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子镇中心校 电子备课学科教学设计专用模表 学科 课型 教学 三维 目标 科学 观察 1. 2. 3. 4. 册 数 六年下册 课 时 课 题 一课时 执 教 我在成长 曹春雨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作出解释。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 教 法 学 法 教 具 引导发现法 观察 测量 小组讨论 体重秤 米尺 三角板 活动记录 设 计 意 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 了解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 时间 3分 5分 重点 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 难点 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图。 关键 掌握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程序 导入 新课 教学内容 阅读单元小诗 收集成长的证据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1 教师播放PPT课件《我在成长》 2 学生朗读小诗《我们长大了》 3教师谈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回想一下,有没有以前由于自己太小做不了,而现在却可以做的事情? 4 学生交流。 5 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着。(出示课题) 1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 2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结果。 3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学生可能展示的变化有: (1) 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带来的小手印或脚印比一比。 (2) 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3) 把小时候的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量一量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 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 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 其他方面的证据,如说说乳牙是如何脱落的,或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 谈话,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 1 -
新台子镇中心校 电子备课学科教学设计专用模表 拓展 板 书 设 计 测量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 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课内延伸 1 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目前,我们的身高和体重到底是多少?一起来测量一下。 2 学生分组讨论测量方法,确定实施方案,明确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 全班交流。 4 教师小结,如何测身高和体重。 5 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1 教师分发学生健康卡片。 2 讲解身高、体重曲线图的画法。 利用课件第5-8张幻灯片。 3 学生分组绘制从6岁到现在的身高、体重曲线图。 4 讨论:说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5 全班汇报,交流。 6 教师小结: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高,体重,都在增长。 1师生交流:有的同学发现自已在9—10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进入青春期的标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1岁这一年间。想一想,如果我们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2 学生讨论,汇报。 3 教师全课总结。 学会测量并了解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学会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作出解释。 让学生了解人的生长发育速度不是均衡的。 20分 10分 2分 我在成长 1 我出生时的身高是( )厘米,现在的身高是( )厘米。 我出生时的体重是( )千克,现在的体重是( )千克。 课后 反思 - 2 -
成功之处: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测量身高,体重并绘制曲线图,能够做出恰当的分析。 不足之处:学生课前成长证据收集不够丰富,对问题分析的不够深刻。 再教设计:应加强学生资料的收集意识和学习科学兴趣的培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收集能力。 资源应用:利用课件出示单元小诗。利用课件辅助教学,讲授身高、体重曲线图的画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