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汉市七年级下语文试卷

来源:画鸵萌宠网
武汉市七年级下语文试卷

第 二 单 元 基 础 知 识 检 测

班级 姓名 一、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40分)

1.hán( )泳 2.朔( )方 3.狂lán( ) 4.zhuó( )流wǎn( )转 5.bǔ( )育 6.澎湃( ) 7.气pò( ) 8.一xiè( )千里 9.屏zhàng( ) 10.哽( )咽 11.xuān( )闹 12.踱( )步 13.chà( )异 14.yào( )匙 15.qí( )dǎo( ) 16.字tiè( ) 17.挚( )痛 18.嗥( )鸣 19.lán( )语 20.shēn( )yín( ) 21.亘( )古 22.镐( )头 23.污秽( ) 24.斑lán( ) 25.默契( ) 26.田lǒng( ) 27.丰ráo( ) 28.niǎn( )压 29.机zhù( ) 30.可( )汗( ) 31.鞍jiān( ) 32.pèi( )头 33.云bìn( ) 34.赏cì( ) 35.燕( )山 二、古诗文名句默写(15分)

1.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2. , ;双兔傍地走, ?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乡愁难收、悲切思念亲

人之状的诗句是: , 。 5.因“柳”谐“留”音,故古人折柳表示送别之情,或盼望亲人归来。《春

夜洛城闻笛》中描写此意的诗句是 , 。 6.我多么渴望有一间置于苍翠竹林中的小屋,兴之所至,可以抚琴而

歌,那“ , ”的意境何等惬意!(请选用王维《竹里馆》中诗句填空)

《木兰诗》中,多次运用互文手法,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请再写出一句: , 。

三、文学常识与名著(21分)

1.1939年春, (作者)创作了组诗《 》,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了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课文《 》选自其第二乐章。 2.作家 在“九一八”十周年之际,写下了《 》,抒发了中国人民对国土沦丧的压抑感和对东北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木兰诗》选自由 朝的 (人名)编的《 》,这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主要讲了木兰 (3分)的故事,既表现了木兰的英勇爱国、不慕荣利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善良孝顺、爱美爱生活的女儿情怀。 4.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1)-----(2)

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再买上一辆车呢?”他几乎要跳起来了。

(1)阅读上面的三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项( )(3分)

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B.“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 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 D.“他”从农村来北京,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6分) 四、文言文(24分)

1.木兰当户织( ) 2.问女何所思( ) 3.策勋十二转( 4. 军书十二卷( ) 5. 卷卷有爷名( ) 6. 愿为市鞍马( 7. 赏赐百千强( ) 8.愿驰千里足( ) 9. 著我旧时裳( 10. 对镜贴花黄( ) 11. 出门看火伴( ) 12. 双兔傍地走(13. 出郭相扶将( )( )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15.翻译(9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第 二 单 元 基 础 知 识 检测

一、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40分)

1.hán(涵)泳 2.朔( shuò)方 3.狂lán(澜) 4.zhuó(浊)流wǎn(宛)转 5.bǔ(哺)育 6.澎湃(pài ) 7.气pò(魄) 8.一xiè(泻)千里

9.屏zhàng(障) 10.哽(gěng)咽 11.xuān(喧)闹 12.踱(duó )步 13.chà(诧)异 14.yào(钥)匙 15.qí(祈)dǎo(祷) 16.字tiè(帖) 17.挚( zhì)痛 18.嗥(háo)鸣 19.lán(谰)语 20.shēn(呻)yín(吟)21.亘(gèn)古 22.镐(hào)头 23.污秽(huì) 24.斑lán(斓) 25.默契(qì) 26.田lǒng(垄) 27.丰ráo(饶) 28.niǎn(碾)压 29.机zhù(杼) 30.可(kè)汗(hán) 31.鞍jiān(鞯) 32.pèi(辔)头 33.云bìn(鬓) 34.赏cì(赐) 35.燕(yān )山 二、古诗文名句默写(15分)

1.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2.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乡愁难收、悲切思念亲 人之状的诗句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5.因“柳”谐“留”音,故古人折柳表示送别之情,或盼望亲人归来。《春 夜洛城闻笛》中描写此意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6.我多么渴望有一间置于苍翠竹林中的小屋,兴之所至,可以抚琴而

) ) ) ) 歌,那“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的意境何等惬意!(请选用王维《竹里馆》中诗句填空) 7.《木兰诗》中,多次运用互文手法,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请再写出一句:当窗理云鬓 , 对镜帖花黄。 三、文学常识与名著(21分)

1.1939年春, 未光然(作者)创作了组诗《 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了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课文《黄河颂 》选自其第二乐章。 2.作家 端木蕻良 在“九一八”十周年之际,写下了《 土地的誓言 》,抒发了中国人民对国土沦丧的压抑感和对东北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木兰诗》选自由 北宋 朝的 郭茂倩(人名)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 南北朝 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主要讲了木兰 替父从军 (3分)的故事,既表现了木兰的英勇爱国、不慕荣利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善良孝顺、爱美爱生活的女儿情怀。 4.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1)-----(2)

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再买上一辆车呢?”他几乎要跳起来了。

(1)阅读上面的三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项(D )(3分) A.“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B.“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 C.“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 D.“他”从农村来北京,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6分)

正面示例:1、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2、虽然身份卑微,但祥子不堪忍受杨太太的奴役而愤然辞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反面示例:1、小福子死后,祥子每天穿得邋邋遢遢,不再顾及自己的尊严;2、祥子的梦想

破灭后,他到处骗钱、出卖朋友,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鬼” 。 文言文(24分)

1.木兰当户织( 对着) 2.问女何所思(想的是什么) 3.策勋十二转(记) 4. 军书十二卷(泛指) 5. 卷卷有爷名(父亲) 6. 愿为市鞍马(名作动,买) 7. 赏赐百千强( 有余) 8.愿驰千里足(希望) 9. 著我旧时裳( 穿 )

10. 对镜帖花黄(通“贴” ) 11. 出门看火伴( 军中的同伴 ) 12. 双兔傍地走(跑 ) 13. 出郭相扶将(外城 )(扶持)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只) 15.翻译(9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多年之后归来了。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