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画鸵萌宠网
 江陵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6页,七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3.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并保持答题卡整洁。

★ 祝考试顺利 ★

一、语言积累(16分)

1.(2分)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 )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 )..2.(2分)根据注音填写恰当的汉字。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hé 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个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塌了。 3.(2分)请给“占”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四个汉字,分别填入方框内。 轻怕重 亲带故 俯首 耳 体 入微

4.(8分)名篇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王湾《次北固山下》) (刘禹锡《秋词》)

了。

⑤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托着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⑥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想象与家人团聚后幸福欢乐的情景,虚实相生,感情细腻。 5.(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来看,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和人均阅读量明显高于成年人。 B.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刻苦的精神,对今后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C.如果我们能多与同学交流,从他们的课外阅读经验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D.多读点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共6页)—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杨布击狗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矣,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①缁:音zī。②反:同“返”。③曩(nǎng):先前。④女:同“汝”,你的。

④①

6.(2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目似瞑,意暇甚 .C.一狼洞其中 .D.盖以诱敌 .

[暇] 从容,悠闲

B.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

[洞]洞穴

[盖]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8.(2分)下面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僵卧孤村不自哀”表明了诗人虽处境凄凉,但仍然坚守信念的意向。 B.“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的具体解说,报国之志跃然纸上。 C.诗的后两句描绘出一幅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身跨铁骑为国征战的梦境。 D.这首诗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感人至深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共6页)—

9.(2分)下面对《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寥寥数笔就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为后面展开情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C.“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体现了屠户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 D.文章最后的议论诙谐风趣,指出狼的狡猾,而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 10.(2分)下面对《杨布击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布穿白色衣服出门而穿黑色衣服回家,结果自家的狗却不认识他了。 B.透过简洁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两个鲜明的形象:杨布爱美、杨朱善劝。 C.这则寓言启示我们,在看待事物时,要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D.从杨朱的话中可以体会到,当遭到别人误解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11.(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三处)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三、名著选读(10分)

小圣施威降大圣

①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起。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②正嚷间,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做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做一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3页(共6页)—

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③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节选自《西游记》)

13.(2分)说说第①段画线句子中“捏”和“钉”这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 14.(2分)第③段中关于孙悟空“尾巴”的交代有什么作用?

15.(3分)选文描述两人打斗,紧张中透着诙谐,语言妙趣横生。试举一例简析。 16.(3分)小圣为什么要来降大圣?请根据原著,概括之前的主要情节。 四、时文精读(16分)

采 春 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③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展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④好啊,春来了!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4页(共6页)—

⑤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⑥采春!

⑦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⑧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

⑨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原文有删节)

17.(2分)本文的标题是“采春”,为什么开头却要描写冬天的漫长和寒冷? 18.(2分)文章将“好啊,春来了!”一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9.(2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 20.(3分)如何理解第⑧段开头一句中“贪婪”一词的含义?

21.(4分)本文和朱自清的《春》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春》

对 作了细致的描绘,而本文的第④~⑧段则着重描写了 。 22.(3分)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采春”的理解。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5页(共6页)—

五、报刊浏览(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我们都知道海豚经常拯救海中的落水者,这是为什么呢?海豚潜入水里后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把头露出海面呼吸,否则可能会窒息死亡。当小海豚遇到意外的时候,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照料天性,海豚妈妈会用嘴把小海豚托出水面使其呼吸,所以当海豚遇上溺水者时,本能会促使它把溺水者顶出水面,从而使溺水的人得救。除了溺水者之外,海豚甚至对各种无生命的物体也表现出同样的怪癖,向它们靠拢,推逐着它们前进,例如大海中的乌龟尸体、碎木、褥垫等等。

“隐蔽杀手”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海豚是一种非常温柔的动物,但是殊不知这些可爱的动物有时却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堪称“隐蔽杀手”。比如雄性的宽吻海豚居住在浅水域,由于自身释放出来的强大的荷尔蒙,它们会攻击一些小孩。 23.(2分)指出材料中揭示海豚拯救落水者原因的一个关键词。 24.(2分)解释材料中“隐蔽杀手”的意思。 六、语用实践(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6题。

“民以食为天”,“俭,德之共也”,敬畏食物、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绵延至今。但是,平时在食堂,在一些宴会、聚餐上,粮食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费率为11.7%。2015年至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25.(3分)某同学根据上面的材料拟写了一则宣传节约粮食的标语,请你补写下一句。

要求与上句字数相同,结构一致,内容与上面的材料有关联。 节约餐中一粒米, 。

26.(5分)班上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讨论,请你写一段发言文字。

(100字左右) 七、作文(50分)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礼物,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父母无私的养育,经历挫折之后的成长,不断学习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用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27.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6页(共6页)—

江陵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①lì ②sè 2.①涸 ②坍 3.拈 沾 帖(贴) 贴

4.①博学而笃志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风正一帆悬 ④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⑥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D 6.C 7.A 8.C 9.B 10.B 11.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12.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

字十分形象。

14.写孙悟空将尾巴变成旗杆,为后面写二郎神很快发现他埋下伏笔。

15.示例:①写孙悟空变做一条鱼,二郎神变做一只鱼鹰,两人都自以为没有破绽,而其实在对手眼里,都变得不伦不类,两人的心理活动如出一辙。两相对照,充满趣味。 ②写孙悟空变成庙宇,很快被二郎神识破,表现二郎神和孙悟空斗智的心理过程,风趣幽默。

16.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二郎神擒拿孙悟空。

17.突出冬天难熬,与春天形成对比,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为后文写“采春”的欢乐作铺垫。

18.承上启下,突出表达了经过冬日的煎熬之后,对春天终于来临的无比喜悦。 19.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松树叶和柏树叶的翠绿和连翘花山桃花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0.指白居易、辛弃疾等诗人对春“大动心”,痴迷于春色,并将其融入笔端,留下永恒的诗句。

21.春天的景象(春景) 人们的“采春”活动

22.在美好的春天,展放肢体,释放浊气;亲近自然,吸纳春气;将春色融入心里,凝成永恒的诗句。 23.本能

24.表面上看温柔可爱,实际上具有杀伤力。 25.示例:拯救世间千万人

26.示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培养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树立俭以养德的好风气,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切实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争当“光盘行动小达人”。节约粮食,在心中,更在行动;在校园,也在校外。那

笑料罢了。

13.绣花针极其细小,用“捏”字十分准确;孙悟空变成麻雀稳稳地停在树梢上,用“钉”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7页(共6页)—

么,就从我做起,从爱惜一粒米开始,让勤俭的美德,因坚持而长久,因我们而传承。

27.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8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