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观察全身骨及骨连接
【实验要点】
1 骨的分类和各类骨的形态构造。 2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3 关节的构造。 4 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5 脊柱的各类骨连结。 6 脊柱的组成和形态特点。 7 肋和胸骨的形态。 8 胸廓的组成和形态。 9 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10 上肢各骨连结的构造。 11 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12 下肢各骨连结的构造。 13 颅的组成和分部,各部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实验材料】
1 人体骨架标本 2 各类骨标本 3 脱钙骨和煅烧骨标本。 4 关节标本 5 躯干骨标本 6 椎骨连结的解剖标本。 7 脊柱标本 8 上肢骨标本 9 上肢各骨连结的解剖标本。 10 下肢骨连结 11 下肢各骨连结的解剖标本。
实验二 观察全身肌肉
【实验要点】
1.肌的构造、分类、起止点和辅助装置。 2.背肌组成、各肌位置、起止点、功能。 3.胸肌组成、各肌位置、起止点、功能。 4.腹肌组成、各肌位置、起止点、功能。
5.上肢肌组成、各肌位置、起止点、功能。 6.下肢肌组成、各肌位置、起止点、功能。 【实验材料】
1.肌肉挂图 2.躯干肌标本。 3.上肢肌标本 4.下肢肌标本。
实验三 观察内脏器官、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内脏器官
【实验要点】
1.消化管各段外形和内部结构 2.消化管各段位置、形态结构。 3.食管、胃、直肠的毗邻 4.肝的位置、位态和体表投影。 5.胰的位置、形态 6.注意呼吸道各器官的连通关系。 7.气管的位置,形态,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8.肺的形态、分叶、位置及体表投影 9. 肾的位置、毗邻及剖面结构。 【实验材料】
1.唾液腺标本 2.消化管各段离体标本 3.肝胰离体标本。 4、离体气管及主支管标本 5.肺标本 6.肾及肾剖面标本
实验四 观察感觉器及神经系统
第一节 感觉器
【实验要点】
1. 眼球壁的层次,分部与形态特点。 2.骨迷路各部形态,膜迷路组成。 【实验材料】 1、眼球。
2、位听器挂图 【实验内容】
一、眼球
(一)观察外形 (二)观察眼球壁的三层膜:内──外:视网膜,眼球血管膜及眼球纤维膜。
二、位听器
(一)、外耳 ( 二)、中耳 (三)、内耳
(A)骨迷路 观察分部及连通关系。分为骨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 (B)膜迷路 观察位置、分部及连通关系。分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三部分。
第二节 神经系统
【实验要点】 1.脊髓的位置、外形 3.脑干的组成和外形
4.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分叶。
5、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的组成,位置、各丛的重要分支和分布 【实验材料】 1.离体脊髓标本。
2. 神经系统挂图 3、整脑标本(模型) 4.神经丛标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