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张军鹏
初中数学课按内容划分可分为代数、几何、数据分析;按课型划分,主要有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三个类型。本文以数学课堂监测与评价为着力点,分析数学课堂的监测重心与课程性质评价。
一、数学课堂监测重心
代数课堂的中心是字母。初中数学课堂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字母表示数。不论是函数运用还是代数式、方程等的计算,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并用字母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一般规律,这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而,监测代数课堂要看本节课有没有处处体现字母表示数这一思想。
几何课堂的中心是图形,不管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整堂课的焦点都是由简到繁的模块化图形构成,所以几何课堂的监测重心就是解释图形。解释图形就离不开数据,因此几何课堂处处呈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文字图形化,再将图形数字化,就可以做到精准监测。当然,这些监测都是建立在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熟练掌握之下。初中阶段的有关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拥有大量的性质定理,在推演、证明过程中切不可草率处理,应充分参考实质的性质定理。
数据分析课的主要内容是统计与概率,它的中心是试验。一节数据分析的数学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制定易操作的、易统计的、易揭示结果的试验,就是监测课堂效果的硬核指标。
二、数学课程性质评价崔允漷教授在他的《课堂观察》一书中指出,评价一节课的效果从四个维度来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我很赞同这种观点,结合崔教授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笔者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谈谈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
1.新授课。评价要从创设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巩固练习、解释与应用—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点四个环节入手,每一个环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数学课堂文化,形成思辨氛围。鉴于新授课的特点,评价方法当以生成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为重点来设计,不过多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或完美。此外,新授课的特点导致了课堂上容易出现一些质疑、错误。所以对于新授课的评价,应从答疑解惑、纠正错误、激发
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复习课。评价要从引导过渡性练习、建立知识框架、查缺补漏以及纠正偏差、总评交代规律这几个方面建立。对于复习课的有效性评价要关注知识结构的严谨性、逻辑性、关联性,形成可控的、便于记忆的思维导图,对于易错题的分析,要精准到位,举一反三。总之,揭示联系、加深理解、系统练习、培养能力可看作是评价一节数学复习课的关键因素。
三、数学课堂监测与评价指标1.学生课堂参与度。了解学生参与的广度大小,能反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是否具有全面性。
2.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教师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提问与指导学生的范围要广,不局限于某几位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情,并能适时进行指导。通过观察、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调整教学内容及进度。
3.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答题与纠正。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或观点后,能准确判断学生的想法,准确分析出干扰学生正确思维的根源和导致学生出现错误的因素,通过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并用严谨规范的语言重新表述,进行恰当地纠正。
4.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前,教师应能正确解释数学概念,熟练、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教师对数学概念本质的高位认识。同时要注重对重要概念的重现,能对不同的知识概念及解题方法进行关联性解读。
总之,运用科学的、有效的、可监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指导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在反思中行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诊断”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QJH201910035)
新教育综合4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