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葛颖波.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中的政府推动策略研究——以广东广州港为例[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7):86-88.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中的政府推动策略研究——以广东广州港为例葛颖波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摘 要:作为国际贸易供应枢纽和连接海陆运输的重要一环,港口在推动全球商品贸易流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深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度推进,港口在经贸领域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逐步成为影响一国贸易战略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大环境优势,使得港口物流获得了优先发展。广东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港口物流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广东省广州港口物流作为研究对象,以政府在港口物流发展中的推动策略为研究核心,旨在推动我国港口物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关键词:广东;港口物流;政府推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9.27;F55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27/j.cnki.cbwzysc.2019.07.035
0 引言
广州港位于我国珠江入海口处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地处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江汇合处,并通过珠江三角洲交错纵横的水路运输网路,将珠江与我国西南地区连接起来,经广州港将我国各大城市与世界各港口之间连接起来,从而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港。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广州港口物流的货物量在2007年大约为2亿吨,到2017年这个数据上升到约5亿吨,涨幅超过200%。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港,对广州港的物流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为城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为提升我国港口物流的经济附加值奠定基础。
整合。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广州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港口物流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广州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
2)港口功能不断得到拓展深化
当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货物装卸运输功能,而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已成为港口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随着国内外港口物流行业竞争的愈发激烈,我国港口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谋取发展,就必须稳中求变。不论是在装卸、搬运,还是仓储等基础物流环节中,港口物流的对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业务范围逐步拓宽,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以及集装箱装卸和运输等新功能相继涌现。与此同时,在港口物流服务中,要更加重视柔性化服务,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切实满足不同客户的现实需求。
3)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在港口物流中得到应用
当前,我国通讯、网络、空间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渗透与融合正在逐渐深入,港口物流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正如火如荼。例如,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移动通信GSM技术、实施监控AIS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港口物流和通关报关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港口物流各环节间的反应速度得以显著提升,实现了港口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双重发展,日益成为提升广州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4)港口物流中心以及保税港区的共同发展
1 广州港口物流呈现出的新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广州港口物流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征
当前,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美间贸易时而紧张时而缓和的双重背景下,广州港承担着参与国际贸易竞争、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多更大的责任,因此成为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重要一环[1]。
1)广州市政府将港口物流作为未来经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现代物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与日俱增,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但就目前来看,广州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其应当承担的经济发展责任尚有一定差距,港口资源也需要重新进行
收稿日期:2019-07-12
作者简介:葛颖波(1963-),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经济与管理。
86 船舶物资与市场
保税港区是按照国务院以及海关总署的有关要求而设立的国家对外开放的港口口岸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拥有黄金口岸、仓储、物流、加工等综合功能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2]。保税港区所承担的诸多功能,如办理海关手续的进出口货物,转口贸易,国际采购、配送及分销,国际货物中转、检测、维修等售后服务,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和制造,港口作业等业务均为港口物流和国际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1.2 广州港港口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广州港口物流与其他港口相比缺乏竞争优势
与其他港口相比,广州港的物流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广州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是以满足传统运输作业为主要业务,铁路、公路、航空等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快捷、畅通、高效的物流运输网络,港口腹地支撑力度不够,不能适应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需要。物流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不配套、不完善,导致物流服务功能和港口物流市场不健全。
2)广州港对日益苛刻的社会物流服务需求难以适应一方面,由于广州港航道水位制约,散货、油品、粮食以及其它大型集装箱的专业化码头停泊位较少,致使广州港运输需求的增长和港口通过能力不足成为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广州港应在港口改造和新建工作中持续发力,以解决港口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虽然广州港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是公路、海运和铁路物流资源之间的整合程度不高,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此外,广州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尤其是缺乏标杆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头示范,从而制约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3)广州港的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广州港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企业标准化运作不高,主要表现为:1)数据传输技术、虚拟网络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等与港口物流发展紧密联系的信息技术在广州港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参与程度较低,企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决策、管理的能力有限;2)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尚未互联互通,造成信息资源浪费和信息不对称;3)港口尚未建立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制约了广州港物流企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
2 广州港及其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港的港口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有关数据统计,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1686.2万吨发展到2018年6亿吨,增长33倍;集装箱吞吐量由1980年7317标准箱发展到2018年2037.2万标准箱,增长2783倍;商品车装卸量突破100万辆等。广州港开拓、布局全球集装箱航线,截至2018年底,广州港已开通集装箱航线
学术交流
209条,其中外贸班轮航线103条,与世界17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开展贸易往来,同时与内地100多个港口通航,广州港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国际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之一,成为华南地区名副其实的最大对外贸易和国际物流港。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对广州港的海陆空运输体系化建设,从而保障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运输之间相互协同实现物流无缝对接[3]。广东省政府也相继颁布了多个政策性文件来巩固广州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提出要将广州港打造成为一个集多式联运和管理组织运输等多功能的综合性物流港口。
未来几年,广州港将不断深化港区建设,确保内外贸易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独立码头系统逐渐形成,加快建设港口的大型集装箱作业区,进一步开辟国际航线,确保直达运输效率不断提升,真正将广州港建设成为中国外贸物流港口的排头兵。加快成品油输送系统、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煤炭中转运输系统、粮食转运储运系统的建设,力争将广州港打造成为物资能源以及各种原材料的中转大港。加大发展国际配送、中转、采购以及进出口贸易和贸易加工等业务的力度,控制港口物流成本,做到在为国内外物流企业提供全面综合服务的同时,将广州港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加以巩固,真正实现港区为国内能源交易建设提供基础,提升广州港现代化交易平台的建设进程。
3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中的政府推动策略
3.1 加大政府对港口物流设施扶持的力度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具有关联效应的新兴产业,单靠产业内部自身发展力量有限,必须通过政府层面给予物流业更多更大的支持,在财政税收、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引导物流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性互动,为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对港区内现有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行优化、升级和改造,根据港口物流发展目标,规划建设新的内外交通网络,从而保障港口物流进出的畅通。
3.2 建立广州南沙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当前,我国各大港口都相继建立了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包括天津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等。就天津港来说,自从建立了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专门承担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等行政工作,同时也吸引了诸如港口银行、港口集团、港口贸易、港口物流等各类型企业入驻服务中心。通过政府部门与企业的联合办公经营,显著提升了港口的通关业务审批效率,能够直接为天津港贸易物流企业提供进出口货物、船舶以及其它出入境业务等服务,天津港的一站式服务为我国其他港口物流发展中政府如何发挥推动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4]。
船舶物资与市场 87
学术交流
广州港虽然也在港区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将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大多搬进了港区内,但是由于该政务服务中心距离南沙港相对较远,加之南沙港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力量相对比较分散,从而影响到港口物流管理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物流服务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3.3 建立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
当今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得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紧密。广州港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和电子口岸建设中,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初步建立起商贸物流信息平台系统,该平台虽然能够提供货物追踪、通关信息以及境外保管、黄页物流等货物基础信息查询功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信息平台系统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和问题,如与口岸管理单位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满足港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大该信息平台系统建设的力度,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的各项业务功能,从而按照电子口岸建设的要求规划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系统,进一步将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物流、贸易同税务、海关、工商、检验检疫等业务有机结合起来。
3.4 完善港区物流集疏运体系
在广州港的部分港区中,由于历史悠久等客观原因,还应当加快港区周边公路、铁路体系化建设。在港区公路运输方面,通过对广州港对外公路运输体系进行统一规划,打通广州四大港区与周边各市的公路联系。目前在港区周边已相继开通4条对外运输的交通要道,加之京珠高速公路、南部快速干线等快速道路干线纳入广州市高等级公路网,大大促进了港区的货物集散运输。在港区铁路运输方面,当前,连接广州港的京九铁路与广珠铁路相接,南沙疏港铁路货运列车将从鹤山站经广珠铁路进入江村编组站,进港铁路将直达南沙港区,届时将建成华南最大的集装箱铁路中转编组站和铁路集装箱调度中心。
88 船舶物资与市场
3.5 加大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力度
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产业,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必须在产业内外解决人才数量不足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随着新时代国内外市场对港口物流服务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州港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呈现出明显的疲软态势,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难以满足广州港发展港口物流的迫切需要[5]。为此,政府必须加大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或引进具有现代物流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例如,利用当前流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广州港的实际情况加大港口物流管理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4 结语
随着我国港口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港口物流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本文通过政府对港口物流发展中的推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旨在为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在推动港口物流发展决策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郑军.对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9(08):22-23.
[2]苏明.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发展路径探究——基于“海上丝绸之路”倡议[J].北方经贸,2018(08):15-17.
[3]谷静.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15):25-26.
[4]江明光.新形势下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优化路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33(04):14-17.
[5]罗永华.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基于湛江市的实证[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2):97-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