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教案《分类》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理解集合概念,能够按照物体的种类属性进行正确分类,并能够正确表述,通过对物体进行属性分类,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和归类能力,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归类整理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游戏《分类》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物体进行属性分类,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和归类能力。 2.使幼儿初步理解集合概念,能够按照物体的种类属性进行正确分类,并能够正确表述。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归类整理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二、游戏导入
听觉接受信息训练:教师一次说两个卡片,让幼儿快速找出来,放在桌子上,按排排列。如“第一组:黄瓜、苹果,预备,开始!”幼儿拿出后,再分别进行第二组“茄子、菠萝”,第三组“葡萄、西瓜”。 三、操作探索
游戏一:感知物体的属性
教师依次问幼儿“黄瓜是水果还是蔬菜?”“苹果是水果还是蔬菜?”……让幼儿感知思维卡片上物体的属性。 游戏二:学习按属性分类(分组员)
1
教师:“植物王国要举行一次比赛,植物宝宝们要分成蔬菜和水果两组参赛。小朋友,我们快来帮它们分分组吧。”(请幼儿在桌子上将同类的卡片摆成一排) 请举手的幼儿说一说:“你把哪些卡片分到了一组,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把黄瓜和茄子分到了一组,因为他们都是蔬菜;把苹果、菠萝、葡萄、西瓜分到了一组,因为他们都是水果。 游戏三:补队员
教师:“蔬菜组和水果组的队员一样多吗?” 幼儿:“不一样多。”
教师:“哪组队员少?哪组队员多?” 幼儿:“蔬菜组队员少,水果组队员多。”
教师:“蔬菜组和水果组要进行拔河比赛。请你再拿出一些思维卡片给蔬菜组补队员,使两组队员变得一样多。”
引导幼儿再拿出两张蔬菜卡片,放在蔬菜组后面。 教师巡回检查幼儿做得是否正确。 经验提升:
1.教师说分类标准,请幼儿将思维学具进行分类,如:“请把思维学具分为软软的和硬硬的两类(幼儿将思维绳归为一类,思维体和思维盒归为一类)”。分类标准还可以是:纸做的与不是纸做的(纸做的有思维卡片、课本,不是纸做的有思维体、思维绳、思维盒)、带孔的和不带孔的(带孔的有思维体、思维板,不带孔的有思维盒、思维绳、思维卡片)等。 2.练习《课堂用书》P4。 延伸训练:
1.教师指出教室里的某种物品(如玩具、教具等),让幼儿找同类物品。 2.练习《家庭辅导用书》P4。 教学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2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语出《书·舜典》附亡《书》序:\"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