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稠油油藏化学辅助蒸汽吞吐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1年11月第33卷第l1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J.JPI) Nov.2011 Vo1.33 No.11 ・ 13l ・ 稠油油藏化学辅助蒸汽吞吐研究 胡海霞 ,喻高明,石 爻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梁丽梅 (qJ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 32) 李旭宏 (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王科 (qJ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71 001 8)- [摘要]稠油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特点,此类油藏的开发主要以热采为主。目前,蒸汽吞吐 仍是矿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热采方法之一。以胜利油田草27地区馆陶组油藏为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 法,优选出了适合该稠油油藏化学辅助蒸汽吞吐的方法,确定出了“蒸汽+Nz辅助”、“蒸汽+COz辅 助”、“蒸汽+表面活性剂+CO。+N 辅助”方案各自的最佳组合比例。分别为COz注入量越多,增油效 果越好,N 与蒸汽最佳气液比为0.8,表面活性剂最佳浓度为0.7 。研究结果可为目标油藏及其他同类 型油藏的化学辅助蒸汽吞吐驱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稠油油藏;数值模拟;蒸汽吞吐;化学辅助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11)1l一0131—03 胜利油田草27地区馆陶组地层顶面埋深720.0 ̄820.0m。储层岩性主要为油浸砾状及含砾不等粒砂 岩、油斑不等粒砂岩、油斑含砾砂岩。岩性不均匀,分选较差,粒度中值0.384mm;分选系数1.63;泥 质含量3.42 。胶结成分为泥质,岩性胶结为疏松一松散。根据岩心分析,样品孔隙度39.1 A;渗透率 03812.5×10~“ 。原油密度0.994g/cm3,50 ̄C条件下,地面原油粘度52139mPa・S,凝固点22.I ̄C,含 硫2.12 ,含蜡4.97 ,胶质含量59.7%,沥青含量5.3%。地层压力7.42~7.59MPa,压力系数1.0, 属正常压力系统。地层温度4O~46℃,地温梯度3.4 ̄C/100m,属正常温度系统。该油藏储层厚度较薄 (1~8m),粘度大,常规蒸汽吞吐效果较差,问题较多。根据该地区的油藏地质状况,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比 较有效的方法是化学辅助吞吐技术。 l化学辅助方案优选 根据油藏原注采参数,模拟预测10个周期,为了达到对比效果,每种方案所加化学添舢剂用量一 致。共设计了9个方案。以表面活性剂1000元/kg,CO 气体2.40元/m。,N 气体1.77元/m。计算, 可以得到表1所示结果,其中增油成本指注人化学剂后每增产lm。原油所需费用。 表1 9个不同方案驱油结果指标表 方案 阶段累产油/m 增油量/m。 增油成本/元・m 蒸汽 C02 4.22 N2 3.5O 蒸汽+CO2 1.74 蒸汽+N2 0.39 蒸汽+CO2+N2 0.54 蒸汽+表面活性剂+COz 126.57 蒸汽+表面活性剂+N: 127.67 蒸汽+表面活性剂+CO2+N2 84.29 [收稿日期]2011~o6—27 [作者简介]胡海霞(1985一),女,2008年三峡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1年11月 通过表1可知,加入化学剂后的累产油量明显比注纯蒸汽高,其中注纯CO 增油效果最好,但是 碳源不足;注纯N 效果其次,单考虑经济成本,Nz辅助蒸汽吞吐的效果与注纯N 效果相差不大,成 本也最低。由于大多数油田已具备制氮设备,氮源充足,综合考虑,笔者主要对方案4、方案5和方案 9这3种方案进行化学剂最佳用量研究。 2各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2.1蒸汽+CO:数值模拟研究 对蒸汽+CO 这一方案所做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见图1和表2。从图1和表2可以看出,随着CO 注入量的增加,增油量和增油成本都呈增加的趋势。考虑经济因素,需要根据油田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4.50 表2不同注C()2量方案及其结果 4.O0 3.50 l吕 3.O0 二 2.50 咖l 2.O0 撰 1.50薹 1 O0卿 O.5O 0.0O q q q 、 、 、 (蒸汽+CO2)气液比 图1 不同注CO:量方案结果 注:气液比指注入气量与蒸汽水当量之比。 2.2蒸汽+N:数值模拟研究 N 是非凝结性气体,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不像蒸汽那样遇冷容易凝结成水。注入一定数量的N , 可以扩大蒸汽及热水带的加热体积,促进溶剂扩散。同时N 的膨胀体积较大,在生产时能加速驱动地 层中的原油返排,提高采液速率。一般情况下,N 在稠油中的溶解度很低。温度对N 在稠油中的溶 解度影响较小,而压力的影响较大。由于溶解度低,N。对原油粘度和膨胀率的影响较小。随着压力增 加,饱和N。的沥青粘度降低程度不显著。在油藏条件下,稠油饱和N 后的膨胀率小于2 。虽然如 此,在注蒸汽的同时注入N 依然可以起到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主要的增产机理是扩大蒸汽波及体积, 补充驱动能量和降低残余油饱和度。 对蒸汽+N。这一方案所做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见图2和表3。为保证增油量高,而增油成本尽可 能低,从图2和表3可以看出,N 与蒸汽混注时最佳气液比为0.8。 表3不同注N:量方案及其结果 El 星 ● 1 \ 翅 幡 餐 黑 辫 图2不同注N:量方案结果 第33卷第11期 胡海霞等:稠油油藏化学辅助蒸汽吞吐研究 2.3 蒸汽+表面活性剂+Co:+N:数值模拟研究 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降低原油与地层岩石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原油易于流动,油珠易从被水润湿的 孔隙中排出;而且可以乳化原油,使原油从油包水(W/O)乳状液转变到水包油(O/W)乳状液,使 岩层对油的吸附力减少,容易被驱替;同时还能改变岩层润湿性能,使岩层表面亲水性增大,较多的水 进入岩层对置换原油有利。 对蒸汽+表面活性剂+CO +N 这一方案所做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见图3和表4。从图3和表4可 以看出,蒸汽+表面活性剂+CO +N 时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浓度为0.7 。 表4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方案及其结果 67080 g ● i 啦I 67040 是 67000 \ 幡 镫 景 9 6 3 0 图3 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增油量及增油成本的关系 注:方案中的百分数为表面活性剂浓度。 2.4 3种优选方案对比 通过对3种优选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这3种方案最佳用量,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蒸 汽+N 增油量最大,增油成本最低。故该区块最佳方案是蒸汽+N ,最优气液比是0.8。 表5最佳方案对比 3结 论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得到该区块加入化学辅助剂的最佳比例。蒸汽+CO 随着CO 注入量的增 加,增油效果越好;蒸汽与氮气混注时最佳气液比为0.8;蒸汽+表面活性剂+CO。+N 时表面活性剂 的最佳浓度为0.7 ,其中最佳方案是蒸汽+N 。 [参考文献] Eli王晗,王素青,白华,等.井楼油田稠油化学辅助蒸汽吞吐优化设计EJ].石油天然气学报,2Oll,33(5):127~129. E21彭昱强,沈德煌,徐绍诚。等.氮气泡沫调驱提高稠油采收率实验——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EJ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 (4):59~61,65. E33高孝田,刘新福,胡常忠.薄层特、超稠油油藏高周期蒸汽吞吐阶段开发策略研究EJ3.特种油气藏,1997,4(3):22 ̄28. E43石晓渠,张彪.特薄层稠油蒸汽吞吐界限及开采技术研究EJ3.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2):526 ̄528. E53胡常忠,刘新福.提高浅薄层特超稠油资源利用程度的技术途径tJ].河南石油,1996,lO(4):8~13. [编辑] 萧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