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稠油油藏尿素辅助蒸汽驱油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MlsIM3RI 圳啪月DOI:10.3969/j.issn.1006—6535.2012.03.029 稠油油藏尿素辅助蒸汽驱油数值模拟研究 任韶然 ,牛保伦 ,王冠杰 ,杨兆臣。,赖 年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55666;2.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针对河南油田泌浅lO块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末期地层压力低、回采水效率低、井间 剩余油多等特点,根据尿素辅助蒸汽驱油机理,在蒸汽中添加尿素以改善蒸汽驱的开发效果 利用物理模拟方法,建立了尿素分解模型,求取了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 立了尿素辅助蒸汽驱数值模型,并进行了驱油机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尿素辅助蒸汽驱 是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可在蒸汽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6.8 个酉分点 关键词:稠油;尿素;数值模拟;蒸汽驱机理;河南油田泌浅l0块 中图分类号:TE3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2)03—01】】一O3 引 言 河南油田泌浅10块属浅薄层、超稠油油藏,采 用蒸汽吞吐方式,自1989年投入开发以来,平均单 井吞吐8.1周期,采出程度为22%。目前地层压 1 尿素辅助蒸汽驱油模型的建立 尿素辅助蒸汽驱油模型除常规的稠油黏度一 温度模型、相渗一温度模型、井简热损失模型等,主 要研究了尿素分解模型、CO 溶解降黏模型、NH 降低界面张力模型以及吸附解析模型等。 1.1尿素分解模型 力过低,平均压力为1.0~1.5 MPa,地下存水率 高,蒸汽吞吐已达到经济极限。常规气体辅助蒸汽 驱油¨I4 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添加CO 、N:、烟 道气及空气等,因受到气源及空气安全性等因素限 制,直接注气辅助蒸汽驱并未得到大范围推广,因 此通过化学剂反应间接生成气体,不仅缓解了气源 紧张的问题,还可通过化学反应控制气体的作用时 尿素分解速率是控制分解气(CO 、NH )作用 时问的关键因素。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注入尿素 溶液,分别模拟150 ̄C常压、3 MPa、14 MPa时的尿 素分解规律。其中注入N 模拟不同压力下尿素分 解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对于 间,有利于控制蒸汽驱替速率。基于以上情况,针 对泌浅l0块油藏特征研究了尿素辅助蒸汽驱技 术,进一步提高高轮次吞吐后的采出程度。碳酰二 胺俗称尿素,其水溶性极好,生产价格较低,工艺技 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压力的改变会使反应过程 中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影响达到平衡的时间。在大 气压下,尿素在0.869 h后压力达到平衡,分解速 术成熟,利于现场实施。尿素在150℃高温下发生 分解反应,释放出CO 和NH 。另外在尿素溶液 中添加硝石等催化剂,可加速其分解反应速率。通 过文献检索和现场应用资料表明 J,尿素溶液在 高温作用下产生的分解气,在蒸汽热效应基础上进 一率为0.829×10 mo]/(L・S);随着压力升高,尿 素分解速率降低。当压力升高至4 MPa(浅层稠油 油藏),反应时间延长至2 h后压力达到平衡,分解 速率降至0.332×10 mol/(L・S);当系统压力升 高至14 MPa(深层稠油油藏),平均分解速率仅为 步降低稠油黏度及残余油饱和度,扩大蒸汽波及 0.117×10 mol/(L・s)。因此随着油藏压力的升 范围,有效提高油汽比及采收率,经济效益显著。 收稿日期:20110927:改回日期:20120315 高,尿素溶液的分解反应速率逐渐降低,不利于尿 基金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基金(TSXZ2006—15);中石化河南油田“泌浅lO断块热化学驱井网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G0503一O9一zs一035) 作者简介:任韶然(1960一),男,教授,博士,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专业,1992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及DIC学位,主要 从事提高采收率、cO2埋存及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方面的研究。 l12 特种油气藏 第19卷 素的快速分解。 尿素分解基本不受浓度的影响 ,属于零级反 应,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由Arrhenius方程(1)得出 其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为9.83 kJ/mol,预 幂率指数为1×10 L/(S・kPa)。 dpx—■一= _:ko- R (1)L  0 式中:P 为气体的分压,Pa;t为时间,s;k。为预幂 率指数,L/(S・kPa);E为活化能,J/mol;R为摩尔 气体常量,8.314 J/(kmol・K);T为模型温度,K。 1.2溶解降黏模型及碱驱模型 尿素对稠油降黏效果表现为CO 一NH 与稠 油的相互作用。在油藏数值模型中,CO 一稠油溶 解降黏模型通过常规PVT相态方程计算得出不同 温度、压力条件下二者的溶解度;碱驱模型可通过 输入不同浓度NH ・H O对油水界面张力进行修 正,并利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描述NH ・H O 的吸附性能。依据建立的CO:一NH,一稠油综合 降黏模型拟合了尿素对稠油的降黏实验,拟合结果 较好,详见表1。 表1 尿素溶液热分解后对稠油降黏效果实验结果 2超稠油油藏尿素辅助蒸汽驱数模研究 依据泌浅10区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IV9层油 藏参数,建立了4个反九点井网(图1)。井组在经 图1模型井组井位示意图 过蒸汽吞吐井网加密阶段后,目前井距为70 in x 100 in,其中注入井4口,生产井21口。建立精细 地质模型后,粗化成网格,划分为45×55×9的数 学模型,步长为10 in。其中油层埋深为230.0~ 360.6 in,平均为294.6 In,地层倾角为12。,有效厚 度为6.2~14.4 in,平均为9.4 In,孔隙度为20.6% ~39.1%,平均为34%,渗透率为0.464~7.707 m ,平均为2.28 m ,原始含油饱和度为50.O% ~88.5%,平均为75%,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 为54 000 mPa・S,系浅层超稠油油藏。 基于生产历史拟合后的油藏模型,进行了蒸汽 驱、尿素辅助蒸汽驱开发方式对比。蒸汽驱及尿素 辅助蒸汽驱选用间歇汽驱,开发效果见表2。 表2蒸汽驱及尿素辅助蒸汽驱开发效果对比 一开发方式周期数 速度 式周臌 素注入量 譬…/(……… :汽比3/3)  1- /(nl /d) /t mm3尿素辅助蒸汽驱油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 3.1提高地层压力 尿素在地层分解后可产生大量分解气,1 t尿 素分解可消耗0.3 t水,生成373 in CO 和746 In NH。(地面体积),利于增压回采。目标井组蒸 汽吞吐末期,平均地层压力仅为1 MPa左右,蒸汽 驱在注入初期可以提高地层压力至1.3 MPa,在井 间形成连通后,压力逐渐降低至0.5 MPa;对于尿 素辅助蒸汽驱,地层压力可升高至1.9 MPa左右, 汽窜后压力降低幅度低于蒸汽驱。同时地层压力 的升高,可提高CO:在稠油中的溶解度,进一步降 低稠油黏度。此外,压力的升高对冷凝水有进一步 汽化作用,有利于保持蒸汽干度。 3.2降低稠油黏度 稠油降黏率是稠油开发的重要指标。在蒸汽 驱热效应基础上,尿素分解气通过溶解、乳化等作 用,降黏率在30%以上。注入井周围降黏率较高, 这是由于注入井井底压力较高,提高了CO 在稠 油中的溶解度,同时也说明了尿素在注入井周围即 可分解,形成了气体辅助蒸汽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