱼呢? 2、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观察了金鱼,也制定了饲养计划,研讨的如此激烈,也解决了一些问题。请各组带好这些金鱼,并围绕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饲养中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都要记录下来,两个月后我们还要在这里进行展示和交流好吗! 四、课外延伸(2) 怎样美化鱼缸?
八、十字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
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材料:绣针、彩色绣线、绣布、剪刀、图纸、水笔.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4)
今天我们来学习十字绣(板书:十字绣),看到这几个字,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十字绣需要哪些材料吗?十字绣有哪些特点?怎样绣?
二、自学课本,解决问题(7) 三、解疑合探(10) (一)小组交流 (二)介绍十字绣
十字绣,是绣线直接在织物上进行刺绣。花纹醒目有立体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非常别致的装饰形式。 (三)介绍材料及工具
十字绣所用的主要材料是各种图案的绣布;十字绣所用的主要工具时剪刀、绣针 (四)讲授十字绣基本针法
1、起针:把丝带头剪成三角形或直接喘过,然后把针扎入带尾。 2、全针绣法
先由网眼1穿上来,再由网眼2穿下去,再由网眼3穿上来,再由网眼4穿下去,再网眼5穿上来,再由网眼2下去,再由网眼3上来,再由网眼6下去,以次类推。 学生观察,然后自己动手制作.
3、回针绣法(边线)
第一针由网眼1上来,再由网眼2下去;第二针则由网眼3上来,再由网眼2下去,再由网眼4上来回到网眼3,除了第一针,其余每一针都是以回针的方式回到原穿上来的网眼中。回针一般用于绣过线、轮廓和字母。 师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 四、动手实践(8) 试一试:
请用刚才学的方法,选择你喜欢的图案创作.比一比,谁的针脚匀称,美观. 生:小组合作操作。(材料、工具、技能等资源共享)(师巡视作个别辅导) 五、欣赏评价(4) 1、 评一评
师: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评价(自评——组评) 2、 露一露
师:请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同学。(说一句简短的广告语) 六、质疑再探(5)
针对这节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 七:拓展(2)
回家自行设计一张图,下次我们用十字绣来完成自己设计的东西。
9。救护小常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亲身经历获取“救护小常识”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的、常用的救护知识。 2、 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救护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了解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导设疑(5)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一张老师非常崇拜的名人图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姚明图片)你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姚明!图片上的姚明怎么了?图片上的姚明失去了往日在球场上的风采,你们能帮帮他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帮姚明点药水、贴创可贴等方法)
2、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比如,我们在走路或跑步时,不小心跌倒磕破膝盖,削东西划伤手指,运动时扭到脚等.面对这些突发的意外伤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一些救护小常识,就会帮助自己或他人很快脱离危险,转危为安。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些救护知识. 3、板书课题:救护小常识
4、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什么是“常识”?生活中有哪些自救小方法? 二、自主探究(11)
我们看看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 (学生看书,勾画重点) 三、合作探究(13)
1、出血的包扎
师: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像手指划伤、磕破膝盖等意外事故?当时你或你的家人、周围的人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可能会说各种情况及当时的处理情况。说的过程中,请学生表演)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说的大家所遇到的意外,总的来说有三种情况:1、轻微的擦伤、划伤,这样的伤,只要挤出一点血,排除伤口中的灰尘或细菌,然后用清水清洗,再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干伤口周围的水分,最后贴上创可贴就行了。2、伤口持续流血,这时要压住伤口及伤口附近,等伤口血液基本凝固以后,再用湿纸巾或酒精清洗伤口周围,并用纱布进行包扎,并到附近的医院询问医生,需不需要打破伤风针。3、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外伤,伤口有大量的血液流出,要立即按住伤口的上方,并送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师: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伤口,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学到的,你又认为合适的方法,再帮姚明处理一次伤口。
学生表演。 2、 扭伤
我们刚才帮姚明处理了脸上的擦伤,让我们再到赛场上看看,看还有没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出示扭伤脚图片)
师:这名运动员怎么了?我们该怎样帮帮他? (学生可能会说:擦消肿止痛酊、正红花油等) 师:除了这些,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看书,勾画重点) 出示练习题,学生试做。 3、流鼻血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擦伤、划伤、扭伤等意外,有时还会遇到流鼻血的情况!你经历过或看到过吗?当时,你或你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
学生试说.
师:当人流鼻血时,我们怎样做才比较好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制止流鼻血的方法. 学生读读、说说。
四、交流收获,质疑再探(5)
1、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2、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积累拓展,强化自我保护意识(6)
1、介绍救护小常识
(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2)伤口要及时处理;
(3)在工地受伤要及时去医院; (4)烫伤后要用冷水冲洗、降温;
(5)流血要马上包扎(因为人的血量有限);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宣传救护知识。
3、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通过上网、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4、办一期《自我保护》宣传板报。 5、与家长共同编写《自我保护》诗歌。
10、学煮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煮粥的技法与窍门.
2。使学生了解煮粥的营养,并爱吃吃粥.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煮粥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4)
今天我们来学习板书:10.学煮粥,看到这几个字,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粥有哪些营养?煮粥需要哪些材料吗?怎样炒?应注意些什么?
二、自学课本,解决问题(7) 三、解疑合探(15) (一)小组交流
(二)介绍粥的营养价值
粥,河南人俗称“稀饭\它常用大米或小米做成主料,再添加些豆,山药,胡萝卜,大枣,莲子,百合等辅料,加以文火熬制成,它开胃,又有一定的保健养生作用。
(三)交流几种煮粥的方法 1、小米绿豆煮粥的方法
原料:小米100克,绿豆20克
做法:(1)将小米,绿豆中的杂质捡出,洗净。
(2)在锅里加入1000克水,放入绿豆,大火约10分钟,再放日小米。 (3)开锅后改小火煮至汤汁稠浓,绿豆开花即可。 2、莲子百合粥
原料:糯米100克,莲子20克,百合30克,红枣6玫。 做法:(1)将糯米、红枣的杂质捡,洗净。
(2)将莲子,百合用凉水冲洗干净。
(3)在锅内加入1000克水,放入糯米,大火煮约15分钟后放入莲子、百合,
红枣。
(4)熬制中不时用汤勺轻轻的搅动,以免糊锅。 (四)、交流总结
在煮粥时应注意要加入适量的水,开锅后改为小火煮成粘稠状,煮制中用饭勺
勤搅拌,以免糊锅,选材要适当,不要选入反作用的食物,以免对人体不健康。 四、质疑再探
针对这节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拓展应用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在小米绿豆粥的原料中加入什么就成了八宝粥?(学生观察、探究、实践) 六、探究实践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几种粥,你吃过几种粥?想办法了解其煮制过程,并尝试做一种,供大家尝一尝。
十一、炒青菜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炒青菜的技法与窍门。 2. 使学生了解青菜的营养,并爱吃青菜。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炒青菜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4)
今天我们来学习板书:炒青菜),看到这几个字,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青菜有哪些营养?炒青菜需要哪些材料吗?怎样炒?应注意些什么?
二、自学课本,解决问题(7) 三、解疑合探(15) (一)小组交流
(二)介绍青菜的营养价值
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也很丰富.吃适量的蔬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发挥抗氧化作用和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常吃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
(三)介绍材料及工具 :青菜,蘑菇,油,黄酒10 克,湿淀粉5 克,细盐 准备工作:
1、 择菜要把老根、黄叶去掉。 2、 洗后用清水浸泡一会。
3、 切菜的案板和刀要清洗干净。 (四)交流几种青菜的炒法. 1、清炒青菜的做法
清炒青菜的制作材料:主料:青菜400克. 盐4克,味精少许。
清炒青菜的做法:①将青菜择洗净后沥干水分,切成段。
②锅置火上,放油烧至五成热,随即放入青菜,加盐煸炒片刻,放味精,翻炒均匀即可.
2、凉拌青菜
青菜不失营养的做法:洗干净,在滚水里焯一下,加入适量的油和盐,看差不多熟的时候装盘,把水滤干,然后把切碎的蒜粒放到油锅里炒,加适量蚝油和水,最后浇在已装盘的青菜上即可.
4、 香菇茹炒青菜
主料:青菜一捆,香茹10个 ,盐,味精,料酒,小磨香油,花生油。
锅内下入少许油,烧热下入青菜煸炒,然后下入香菇同炒,烹入料酒、 盐、味精、小磨香油,旺火急炒,青菜塌架,填入少量水,即成. (五)交流炒青菜应注意的事项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加水,如果太干可以加少量水;要大火猛炒,如果火太小炒的时间太长肯定会黄掉,如果或大了你不猛炒的话会炒烧掉,只要你猛炒哪怕或烧到锅里了也不会影响菜色和才味,其实还会更好;油要多,油少了也容易炒烧掉。 1、买菜的时候就要买小棵的,比较容易熟,吃起来比大棵的嫩。
2、做的时候不要用水泡太长时间.
3、形状特别重要,切丝还是切片会影响口感。 4、不要放太多颜色重的佐料. 5、绿色菜最好焯一下再炒. 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 四、动手实践(8) 试一试:
五、质疑再探(5)
针对这节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拓展(1)
回家炒一盘菜肴。
12、 学查水、电、气表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生活中电、自来水、天然气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便利,你会查电表、水表、气表吗? 教学目标: 1、 认识和了解水、电、气表的装置和读数.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电、气表的读数,计量单位。 3、 通过活动,观察,实践,思考会计算费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三种表的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了解三种表的不同读数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出示种表的不同样子.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来欣赏,认识一下上面三种表的不同样子。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设疑自探
自读课本,思考,学具,教具,电脑出示: (1)分别看一看水,电,气表的特征是什么?
(2)水,电,气表上面的数字特点有什么区别?
(3)水表的表盘有几个圆盘?红色圆盘代表什么?每个圆盘表示的数位是多少? (4)黑色圆盘代表什么?红色圆盘代表什么? (5)每个圆盘中各有几个指针? (6)你是如何读出水表中中的数字? 2、电表和气表
(1)电表和气表盘上的显示的数字表示什么? (2)电表和气表盘上的显示的数字数位怎样?
(3)两表盘中的数字分别怎样读?它们的单位各是什么? 三、解疑合探
1、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借教具,说一说你的疑问. 四、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结决。
五、拓展活动 1、课件展示: 月份 名称 水(方) 电(度) 气(方) 收费(元) 5月 350 596 710 6月 358 623 723 7月 383 685 734 8月 401 770 746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研制生产出了IC卡智能表,请同学们了解它们的特
点。
3、查看你家里的水,电,气表,计算出本月的使用量和应缴费用。
板书设计:
12. 学查水、电、气表
(1)分别看一看水,电,气表的特征是什么? (2)水,电,气表上面的数字特点有什么区别?
(3)水表的表盘有几个圆盘?每个圆盘表示的数位是多少? (4)黑色圆盘代表什么?红色圆盘代表什么? (5)每个圆盘中各有几个指针?
(6)你是如何读出水表中中的数字?
13、自制笔筒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利用废旧材料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设计制作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认知:学会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笔筒的造型表现,并运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笔筒,初步尝试设计所带来的乐趣。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发现美并创造美。
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用废旧材料制作、装饰笔筒。教学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废旧材料、笔筒作品
学生:各种废旧瓶子或盒子、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导设疑(5) 1、你们都喜欢美吗?
我们喜欢美、热爱美、歌颂美、渴望美,而美又无处不在。 欣赏我们身边的美景。
对比,看我们身边不美的现象.
2、讨论:怎样处理这些生活垃圾,让它们变美。 3、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展示作品,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板书。
4、学生质疑:怎样制作这些精美的笔筒呢? 二、自探(7)
读懂课文,批划出要点:
边读边想:怎样制作这些精美的笔筒呢? 对照书本,自学探究 三、合作解疑(7) 1、了解笔筒文化
欣赏古代笔筒,分析不同时期笔筒的使用材料和表现内容的不同。 2、欣赏古代笔筒和现代笔筒
比较:“它们在造型表现和使用功能上有何不同。” 3、欣赏现代生活中的笔筒。 小组讨论分析笔筒的特点:
它们的外形有何特点?(新颖,独特)
它们的内部构造有什么不同?(单筒→多筒)
它们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它们都用那些图案来装饰?(动物、人物、花草、文字、卡通形象等) 4、欣赏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 小组研究:
这些笔筒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笔筒介绍给大家,并说一说它的制作方法。小组讨论: 想一想你们手中的废旧材料能做什么样的笔筒,说说你的设计思路. 四、动手制作(12) 1、选择材料(筒状物) 解决问题:材质轻、底面 小的瓶子,插入笔后容易倒。 2、造型组合 3、装饰图案
教师巡视指导展评 四、质疑再探(4)
1、学生互动,交流、欣赏。发表一下各自的意见。 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拓展延伸、(5)
1、说说笔筒给你的学习带来了那些方便,它还有没有其他用途? 2、这些废旧瓶子还可以做什么?
3、到生活中找一找还可以将那些废旧材料变成生活用品?
板书设计: 13、制作笔筒
1、选择材料(筒状物)
2、造型组合 3、装饰图案
14. 做太阳能风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节能环保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
2、初步学会太阳能风车的基本制作,激发学生自创太阳能风车、改造太阳能风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的精神 教学重点:设计简单的太阳能风车。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5) 1. 师问:“同学们,上堂课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完成?”。(上堂老师要求,上本次课时每位学生带齐做太阳能风车的材料)
2. 生:(大部分的同学材料都齐了,有小部分同学可能忘带一两样东西) 3、那么怎样来制作一个太阳能风车呢? 二、自探(6)
读懂课文,批划出要点:
怎样来制作一个太阳能风车呢?
三、解疑合探制作太阳能风车 (11) (师:“好,即然材料都差不多有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做太阳能风车吧!”) 1. 学生分小组合作,要求每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只太阳能风车的制作 2. 最快的小组好做得最好的小组总结经验 3. 教师引导,(点出做太阳能风车的几个要点:A选择合适的材料;B吸热器圆周上半圆距离要相等;C风道筒要制成标准的圆柱形; D风车不要碰触风道筒和风车轴座) 三、展示太阳能风车(8)
1. 在阳光下每组两位同学展示 其余同学按照刚讲的要点和自已组总结的经验再做一个太阳能风车
2. 风车比赛,看哪个组制作的风车转得快(教师帮助个别较弱的组,巡视) 3. 教师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鼓励 4. 学生技术交流
6. 风车比快比稳(教师巡视,鼓励) 四、回收风车,质疑再探(5)
1. 教师口令学生小组合作回收风车
2. 制作经验全班大交流
3. 大家谈谈为什么有的风车转得快,有的转得慢? 4. 学生收拾材料下课 五、课后思考:(5)
调查一下,我们周围还有那些地方利用了太阳能?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15. 缩减发明发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生活中一些物品给生活带来麻烦,通过缩减,使其形态或功能发生变化,使用时更加轻巧方便,甚至增加新的功能,从而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小发明技法之一缩减法为内容的实验研究活动,激起学生对小发明活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探讨活动,体验小发明技法缩减法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创新技能。 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小发明方面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小发明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 小发明方案的设计活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出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麻烦物品。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领学生研究图中每一件物品的 “昨天与今天”,从而让学生感知缩减发明法的内涵。 二、设疑自探 1、自主设疑。
(1)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了解什么? (2)什么叫缩减发明发? (3)缩减发明发有什么好处? 2、自主探究
(1)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本34-35页内容,弄明白这些物品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2)书本上的问题经过缩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怎样的功能? 三、解疑合探。
1。小组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书本第35也四道题中一些物品,并进行缩小或简化。 2.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存在问题?应该怎样缩减? 四、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结决。
五、拓展应用
1。发明创造的开端是人们的需要,一般来讲需要是促成发明产生的触媒和原动力. 2。汽车票是一次一张,用“减一减”方法变成一张,再加入磁卡技术,成为汽车月票卡. 3.录音机釆用“缩一缩\"的方法变成笔式录音机,加入了新电子技术,如数码技术等。 六、作业
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时,携带又大又沉的地球仪不放便,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吗?请同学们想一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