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来源:画鸵萌宠网
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地扩大。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以所制定的学案作为重要的载体,有效的运用“学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活动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尊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随着教学模式的日益改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范围逐渐地扩大。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学案”主要指的是,各科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和实际认知水平,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活动而精心编制的一系列学习方案。而“学案导学”则指的是以所制定的学案作为重要的载体,然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并充分尊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确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能够使课堂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也有研究人员指出,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在编制和使用学案的过程中均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导学性、过度模式化等[1]。为了深入地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做如下浅探。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一)导学案的编制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导学案是路线图和指南针,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也就是说,导学案编制的好坏会对学生的预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首先明确课程目标和各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认真钻研教材,然后还可以参考网络资源、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针对本班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情况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个案,并上交给备课组,以便于进行集体讨论修订,最后由备课组长对定稿进行把关审核[2]。各老师再根据班级和学情等对教学案进行二次、三次备课,确保教学的有效、高效。

(二)导学案的实际应用

1.上课前一天时,语文教师需要及时地印发导学案,然后告知本班学生要预习课文,尽量独立地自学思考,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题目,而在课前,教师需要将学生的答题结果收上来并进行批阅,其目的主要是在于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好反馈和教学准备。

2.课前3-5分钟时,教师要及时地检查上一节课的内容要点,以督促学生养成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几位学生,针对做题出错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下课后对其进行个别辅导[3]。

3.上课时,教师除了要认真完成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等任务外,还要充分结合学生在导学案中的答题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重点讲评,然后引导学生就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出的心得体会等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布置作业。教师要及时地布置课后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巩固等,同时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拓展迁移工作,以有效地巩固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并要及时地批阅,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及时地予以订正和讲解。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导学性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罗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但是却忽视了指导方法,未能给学生以相应的导学指导,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找到头绪或者线索,不利于其解开谜团,所以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过度模式化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统一使用固定的模板,二次备课流于形式,而未能真正有效地结合班情和学情等实际情况对学案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往往会缺乏创新和个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难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更不要提学习探究的方法了。

3.学案目标不明确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方便,往往会直接将“教学目标”作为“学习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仅仅是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的目标,而并不是学生的学习目的。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在制作学案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难以辨别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也使学生往往难以明确学习文本的层次性,也不能较好地把握重难点,会影响学习的效果[4]。

(二)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案变成作业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容易把学案当成课前或者课后作业,在上课前往往会将其下发到学生手中,并告知学生自己去依据课本内容完成,然后教师再把学案收缴上来简单地批阅一下,这就会导致学案上一套,教案一套,缺乏自学和导学的过程,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难以充分地发挥学案的作用。

2.涵盖内容过多

在制作学案时,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文本内容,往往会对学案进行扩充,大而全,导致学案涵盖面太广,这就致使学生无从下手,这既耗费了教师制作学案的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有效地抓住重难点。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要注意及时地转变学生的观念,增强其对于学案的重要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可以充分地認识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学习效果等[5]。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高中学生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如认真做笔记、专心听讲、交流讨论等,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较差,往往是上课不提问,在需要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也不高,这种比较单一的被动学习模式容易增强学生的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就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使其被动学习的习惯得到改变,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充分调动其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提升其成就感;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为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真正实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的有机结合。

(二)充分地解放思想,追求个性

教师在制定学案时,既要充分地参考学校统一制定的学案,遵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能够充分地解放思想,要注意结合本班同学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本学科的教学特点,要能够在学案中融入个性因素。为此,在制作学案时,教师可以使用艺术字体,也可以让题号更具有特色;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经常地改变一下学案的形式,可以结合文本内容选用提纲式的布局,也可以采用报纸的形式分版块编写,同时教师也可以做成手抄报样式,这样的学案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6]。

(三)明确学习目标与学案内容

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区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在充分地把握好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信息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要以学习目标作为制定学案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师在制作学案时,要把握好重点难点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也即:教师要讲难点、讲重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并且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7],要注意做到有选择性地制作学案,使学案具备一定的层次性,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四)不让学案变成枯燥的作业

在选取学案内容时,教师要注意精挑细选,要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注重“质”而非“量”;上课前教师不要只是将学案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而应该在布置前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案才可以有效地变成学生学习的帮手,才能够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踏脚石;与此同时,在学生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时,教师也要能够及时地给予帮助,要能够给学生带来惊喜,以提高其学习效果[8]。

综上可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有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显著地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有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质疑精神,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制定和使用学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实际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辩证地看待这一教学模式,要注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效地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并能够有效地规避其弊端,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明确学习目标与学案内容,不让学案变成枯燥的作业,以有效地优化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刘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5,(15).

[2]刘翠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2).

[3]涂琼.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9).

[4]周晖.关于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5,(13).

[5]曹銀灵.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案导学”[J].东方青年·教师,2013,(3). [6]李笑眉.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4.

[7]高刚.高中语文教学学案导学探究[D].聊城大学,2014.

[8]王金红.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