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媒背景下美国政党政治透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27卷第4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Vo1.27 No.4 (2015年4月)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Apr.2015) 传媒背景下美国政党政治透析冰 朱林 ,凡欣 ,胡文根 (1.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211169;2.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41000; 3.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传媒与政党政治的联系紧密,传媒的高速发展必将带来政党政治的变革。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为核 心的美国政党政治自其形成之初便深受传媒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美政党政治历史分期中是持续存在的。传媒与美 国政党的耦合,形成了一种单向度的政党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必然将传媒和政党都拖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关键词]传媒;美国政党;政党政治 [DOU 10.16396 ̄.cnki.sxgxskxb.2015.04.006 [中图分类号]D5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4—0023—04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构成和制度保障。 确定性的内容。” 而美国自其政党制度诞生之初,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政党所处的社会截面已呈瞬 便与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世纪末联邦党 息万变之势,在大众传媒的触角超越政党组织范围 人和反联邦党人唇枪舌剑的重要战场是报纸,1789 且对世界无孔不入的时候,政党政治应该何去何从? 年4月,联邦党人出版了其党派报纸《合众国报》, 无论是顺延传媒进行时空二维的政党世俗性扩展, 反联邦党人也出版《国民公报》作为信息对抗的重 还是以传统政治威权主义色彩去掌控传媒世界,都 要武器。报纸等传媒载体以文字、图片等形式给予 直接昭示着当今政党政治已无法摆脱传媒的嵌入式 受众以直观感受,让选民们不再为理解政党意图而 影响。笔者从传媒与政党政治的耦合出发,分析传 烦恼。传播媒介既是“复读机”又是“翻译机”,将党 媒的传播、定位及群聚等功能对政党政治的影响,并 派观点或时政措施对选民进行反复“轰炸”,当然也 以美政党政治历史分期表现出的传媒与政党错综复 以播报、评论等形式予以“权威”解读。这样就可以 杂关系为依据,透析美国的政党政治。 让选民直接面对政党最为核心处,政党形象以直观 的、立体的、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非通过早期政 一、传媒与政党政治的耦合 党各级地方组织“歇斯底里”式的口号宣传。 在传统政党政治视域下,政党被单纯看作是某 传媒的崛起为政党与选民间平等对话的展开提 些利益人群的代表,在政治活动中想当然地以本政 供了契机,被誉为“第四权力”且客观公正的媒体正 党的政治意识、政治追求、政治策略等等同于所代表 在扮演着沟通协调者的角色:媒体为政党向选民们 人群的“公意”,模糊了二者先天的界限差异。当传 传播有关竞选的常识或信息,宣传某一政党的纲领, 媒与政党政治相结合时,政党政治不再仅是“政治 千方百计地巩固支持选民,吸引观望选民,策反敌营 小丑的舞蹈”,而是凭借传媒的强大功能而进行民 选民,尤其是在总统选举期间,因为美国政党政治独 意博弈、整合、升华的结果。 有的“直接预选制”④,赋予选民决定本地候选人的 传媒,顾名思义,是通过载体或介质将信息各种 权力;而选民不可能完全屈从于支持的政党,同样依 属性从某一对象传递到另一对象,并可为对方接收 靠着媒体来提出自身政治利益诉求。因而在传媒社 的完整过程。信息论创始人Claudio E.Shannon曾 会中,政党政治更少地带有权威光环,而是经历着世 给传媒信息下了定义:“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 俗化的过程,政党不再是脱离于选民的政党,选民也 金陵科技学院课题“概念、意义、路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多维探究”(jit—b一201315)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12—29 [作者简介]朱林(1983一),男,河南新蔡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 凡欣(1983一),女,河南开封人,嘉兴学院讲师,中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①直接预选制,由选民直接选举出某党派的本地候选人和各级代表,取消政党领袖提名。该制度由1913年美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予以 确认。 第27卷第4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月 不只是支持而是寻求支持的选民,这一变革的关键 正是传媒。 政党的权威并非是完全建立在金融寡头的力挺 上的,票决政治制度下任何政党都会珍惜每张选票。 因为在传媒的参与下,每张选票归属都会被塑造成 群体意志或行为,政党需要媒体进行正面积极的政 治信息传递,含糊其负面消极的政党作为,因而政党 与媒体间也存在竞争关系——一方面是对政治话语 优先权的掌控,政党需要被媒体塑造成超越党派利 益,追求社会“公意”的形象,而如果出现党派负面 信息则容易被善于制造噱头与事端的媒体大肆渲 染,政党在政治活动中的话语权便将丧失,反而由媒 体“牵着跑”。另一方面则是政党与媒体对选民的 竞争,政党需要选民的选票,媒体需要民众的关注和 收视率,政党竞争通过正面形象,媒体竞争利用爆炸 式新闻,故二者间便会建立起平等对话机制以弥补 竞争当中的张力。 随着传媒当中一支重要传媒力量——互联网的 兴起,不同于以往因业缘、血缘、地缘关系而建构起 来的社会网络,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具体接点来联系。 网络的超时空性和高信息量使得政治社会中的选民 不再是易被人驱使的“乌合之众”,在网络为主体的 新传媒社会中,选民正在联合起来,当然联合起来的 也有政党组织。这一传媒中的政治虚拟平台,如果 以社会学家哈里・克里弗(Harry Cleaver)的观点, 更倾向将之称为“水圈”(hydrosphere),是一种人员 流动较为频繁、随意的空间,“变化不停,只能暂时 地形成我们叫做‘组织’的凝固体。这些凝固体常 常被周围不安分的水流所侵蚀,直到它们重新被融 入水中”L1j。政党是组织较为严密的集团,尽管美 国民主党、共和党并非是“宗教式”政党,对党员组 织人事也缺乏严格的纪律性要求,但从形式而言仍 然是存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正式机构。但是随着“水 圈”出现,正式的党组织机构效用式微,越来越多的 “网络党员”(当然此处仅说政党传媒化,并无真正 网络政党及其组织出现)被技术联合起来,对于专 门处理政党政治中出现的民意调查、总统选举、议会 选举等事件片段而涌现的网络社群,或加以声讨,或 舆论支撑,或如滚雪球般势力愈来愈大,或因矛盾而 分崩离析。 二、媒体分期中的美国民主、 共和两党政治博弈 从上文传媒与政党政治的耦合来看,传媒对政 24 党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在美国的政党政 治历史中都有体现。美国两党制度并非在国家建立 之初便深入人心,虽然两党制在北美地区的势力斗 争、内战、宪法修订等斗争中逐渐稳定下来,民主党 和共和党成为美国政坛的“大佬”,但“大佬”并不是 权力的“国王”,传媒力量的加强促使美国政党政治 风雨变幻。 美国真正意义上的两党制是以安德鲁・杰克逊 总统时期,民主、共和党因内部矛盾而分裂为民主党 和辉格党为形成标志的,且当时政党作为政府管理 的候选人而享受广泛赞誉,尤其是美国内战结束后 这种推崇民意更为空前。而当时传媒(报纸为主) 的地位远无法与今日匹敌,尚未出现全国性质的报 刊,各小报编辑们总为报纸订阅量而发愁,政治新闻 总比社会生活新闻更能吊足读者胃口,为此与政党 取得联系且争取经费、公开宣布成为某政党的支持 报刊等成为报纸传媒赖以生存的常用伎俩。如 1896年《纽约时报》以漫画形式表示对民主党的支 持:共和党党魁韩纳提着麦金莱的表领,而韩纳的表 服上全是¥符号,生动地反映了党魁操纵的金钱选 举这一事实。当然报纸媒体本身的纸质传播属性使 其吸引力提升必须依靠政党活动中的政治信息,而 这并非是早期媒体对政党依附生存的唯一原因,美 国政党组织和意识形态也对早期传媒功效起到限制 作用。各级党魁对本级党务事务起决定作用的两党 制初期,几乎不存在多少社会舆论与政党舆论的对 立现象,报纸媒体更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对“绝 对权威”的政党指手画脚,他们清楚意识到政党组 织才是政治活动或政治舆论真正的引导者。政党可 以左右媒体的政治倾向,故报纸媒体是主动、自豪地 表现出对某一政党的忠诚,以换取小报的生存空间, 这种附庸关系表露无疑。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广播、电视等新一代 传媒技术的发展创新,使得政党政治脱离了“街头 政治”色彩,诸多候选人或政党组织无须再充当“街 头小丑”,亦不用进行经典的“火车竞选”,传媒在政 党竞争中愈发重要,呈现出传媒与政党分庭抗礼。 “政党衰弱”是美国政党政治的一次巨大飞跃,选举 意图、行为和结果因法律对竞选的进一步规范而开 始为民众所掌控:首先当属竞选方式的革新,直接预 选制取代党魁指定制。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需推选参、众议员或总统候选人必须依靠选民投票, 实现了政党政治中的“二次选举”,使得候选人开始 逐步脱离对政党的绝对依附关系,而是寄托传媒让 第27卷第4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月 更多选民信任,哪怕这种信任只是“形象良好的认 定”。其次是两党纲领差异的消弭,民主党和共和 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倾向都较为一致,如对外国际形 象、削减财政赤字、降低国内失业率等都差别不大, 因而获得选民支持则必须依靠媒体的“包装”。此 时的政党将传媒作为其活动的“四肢”,而此时的传 媒却因为资金链日臻完善而走人了“不服从”状态 中,这种传媒对政治的“不服从”又是根植于美国公 民对政治的“不服从”传统中。约翰・P・迪金斯认 为,“不服从”有赖于“个人对权威的最终根源”假 定,“在一个民主政府的体制下,个人在‘高于’国 家、社会甚至人民的某些原则的许可下行事。” 2J4 政治作为“恶”的必须形式,必然与道德伦理存在某 种天然冲突,这也是媒体对政党政治的某种习俗性 定义。媒体一方面需要噱头来吸引舆论眼球,另一 方面亦承担揭露政治事实的责任和义务,故它们的 “不服从”乃是对权威权力的对抗,虽然某些大财 团、资本家对媒体控制在所难免,但至少从形式上顺 应着民众对政治游戏说“NO”的逻辑。 在当前传媒合流期,如果单纯从媒体或者政党 的角度出发,其实不难发现传媒在政党政治中的矛 盾所在,时而为美国政治高唱凯歌,时而又对政治的 虚伪投以鄙夷目光。传媒与政党政治的关系就呈现 出某种相互利用基础上的共生状态。共生关系意味 着政治无法离开传媒,当然也包含传媒离开政治也 便一无是处的寓意。而且美国社会的传媒帝国并非 是万能的上帝,传媒拥有着防止政治过度倾轧的方 法和手段,那便是默认“政府部分操纵媒体”来避免 政党政府对传媒的过度仇视,毕竟政府掌握着绝大 部分的新闻来源。传媒触怒美国两党政治的事例也 是屡见不鲜:2010年7月,维基解密公布数十万份 的政府机密文件,对美国国际形象产生了严重冲击。 政府摆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包括发表“避嫌”声 明、逮捕网站主导者朱利安・保罗・阿桑奇等一系 列措施,来缩小“维基泄密”所带来的政治负面影 响。这一事件反映着美国传媒与政治的微妙关系, 在不触及政党根本利益之时,政党或政府对传媒采 取合作、容忍态度,但一旦碰触政治底线便会对传媒 采取强硬态度,美国宪法对言论自由保障的条款等 都将抛之脑后。所以,传媒为获得政党政治中的 “独家新闻”,政党们为塑造良好政治形象,利益妥 协让步之后二者“惺惺相惜”。 三、美式单向度政党政治中的困境 如果马尔库塞对高度工业化社会的设想是“在 包含对人的技术性利用的事物和关系的技术集合体 再生产自身”,人们生活条件因生产力的提高而普 遍提高,也就为实然的世界塑造“一种思维和行为 的范式”,且形成的“科学一技术的合理性和操纵一 起被熔接成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形式”_3],那么传 媒社会中的政党政治似乎也便可以定义为“单向度 的政党政治”,不是源于对政治本身的探究,而是在 媒体的作用下为附着于政治表层的“臆象”喋喋不 休。21世纪的政治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多极化”的, 而真正抛开政党政治与传媒业盘根错节的联系,显 示在民众眼中的政党政治也只是单向度的——为已 实现民主政治成果的固步自封。技术发展为政治创 造了更多的藏污纳垢空间,尤其是在资本主义世界 中,传媒奏唱的政治赞歌何尝不是资本主义政治的 挽歌,又何尝不是传媒本身异化的挽歌。 传媒异化中的二律背反。新闻媒体作为盈利性 组织,对利益的追逐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传媒同样也 是帮助民众看清世界的途径,自然地肩负着揭示真 相、弘扬正义的社会责任。但从传媒业对美国政党 政治的参与影响中,不难发现政治对传媒的限制或 误导无时无刻不在。而传媒企图以先进技术和丰厚 的利益来成为摆脱政治的武器,但这种努力收效甚 微,却将美国传媒业带入了技术至上和利益至上的 桎梏当中。 在当代美国政党政治中,传媒技术的发展总是 超过政党政治形式的创新,从广播电视的运用带动 电视辩论的兴起,到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繁荣牵引 网络竞选的诞生,传媒总是依托超前的技术实力为 美国两党制提供区别于传统的政治形式。但被其严 重忽视的却是,关于技术本身的定制标准和技术运 行条件却控制在被引导的政府、国会、政党等手中, 如美国商务部至今保留着对全球13台域名根服务 器的监控权,并在2003年断然拒绝多国提出的将所 有互联网域名和地址管理权限转交给联合国国际电 信组织,毋宁说对本国传媒技术的严格监控。尽管 美国本土上屹立着时代华纳、维亚康姆等超级传媒 帝国,但在美国现实体制中他们所追求的“超脱的 技术”只是一种“乌托邦”,美国两党都不可能赋予 其独立的技术权力。无论传媒在技术上精进至何种 程度,都无法摆脱政党政治的固有惯性。摆脱不了 惯性的当然还有传媒的趋利性,美国几大传媒公司 的年均利润远超诸多美洲南方国家的GDP。一方 面是美国社会生命活力的外在表现,民众通过传媒 来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热情不减;而另一方面或者 25 第27卷第4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月 就直接表现出“我们的大众传播工具把特殊利益作 为所有正常人的利益来兜售几乎没有什么困 难”l2 。民众已经习惯传媒的镜头、语言风格和政 治倾向,在传媒的强势压迫中他们丧失了作为政治 的公民应有的政治辨析能力,所以民主党和共和党 的竞争在大多情况下只是“形象竞争”,传媒也不会 真正关心民众对政党到底存在何种情感,它只需要 民意图表、舆论数据及其背后政治广告、电视竞选、 广播宣传等带来的巨额利润。因而,传媒无论在技 术上还是在利润上似乎都丧失主动权,技术被政治 所钳制,利益为金钱所误导,在伦理道德力量式微的 资本主义政党政治中,传媒如不加以变革,便只能成 为“掩盖”“误导”“曲解”的同义词了。 政党政治日益沦为讨好非理性公民的工具。公 民概念真正深人社会才是政党政治趋向良好的必备 基础,传媒社会中的政党才可真正理性对待国内外 错综复杂的形势,做出合理准确的政治决策。尽管 美国民众一直以强烈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自居, 但“仓廪实而知礼节”逻辑并非是完全不变的。民 主政治中当然需要公民意识和责任,但如果这种热 情为具有先天“审丑”倾向媒体所掌控,那么便也直 接丧失应有的政治参与能力,社会利益诉求没有能 力和途径进行精确表达,在传媒对民众的困惑、不 解、愤怒、不合作等舆论情绪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中, 政党政治也必将成为非理性公民的牺牲品。 以2006年迪拜港口收购案为例,迪拜海港世界 公司在合并英国铁行集团中,涉及美国六大港口,美 国民众和媒体大为震惊,且《纽约时报》《华盛顿邮 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加以批评,指责布什政府 将国家安全出卖给与恐怖分子联系密切的国家,后 有罗伯特・梅内德兹、希拉里・克林顿等民主党参 议员的捕风捉影,致使一次寻常商业并购案成为一 场政治风波。从这场闹剧中不难发现,民众舆论对 于美国的政治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众在 开放自由的政治氛围中容易对政治参与抱以巨大热 情,自始至终对政治的不信任感和不屈服感使得民 众政治社会化进程中过于超前,倾向于从个人主义 思维出发来思考政治议题,对政党政治缺乏足够的 理性思考,致使美国政治(尤其是国内政治)呈现 “朝令夕改”颓势,舆论似乎在逐渐绑架政治。而美 国由于历史和现实政治体制原因,以民主党、共和党 为核心的两党政治非常稳定,但对参众议院、总统选 举的竞争,致使两党乐于向民众开“空头支票”,不 26 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实际出发,其目标只是 为迎合大众而获得选举,至于能否实现便不是两党 考量的重点。所以,一方面,美国民众在借用传媒的 凝聚力量影响政治的同时;另一方面,美国政党也在 时时刻刻为美国民众编织着未来美好的政治画卷。 一来一往间将民众理应承担的政治监督、评估、参与 等责任义务忘却,又使政党勾结起传媒一次次敷衍 着民众非理性状态下的过分要求。 四、余论 托克维尔在论述美国民主时曾说:“报纸是以 全体读者的名义向每一位读者发言,而且读者个人 的能力越弱,它越容易吸引读者,报刊的影响力必随 人们日益平等而逐渐增强。” 确实如此,在美国两 党政治制度下,民众的力量越来越显均衡,法律规章 的日益完善起到较为优化的“群己权界”的责任和 义务划分,整个社会似乎已经成为柏拉图笔下“整 齐划一”的理想状态。但这仅是理论应然的表现, 而实然却受到传媒对政治人侵的消极影响,人们越 是平等,个体的言语就越难在传媒社会中得以彰显, 故传媒成为民众与政党政治沟通交流的唯一途径。 政治领域的真善美、假丑恶就似乎完全被媒体所掌 控,人们无法从自身实现认同,必须依靠传媒才能清 楚在政治时空二维上的定位。无论是美国民主党, 还是共和党,他们都无法离开传媒的辅助及对传媒 的控制,相比政党和传媒的尖锐矛盾,他们更多的选 择是协调共生,利用政治的权威感和媒体的客观性, 攫取着在共同领域内的不同利益。传媒在今后美国 政党政治中仍然将发挥着巨大功效,但美国政党政 治和传媒帝国也将无法摆脱当前已显露的困境,因 为西方两党民主政治的虚假性和欺骗性的本质是无 法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得以改变的。 [参考文献] [1]蔡翠红.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困境[J].世界经济与 政治,2011(5):158—159. [2]约翰・P・迪金斯.美国政治思想中的公民不服从[J].南京:凤 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 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ll6— 1l7. [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88:644. (下转第3O页) 第27卷第4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月 服务水平。 扶贫类非公募基金会通过不同的模式开展扶贫 4.鼓励新型扶贫项目创新。公益项目是组织有 济困活动,这些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利于整合 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扶贫类非公募基金会 全社会扶贫资源,提高扶贫效率。但组织在发展的 的公益项目以传统为主,创新性不足,影响着组织资 过程中也面临着不足,需要政府、社会和基金会三者 金的筹集、运用,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组织的发展。要 相互合作,共同促进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 改变这种状态,基金会要树立标杆学习理念,向国内 外其他的成功组织学习经验;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出发,努力探寻新的项目。特别是与当今环保、科 [1]曲纵祥.非公募基金会政治参与功能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 技、医疗等社会热点问题相连的公益项目。通过这 2o13(2):71—76. [2]徐宇珊.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基金会的“散财之道”[J].中国非 些活动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使品牌项目深入人心,以 营利评论,2010(1):24—44. 品牌的力量促进基金会的长远发展。此外,还要加 [3]陈旭清.公益模式创新与挑战:非公募基金会社会参与[M].北 强基金会品牌管理,严格规定基金会的标识、名称的 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98. 使用范围。在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发展 [4]王名,贾西津.基金会产权结构与治理[J].经济界,2003(1): 32—39. 的同时,建立相应的道德准则,确保合作机构的政策 和行为与基金会事业的使命不相矛盾。 A Primary Research about Activity Modes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Non-profit Fund Raising Foundation for Poverty Cao Fang (School ofEthnology and Sociology,Minzu University of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The non-profit fund raising foundation for pove ̄y is an integral part in the fiel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Tis paper starts with activity patterns of the non—profit fund raising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nd summarizes some activity modes,such as independent activity mode,foundation-and-government cooperation mode,the foundation—and—foundation cooperation mode,foundation—and—volunteer cooperation mode,foundation—and—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Then the pa— 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profit fund raising found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operation.Because the non-profit fund raising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there are some problems needed to be handled constnatly. [Key words]the poverty non—profit fund—raising ofundation;activity modes;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problems and s0luti0ns (上接第26页) A Deep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Party Poli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Zhu Lin‘.Fan Xin ’。Hu Wengen。 (1.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l169,China; 2.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341000,China;3.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 [Abstract]Media and party politics is closely associated,S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is sure to bring changes to the reform of party politics.The American party politics,with Democratic Party and Republic Party as the core, has been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medi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its formation,and the ilfnuence persists in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the US party politics.Media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upled to form a one—dimensional party poli。 tics,and this political form will inevitably drag the media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to an unprecedented predicament. [Key words]media;american political parties;party politic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