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体会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在最开始教学时,我满怀喜悦和把握,自认为这门学科为很多学生所喜欢,所以教起来应该很轻松。
而在实际教学后才发现,事情并不如我所想象的那样。首先,学生所认为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游戏的课;其次,由于他们每次上课时都会很激动,所以纪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抱着既不打击他们的兴趣,又要达到不让他们玩物丧志的目的。跟学生说明信息技术课的性质是要学习完成对电脑里的软件要学会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对他们强调在电脑室要遵守纪律对于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他们要玩游戏的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是:每节课先要完成每堂课布置的操作任务后,才能玩游戏。具体的作法是教师对每个班级的学生姓名都要分班级打印出来,在学生完成任务时在此表上进行登记。对学生的要求是要认真听课,以了解在上课时老师会出示要完成的任务及课本上所要完成的操作步骤。在完成操作任务后举手示意让老师对所完成的任务进行检查及登记。对于成绩的考核,具体的情况是完成3次:及格,5次:良好,10次:优。
其次,由于电脑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有很多电线和电脑等有关于电的物品。如果不注意对学生强调关于电的安全性,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每学期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我针对此情况专门用来强调学生在电脑室要注意的关于电的安全行为。要求学生:除了带课本外不能带其他任何物品进入电脑室,就算是笔也要在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再带入电脑室。在第一节课时,将在电脑室要注意的事项用大屏幕出示,并要
求高年级的学生将事项抄在信息技术课本后再朗读一遍,以加深记忆。并强调学生在电脑室时要遵守纪律:
1分组排队,每组选出一个电脑小组长负责进、出电脑室时的排队纪律。
2、进入电脑室时做到慢、静、齐。
3、电脑或有其他任何问题马上举手,不要擅自乱动电脑室里的电脑及其他物品。
4、进入电脑室后不能随便下座位。
5、完成老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后才能去做别的事情。
由于每个班级中的学生电脑操作水平的不相同,在教学时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尽可能采取相应的方法,如对于操作较熟练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完成操作任务后,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操作不熟练的学生。并要求不熟练的学生在获得小老师的帮助后,要告诉老师是谁帮助了你,再通过给小老师在任务登记表上适当的加分,以调动小老师的积极性,并通过此项活动达到互补,以防止完成的快的学生在等待操作较慢的学生时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而操作较慢的学生在此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帮助,以防止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良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时的一些体会及解决方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方法,以达到让学生学的更轻松的效果。
教师姓名 2012年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