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考练一
一、基础知识(7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百舸 沉疴 苛求 南柯一梦 ....B.遒劲 苍劲 劲敌 疾风劲草 ....C.寥廓 姓廖 谬论 未雨绸缪 ....D.碣石 枯竭 渴盼 浪遏飞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蔓延 谩骂 漫江碧透 漫无边际 B.寥廓 轮廓 阔清事实 昂首阔步 C.碧玉 澄碧 碧波荡漾 作璧上观 D.激扬 击掌 中流激水 激浊扬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你看他多么慷慨,对朋友多么讲义气啊,我们三个意气相投,为了理想而共同努力..吧。
B.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之际,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
C.我们县“夕阳红”歌舞团的演员们虽然平均年龄有65岁了,但他们个个风华正茂,....精神矍铄。
D.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漫(溢出)江碧透 怅(惆怅感慨)寥廓 谁主(主宰)沉浮 ...B.峥嵘(不平常)岁月 挥斥(奔放)方遒 鹰击(搏击)长空 .....C.百舸(大船)争流 万类霜天(冬天) 浪遏(阻止)飞舟 ....
D.指点(指指点点)江山 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 苍茫(旷远,没有边际)大地 ......5.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十二个字,把词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C.“层林尽染”四个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了红色。这四个字,对上句“万山红遍”来说,有强调、渲染的作用。
D.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6.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瞳孔(tónɡ) 摇曳(yè) 脊背(jǐ) 劫后余烬(jìn) ....B.凝露(lù) 寄予(yǔ) 嘲讽(fěnɡ) 不屈不挠(ráo) ....C.依偎(wēi) 轻蔑(miè) 笔杆(ɡān) 同仇敌忾(kài) ....D.睫毛(jié) 曙光(shǔ) 给予(gěi) 沧海一粟(sù) ....7.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坐阵 声名鹊起 真相大白 堕落腐化 B.青睐 呕心沥血 咎由自取 美仑美奂 C.宣泄 袒露心迹 兵荒马乱 坐收渔利 D.和蔼 甘之如饴 人情事故 不胫而走
8.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B.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C.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D.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之所以________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2)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________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3)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________、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A.坚强 摇曳 探索 B.坚强 摇撼 摸索 C.坚定 摇撼 摸索 D.坚定 摇曳 探索 10.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在对文学体裁进行分类时人们常常采用“四分法”,即将文学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类。
B.词,古代诗歌的一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它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中国古代的豪放词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词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C.意境是诗词中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就是作家笔下的外部世界。二者在艺术上和谐统一,就形成了诗词中的“意境”。
D.浪漫主义诗歌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神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表达热烈的情感。《相信未来》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新诗。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痴(chī)情 慰藉(jiè) 皎洁(jiǎo) 坚贞(zhēn) ....B.霹雳(pī) 虹霓(ní) 戏谑(xuè) 诗行(háng) ....C.雾霭(ǎi) 眷属(juàn) 累赘(léi) 红硕(shuò) ....D.流岚(lán) 粗犷(guǎng) 濒危(pín) 绮丽(qǐ) ....1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
.
A.柳絮 绿荫 复辟 纷至踏来 B.火炬 伟岸 部暑 毛遂自荐 C.攀缘 炫耀 身驱 并行不悖 D.炫耀 拙劣 咫尺 万头攒动
1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B.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C.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D.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喜迎国庆、欢度中秋联欢晚会上,她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舒婷的《致橡树》。 ....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
C.你的方案为我们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始作俑者,你理应接受我们的....谢意。
D.小明的作文一直不好,他上了作文辅导班以后,一下子升堂入室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寂寥(liáo) 芬芳(fēn) 巷道(xiàng) ...B.结果(jiē) 哀曲(qū) 哀怨(āi) ...C.跻身(jī) 彷徨(páng) 迷惘(wǎng) ...D.果脯(pǔ) 倾轧(yà) 颓圮(qǐ) ...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收讫 愁怅 凄清 飘流 B.冷默 蓠墙 嫉妒 荡漾 C.悠长 泥淖 对峙 迷茫 D.取缔 庇护 凄惋 症结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作者多年________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与崇高宽广的胸怀相契合,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
②平日工作的间隙,他也会感到内心________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爱好何在,是否会一直喜欢这份工作,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么样,今后的路在何方。
③“明明有你”巡回广州站将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带领大家再次聆听陈明是怎样用她温暖的声音,治愈繁华都市中,那份心灵的________。
A.积淀 彷徨 寂寞 B.积聚 徘徊 寂寥 C.积淀 彷徨 寂寥
.
.
D.积聚 徘徊 寂寞
18.依次填入下面两句话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鉴赏诗歌,正是通过语言媒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以灵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2)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 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 a B.a b C.b a D.b b 19.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戴望舒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2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烟囱(cōng) 柳絮(xù) 有条不紊(wěn) ...B.窗扉(fěi) 绯红(fēi) 价格不菲(fěi) ...C.跫音(qióng) 蹩进(bié) 运筹帷幄(wéi) ...D.紧掩(yǎn) 淹没(yān) 偃旗息鼓(yǎn) ...2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察言观色 和颜悦色 乔妆打扮 B.恰如其分 一愁莫展 拖泥带水 C.岿然不动 振聋发聩 轻歌慢舞 D.吹毛求疵 严惩不贷 整齐划一
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在的年轻人过分地看重了汽车的个性________,但是对文明驾驶习惯往往嗤之以鼻。
②今天下午,西北大学的招生办主任将_______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就报志愿的问题和广大考生进行交流。
③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被无情地淘汰,内心______会有沮丧和失落,但是生活还将继续,太阳还会升起。
A.装饰 做客 难免
.
.
B.装饰 作客 未免 C.妆饰 做客 未免 D.妆饰 作客 难免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断章》对缺少人生感悟的人很难理解,因为它的深刻哲理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
B.“余额宝”是一项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C.马航MH370失联后,中国政府一直牵挂着失联同胞的生命安全,启动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不放过任何疑点,表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
D.中国珠算入选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
2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kě) 灰烬(jìn) 虹霓(ní) 姹紫嫣红(chà) ....B.跨越(yuè) 慰藉(jí) 流岚(lán) 瞠目结舌(chēng) ....C.澄清(chéng) 峥嵘(zhēng) 眷属(juàn) 浪遏飞舟(è) ....D.剑戟(jī) 商榷(què) 摇曳(yè) 面面相觑(qù) ....2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17岁青年李某年少气盛乱讲意气,为朋友之事,在某溜冰场伙同其他人员致王某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B.林木森森之中,掩映着飞檐斗拱、飞彩镏金的千年古寺——玉台寺,玉台寺的钟声一次次地抚平圭峰山的寂廖。
C.昨天,科技部向媒体通报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时表示,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雾霾天气是内外因叠加的结果。
D.这里流传着一个凄惋的爱情故事:妻子攀登天梯失足跌落,长眠于此;丈夫悼念心上人,出资修建木头台阶——“爱情阶梯”。
2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________的大地上,油菜花铺满了百里长川,给人以金色的狂想,金色的震撼。 ②刻薄的人也许会________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③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________的断然压力。 A.苍茫 敷陈 商榷 B.苍莽 敷陈 商量 C.苍莽 敷衍 商量 D.苍茫 敷衍 商榷
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衡阳的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到魂牵梦绕的衡阳,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
B.16岁的金英马集团正值风华正茂之年,而作为国内顶级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也让它....
.
.
成为众多国际国内资本选择的合作对象。
C.《沁园春》中“看”等领字的巧妙运用,既看出了诗人创作的思路,更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读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 ....
D.优美的诗歌都富含意蕴,读诗时只有口传心授,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领会它的....意义和道理。
2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一直以优越的历史地位、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广泛受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游客的关注。
B.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莫言坦承,他的不少作品就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
C.实践证明,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要靠孩子引导自己的父母来认识和接受那些自己希望父母接受的新观点。
D.“中国新诗100年·翠屏两岸诗会”在南京大学礼堂开幕,舒婷、潘洗尘等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诗人会聚一堂,展开对话。
29.下面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句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D.抖索着/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30.对下面加点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染”字写出了枫林在秋天里树叶变红,并写出了被浸染的范围之广。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击”字生动地表现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地拍打翅膀的形象。 C.漫江碧透 .
“漫”字写出了水落石出的状态,“透”字生动地写出了江水的清澈见底。 D.白舸争流 .
“争”字写出了江中船你争我赶、争先恐后的动感。 31.选出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漫江碧透 漫江:满江 ..
B.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把……看作粪土 ..C.浪遏飞舟 遏:阻止 .D.激扬文字 激扬:昂扬 ..
32.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
.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33.根据语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儿童、青少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想要认识这个世界,想要知道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现今的文化中,教育的结果经常是消除个体的自发性
②可从他们一开始受教育,大人们给他们灌输的是种种根本不属于“他的”感觉 ③我们很容易看到,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儿童、青少年的思想是如何被“修理”的 ④于是,作为个体的年轻人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他必须废弃他的想法,以便在成人社会中获得自保
⑤这使许多人背上了人生的枷锁,一辈子都无法自信地生活
⑥那些不能适得其用的志趣,不仅被他人忽视,甚至时常连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了 A.②③⑥①④⑤ B.②①③④⑥⑤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②⑥⑤
34.将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35.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那位女士的回答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 ,既表达了不让这位先生抽烟的意思,又不失礼貌,委婉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
A.嗨,您害人又害己啊!
B.看,没见写着“禁止抽烟”吗? 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 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36.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4分)
书画同源
.
.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对于书画同源这一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理论,其关注焦点在于书画同源的“源”字作何理解。
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人们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对事物记载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并最终导致了文字的产生。作为最古老的文字种类,甲骨文无疑是从最原始的图画发展成的一种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记事符号,而这些字除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更具有一定的绘画因素,这些图画文字随着人们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逐渐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神奇瑰丽的书法艺术。而作为文字先祖的图画自是毫无疑问地成为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的独具东方气韵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基石了。
对书画同源的“源”字,除最初的起源一解外,还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出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也就是说,书画同源之“源”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而是深入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传统中国画从“以形写神”“以貌取神”而成为表现“意象”的造型艺术,其追求重点并不在形、在貌,而在神韵之上,苏东坡就曾写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故而绘画艺术中最具东方含蕴的表现特色的写意画,无论写意山水也好,还是写意花鸟也罢,就是以贵在得其神髓而为世人所推崇;若画不能现其神韵,那就只不过是一纸水墨、淡彩而已,不能称之为画了。而书法艺术在创作时也往往要借物象以创意,并最终以文字本身抽象的形——笔画、间架、章法来表达意境,必须“得意而忘象”方可谓佳作。
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文字、图画都不再仅仅是记录的工具了,而是成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工具。而书法与绘画艺术更是因为其作者的感情投入具有了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它们不再是死的作品,而成为其作者活的人生写照,成了有“心”之物。以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例,其画竹,除了尽现竹清冷含蕴的神髓之美,也赋予其笔下的竹一颗心,将自己的品性与竹子重叠在了一起;其写字,也是同样将人生之感悟融入其中,所以“难得糊涂”才成为其书法的名篇。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皆会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书法与绘画艺术也因其作者而有了其各自品格。故此可得,书画同源,源自人心。
3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书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记录的工具性特点将会越来越淡化。 B.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它使中国画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
C.中国书画追求抒情的艺术意境,只有抛弃物象,才能达到“以貌取神”“得意而忘象”的佳境。
.
.
D.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艺术史的基本理论,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3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种类,它除了具有象形和指事功能外,也具有一定的绘画因素,所以属于图画文字。
B.中国的绘画艺术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故中国画具有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具有抽象之美。
C.中国写意山水和写意花鸟最具东方含蕴的表现特色,它借助水墨、淡彩等来表现绘画内容的神韵而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借助文字抽象的形来表达意境,郑板桥据此书写的 “难得糊涂”,才成为书法中的名篇。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2分)
热爱生命 食 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
.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屡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注] 本文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39.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谈谈你对第三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作为天平”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试将本诗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主题上的相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42.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3.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4.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食指《相信未来》) 五.衔接题
4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6分) ①郭路生(食指)更是如此
②在我的记忆中,他的眼睛从来没有因为快乐而明亮过
.
.
③诗人的天性是多愁善感的
④抑或是由于惊讶于某事而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⑤眼睛里都像是蒙着一层雾,流溢着惆怅和一种淡淡的忧伤 ⑥无论是他眯起眼睛深情地背诵诗歌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题(50分)
4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有很多话题,而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年龄时段,对青春又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同学们现已是青春年龄,你们有什么感受?是幸福、甜蜜,还是痛苦、悲哀?还是诸多情感的混合物?请把你的真实情感写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高一语文考练一答案 一.基础
1.B [解析] B项全读“jìng”。A项,gě/kē/kē/kē;C项,liáo/Liào/miù/móu;D项,jié/jié/kě/è。
2.A [解析] B项,“阔清事实”的“阔”应为“廓”;C项,“作璧上观”的“璧”应为“壁”;D项,“中流激水”的“激”应为“击”。
3.C [解析] 使用对象有误,“风华正茂”是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此处用在老年人身上,不正确。
4.B [解析] A项,“漫”的意思是“满、遍”;C项,“霜天”是指秋天;D项,“指点”是评论的意思。
5.A [解析] “词人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误,原文仅仅是说毛泽东独自游览,而非孤独,此分析属于无中生有。
6.A [解析] B项,“挠”应读“náo”;C项,“杆”应读“ɡǎn”;D项,“给”应读“jǐ”。
7.C [解析] A项,阵—镇;B项,仑—轮;D项,事—世。 8.B [解析] 应为“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9.D [解析] “坚强”主要是指人的性格;“坚定”是指人的信念、决心等,用“坚定”正与原句的“相信未来”相合,此处应用“坚定”。“摇撼”是指摇动树木、建筑物等;“摇曳”是指摇荡,主要对象是指光、影等,原句是指曙光在大海中的光影,有闪烁之态,故用“摇曳”。“探索”比“摸索”更能表现青年人的开拓精神,此处用“探索”。
10.D [解析] 《相信未来》是立足现实的作品,风格与手法都不符合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更谈不上典型了。
11.D [解析] “濒”读“bīn”。
12.D [解析] A项,“踏”应为“沓”;B项,“暑”应为“署”;C项,“驱”应为“躯”。
13.A [解析] A项正确的划分应为: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14.A [解析] A.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B.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应为 “本末倒置”。 C.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多用于贬义。D.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15.C [解析] A项,巷道(hàng);B项,哀曲(qǔ);D项,果脯(fǔ),颓圮(pǐ)。 ....
16.C [解析] A项,惆怅,漂流;B项,冷漠,篱墙;D项,凄婉。
.
.
17.A [解析] “积淀”和“积聚”相比更多地用来形容抽象的事物,而且积淀不仅仅是积聚在一起,还有积累沉淀的意思。“徘徊”和“彷徨”都比喻犹豫不决,“徘徊”侧重于动作,“彷徨”侧重于心理。寂寥:寂静;空旷。寂寞:孤单冷清。
18.B [解析] 注意层次的渐进性及前后句式的一致性。①句所填的应是a项,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先感受形象,再深入意境。②句要注意前后句式的一致,和前后句句式相同的是b项。
19.C [解析] 应为象征主义。 20.B [解析] 窗扉(fēi)。
21.D [解析] A项,乔装打扮;B项,一筹莫展;C项,轻歌曼舞。
22.A [解析] “妆饰”主要与人的外貌打扮有关。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到电视台做节目的人叫嘉宾,所以用“做客”。作客:指寄居在别处。难免:强调了事情的必然性,不能避免。未免: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
23.C [解析] A项主客颠倒,应改为“《断章》对缺少人生感悟的人来说很难理解”或“缺少人生感悟的人很难理解《断章》”。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本原因是……”或“与……有莫大关系”。D项搭配不当,应该是“中国成为……最多的国家”。
24.C [解析] A.舸(gě);B.藉(jiè);D.戟(jǐ)。 25.C [解析] A.“讲意气”应为“讲义气”;B.“寂廖”应为“寂寥”;D.“凄惋”应为“凄婉”。
26.D [解析] 苍茫: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苍莽:书面用语,多指山峰高大。敷衍:①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②勉强维持;③叙述并发挥。敷陈:详细叙述。商榷:商讨。商量:交换意见。
27.D [解析] D.口传心授:师徒之间通过口头讲解和内心领会来传授知识、技能等。A.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B.风华正茂:风华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C.掷地有声:形容话语豪迈有力。
28.D [解析] A.语序不当,将“广泛”放在“关注”前。B.成分残缺,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放到“自”前。C.两面与一面不搭配。
29.C [解析] 应该是“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30.C [解析] “漫”字写出了江水盈满欲溢出的状态。 31.D [解析] 激扬:激浊扬清。
32.D [解析] “新诗”中仍然有格律诗,依旧要保持押韵的特点,只是相对自由一些。
33.B [解析] 用排除法解题,由所给的六个语句可知,②应排在首位,表示转折;而⑤是“消除个体的自发性”这种教育方法的最终结果,应排在最后;①③④⑥具体阐释这种做法及其影响。
34.B [解析] 此题横线前后实际上构成一种类比,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①③,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是“伤害”。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容之心”可排除④,因为断崖形成“瀑布”与 “宽容”关系不密切。
35.D [解析] A项和C项不礼貌,B项不委婉。A、B、C三项都不幽默。D项没有正面说不可以,而是拐着弯来说,很委婉;“像在家里一样”表面上听起来很温馨,充满关爱,显得很有礼貌,也让人能够接受。由于受妨碍的和被问话的是女士,说话的女士表面上似乎把自己和对方的妻子类比,其实上是表示自己像他的妻子一样不允许他抽烟,故而充满幽默。
36.B [解析]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意境相同,一般讲究相似或相反。花和竹都是植物,且“送”是动词,故“送”与“摇”相对,而“小院”正好与“幽斋”相对。
.
.
二.37.C [解析] “只有……才”太绝对,属主观臆断。
38.D [解析] 张冠李戴,错解原因,不是因为“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借助文字抽象的形来表达意境”,而是书写融入了人生感悟,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才成为书法中的名篇。
三.39.[答案] 如“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这些意象都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
[解析] 考查意象的特点,可以从意象本身的色彩和作者的感情基调入手分析。
40.[答案] “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
[解析] 考虑“砝码”和“天平”的关系,再结合“痛苦”和“人生”的关系,联系“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回答出作者的斗志和精神。
41.[答案]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一个同样的主题,即无论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克服困难,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
[解析] 分析主题上的相同之处,题目“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四.默写:略
五.[答案] ③①②⑥④⑤
[解析] 注意句子中的指示代词或起连接作用的词语,理清句子内部的逻辑性。在解答本题时,通览各句可以看出整个句群应该是总分关系,先叙述诗人的天性,然后分写郭路生的“眼睛”。所以确定首句为③,①中“更是如此”表明①在③的后面。②④⑤⑥均写“眼睛”, ②为总写,放在前,⑥“无论是”,④“抑或是”,⑤“都像是”,按照连接词的逻辑顺序排列。
六.[审题提示] 青春是美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选美比赛、健美比赛和各种什么秀。青春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由此可联想到那些在年轻时就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伟人。青春又是纯洁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那些锒铛入狱的年轻犯人,青春需要正确的导航。总之,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可以写自己的所见,也可以写自己的所感。
[立意提示] ①珍惜韶光 联系个人的成长,用议论说理的方式,谈论青春的宝贵和重要。②青春随想曲 用抒情散文的方式,讲述自己对青春的认识。③灰色青春 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自己在青春期的某些经历和感受。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