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5期 2014年l0月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Taxation Vo1.28.No.5 0c|.20l4 河南食品工业竞争优势集群度分析及经济效应 王海军,李瑾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河南郑州451454) [摘 要]河南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食品工业是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通过收集 统计数据,运用区位商对河南食品工业产业集群进行集群度分析,结果显示,河南食品制造产业的集群特 征比较显著,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和产品输出能力。 [关键词]食品x_,3k;集群度;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 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93(2014)05—0054—03 的突出作用。 二、河南省食品制造业集群度分析 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必须首先正确地 判断该区域内的企业是否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产 、研究背景 河南是中国的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中 原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1/4, 素有“中国粮仓”之称,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 要。食品工业是典型非周期行业,受宏观经济波 动的影响较小,但丁业加工食品在我国食品消费 中的比重只有20%,而当今发达国家这一比率高 达90%。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秩序在动荡中重 业集群。河南省郑州、漯河等地的食品制造业在 中国的食品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业集群 特征非常鲜明。对产业集群度的定量分析识别方 法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法、多元聚类分析法、集群 度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采用目前广泛认可和 新建立,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逐渐南}}{口主导 型向内需带动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食品行业 应用的区位商集群度分析法,结合产品专门化率 的计算方法,识别河南省的食品制造业产业集群 的形成。区位商是产业效益定量分析的T具,南 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E}j于区位分析中, 它是一个反映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和输 导向 的量化指标 。 区位商的计算方法是 再将赢得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南具有雄厚的农业 资源基础和优越的食品T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优势及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食品_1 业在全 省 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而成 为河南首要的战略重点产业、环境友好产业,产业 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 的指导意 》确立了中原经 济区的战略定位以及保障措施,巾原经济区被定 为“同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l T 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 ”。食 Q—dl/ d.)/(D;/ D ) 其中d.表示某区域i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 品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但是河南经济全局 中的关键支撑点,而且对化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 D 表示高层次区域(国家)i产业的从业人员数 n 题,推动城镇和农村经济统筹发展有着无法替代 量,∑d;表示某区域所有产业的全部从业人员数, [收稿日期]2014—08—25 【作者简介]工海军(1983一),男,河南沈丘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程硕十,研究方向为数理统计及数 量经济;李瑾(196l一),女,河南渑池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理统计。 54 ∑D.表示高层次区域( 家)所有产业的全部从业 人员数。Q表示该区域内从业人员中产业所占份 N.代表研究区域内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值,A 为研究区域所有产业部门的产值,N 代表背景区 域(高层次区域)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值,A.为背景 区域(高层次区域)全部产业的总产值。产业专门 化率Z>1表示陔产业是所分析地 的专业化部 额和同家从业人员巾产业所占份额之比。若Q的 值大于1,说明产业是该区域的产品输m部门和专 业化部门,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Q值越大说 明该产业部门的集中度越高,否则表示产业集聚 程度比较低,不是该区域的专业化部门,产业集群 尚未形成。一般来讲值大于1.5,该产业在区域内 的比较优势就是显著的。 产业专门化率的计算方法是 NlN0 ,门,z越大,则认为该产业在所研究的地区集中度 和专业化水平越高,该产业的产品输出能力越大, 集群特征越明显。z≤1说明该产业是自给性部 门,专业化水平很低,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一般而 言,z值在2左右,即可认为该产业具有较高的专 业化率,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河南食品制造业产业集群识别采用了2010 年的数据,相关数据见表1。 r7 _/ 表1产业集群识别体系指标统计数据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河南统计年鉴2011》,由于前者不再统计7-.业增加值数据,带 号数据 为T业总产值,经分析不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河南食品制造产业区位商 论中的活跃要素,对区域分T理论作了着重论述, 认为产业集群能充分发挥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能力, 是适宜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实践的新型理论。产 Q: t 175 9/9 544 7 =1.96一 . . 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分工竞争、区域聚集、创 新网络、技术扩散等多种要素互动结合产生的经济 河南食品制造产业专门化率 效应,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效应 z= 一 11 350 6/698 590 5 -1.92l● ● ●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产业资本、新技术、 劳动力及企业家等生产要素有秩序地聚拢,市场发 展迅速,成长能力强大,这样必定吸引集群之外的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河南食品制造业区位 企业和机构,它们会创造机会向集群区域迁移。企 商和专门化率都接近于2,空间集聚和专业化生产 业在地理上的聚拢会引发社会分工的深化,集群企 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和产品 业联系更为紧密,一方面它们会自发地共用公共设 输出能力。河南食品制造产业的集群特征比较显 施,避免零星分布而必然带来的多余投资;另一方 著,已形成食品制造业产业集群 。 三、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研究 面它们会充分发挥区位临近的优势,减少企业间信 息及物流开销,促成企业成本的下降。我国很多学 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区域经济学来讲,增长极 者在研究内地企业集群后也证实,通过有效释放集 和梯度转移理论都是重要指导理论。但随着经济 聚经济及竞争优势,集群企业压缩了自身及整个集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这些经济学说在实践中碰到很 群的平均成本,使得更多资金和丰富劳动力涌入集 多障碍。与此同时,产业集群理论却展现了强大的 群区域,提升集群无形资产,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活力,切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成为重要的新 在共同地理区位内集聚的大量厂商一般会选择一 型区域经济理论。它借鉴了增长极和梯度转移理 起分担某些关键投入,如一些测试设备、仪表仪器 55 等不是频繁应用却不可或缺的企业发展资源。集 企业都可以迅速利用前沿工艺,改进技术设备,涮 聚经济效应还体现在其他一些具体方面,如知识溢 节生产要素投入的有效组合,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率 出、互信协作提升、竞争加剧、劳动力及中间投入的 和产出量广泛提升,由此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提高 专业化等。 (二)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行业竞争优势,加快区域经济高效增长。对于很多 消费者来说,地理区位比符号商标更好熟知、更为 产业集群的出现客观上实现了各类企业参与 直接,也更好接纳,所以在构建“区位品牌”上有更 专业分工、提升竞争优势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设想, 多优点。产业集群通过构建区域整体营销体系和 发挥了组合型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进而大幅推动 开发区位品牌,形成市场优势,由此实现市场扩张 生产率提升。区别于单一厂商内在的规模经济及 及区位品牌效应 。在区位品牌扩散过程中,各 分工,企业集群的规模经济及分工重点体现到厂商 与厂商中间。经由集群结构的垂直及水平分工,在 规模相同的情况下,各集群企业能最大程度专注到 本企业最擅长的生产环节,从而使得各企业的资源 禀赋潜力得到高效释放,这种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方 式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科技创新非常有利 。 同时各成员企业可显著提高它们所承担的相关环 节的产量,由此获得和大规模生产同等的高效成本 优势,共享规模经济。集群中诸多企业的地理集 中,能够一起分享优质公共服务、良好基础设施及 另外一些部门组织的必要服务产品,使得各厂商不 但能够应用本身拥有的直接资源,又获得丰富的非 自有间接资源,从而使企业资源运用的范围得到扩 展,企业规模持续扩张。因此产业集群不但细化了 具体分工而且能够引导规模经济效应。 (三)产业集群的技术与区位品牌扩散效应 在当代经济增长中,由于各国经济制度比较平 稳,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更依赖技术更新。产业集群 对于技术扩散具有显著的优点,在集群区域内,各 成员企业地理相近,互通有无,联络密切,新科技以 特别快的速度扩散。科技的便捷扩散,让每个集群 56 成员企业均可获益。此外区位品牌相比较企业单 个品牌,对集群内所有成员企业都具有无形的品牌 价值,因而拥有更持久的、普遍的品牌效应。区域 品牌效应也使单一企业由于广告成本过大而不肯 主动参与投入的情形得到改善。 总之,产业集群能够集聚吸引区域外各种生产 要素资源,能够发挥专业化优势和组合外部规模经 济效应,进而产生特殊区位品牌效应和技术扩散能 力,获取区域化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崔红雷.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D].郑州:河 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 [2]刘永红.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武 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魏后凯,等.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唐利如.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10. [责任编辑:袁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