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A级 认真听课,没有走B级 听课比较认真,偶等现象 积极举手发言,并发言情况 合作学习情况 课堂作业情况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项目 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 自评 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 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 本节课发言的次数 同伴互评 本节课发言的 质量 本节课课堂练习的正确性 上课听讲的专心程度 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师评 课堂发言反映出的思维深度 课堂发现问题的角度 课堂发现问题的能力 评价说明 在评价等级下,相应的栏只选一项,打“ ” 评价等级 A 浓厚 强 多 好 高 多 好 高 专注 高 强 多 强 B 较浓厚 较强 较多 较好 较高 较多 较好 较高 教好 较高 较强 较多 较强 C 一般 中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D 弱 弱 少 弱 低 少 差 低 有时分心 低 弱 少 弱 认真迅速地完成作业,作业质量高 能完成作业,速度比较慢或质量一般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不能完成作业 有自己的见解 能举手发言,答案中自己的思维较少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听课情况 听课不认真,走神、 讲闲话现象比较严重 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神,讲闲话等现象 尔有走神,讲闲话
表1 学生学习评价量表
评价项 个人评价 (学生个人完成) 内容 能利用交通网查交通工具的相关数据 能对查到的数据进行单位转换 会正确计算结果 小组内的表现 小组评价 (所在小组其他成员完成) 小组成员能和谐相处 回答问题时组员间能发挥合作精神 该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给了其他小组帮助 小组作品(见学生作品评价表) 小组汇报 课后个人作业 所占分数百分比(%) 5 5 5 5 10 10 10 20 10 10 教师评价 (由教师完成) 研究性学习 1.
研究性学习有什么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等特点。
1) 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
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来完成的。 2) 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强调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内容与
研究的主体必须具有实践性。
3) 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人的认识必须完成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实践)和两个
飞跃(由感性认识 到 理性认识的飞跃、有理性认识 到 革命实践的飞跃),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2.
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的环节? 1) 动员与培训阶段
2) 课题准备阶段 1。 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 2。 成立课题组 3。制定小组实施方案
4。 开题报告和评审
3) 课题实施阶段 1。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 2。 采集、处理、分析资料 4) 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1.撰写研究报告2.进行结题与答辩3.评定成绩、总结、反思 3.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1) 指导选题 2) 指导小组的分配
3) 指导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开题报告的书写
4) 指导帮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指导学生完成成果总结汇报和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6) 动员与培训阶段 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24时记时法”、 “小数乘、
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课,训练学生对大量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7)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达各地?”
成立课题组:分四个小组
制定小组实施方案:分别到达四目的地 开题报告和评审:从时间、速度、路程入手
采集、处理、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搜集资料。四组分别查找去各自目的地的资
8) 课题实施阶段●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各组自由提出学习任务的疑问。
料。 ●四组分别计算、讨论、比较
9) 完成成果总结汇报和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 各组组长汇报查询、计算、讨论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