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设项目中建设单位建筑工程过程管理实践

来源:画鸵萌宠网


建设项目中建设单位建筑工程过程管理实践

关键词: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过程管理;

作为建设单位自有的工程管理人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尽早完成工程建设是很有意义的。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建筑工程的管理实践, 具体就建设单位如何参与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行交流与探讨。

1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是多学科的综合科学, 其管理是多方面的管理,要做到安全施工, 并非几个文件, 一两个部门或几个领导专家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参与建设的各方均加入到管理队伍中来, 各负其责, 综合治理, 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承包商、分包商、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等对工程建设都应该负有各自的安全责任, 都应该积极参与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多年来, 建设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安全管理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没有尽到作为管理者应为建筑安全所负的责任。大部分建设单位认为, 把工程招标给承包商、工程监督委托给监理单位后, 工程安全上的事都是承包商和监理方的责任了, 自己越少参与越好。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 建设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非常必要, 而且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在“小监理、大业主”的工程中, 建设单位本身就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 他们的积极参与, 更能给安全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在工程建设中, 建设单位应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综合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能, 在安全管理中建设单位应做到:

1.1加强前期阶段的控制

(1)在招标文件中, 明确要求投标单位在编制投标书时, 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设计, 包括其安全目标及保证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2)在评标时, 评委还要重点查看投标单位的安全设计, 重视安全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可以加大安全设计在技术标评定中的分量, 适当增加其占有分值。这样, 能够促使

施工单位认真对待安全管理, 认真组织编写安全设计。这毕竟是中标后实施性安全组织设计的依据, 为今后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提供保障。

(3)􀀁 合理提出工期及造价。如果建设单位压价太低, 施工单位就不会或很少在安全方面投资; 工期太短, 施工方加班加点,很少花时间去组织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这样, 工人一方面劳动强度高, 一方面安全措施不到位, 难免会出现事故。一般来说, 建设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工程工期短, 造价低, 质量好。

但这三者往往存在矛盾, 很难同时达到最理想状态。建设单位应综合考虑, 力求使这三者能达到一个合理点。不能既要求工期短又要求造价低, 而是要合理低价, 合理工期。当然提出合理工期及造价可能给建设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 但从风险角度考虑, 由于工期及造价合理性所付出的代价, 比以后由于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小, 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通过前期的控制工作, 可以挑选到安全管理方面组织较好、管理能力较强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再加以监督, 就能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1.2要求监理单位切实加强安全监督

一般来说, 建设单位较少直接参与现场管理。但把现场管理委托给监理单位后, 就可以要求监理单位加强监督了。施工期间, 要求监理单位重视现场安全问题, 经常检查施工现场,发现安全问题或隐患, 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督促施工单位按投标书中的承诺, 严格遵守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设计。要求监理单位的监理月报中必须附有安全检查报告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让监理单位重视安全问题,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 以减少事故。

1.3建设单位也可主动地参与现场安全施工管理

对于管理能力强、重视安全管理的建设单位来说, 这也是一种安全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可以积极参加施工方的安全会议, 到施工现场检查, 要求施工单位定期提供安全检查报告。通过这些渠道, 获得现场安全生产资料, 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同监理单位一起, 对安全管理实行“双控”, 从而有效控制安全事故。

1.4建立现场安全奖励项目

在合同中约定, 某工程必须达到某项标准, 或如果获得了某项安全奖, 给予施工单位一定的奖金等。用这种办法激励施工单位抓好现场安全管理。

2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

􀀁承包单位必须使工程质量合格才算完成任务, 才能取得相应的报酬。虽然都在为质量而努力, 但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 承包单位必然要在满足质量条件下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个别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甚至作出了有损工程质量的不良行为。工程的施工过程是质量形成的过程, 建设单位在对质量管理时应当坚持事前控制, 防患于未然, 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而不是等问题出现后才秋后算账。笔者认为, 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应做到下面四点: 一是技术配合, 工程本身由多环节构成, 纵横交错, 这就要求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严格到位。各专业配合要科学合理。对相关的技术要求要达成共识; 二是严格技术规范, 建设单位派驻施工现场的甲方代表应紧盯住各工种、各专业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 这样才能保证配合到位, 也才能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合格; 三是变更调整要慎重, 建筑工程变更调整时有发生, 但要慎重, 要注意变更调整对整个过程的影响, 对工程总体带来的影响要统一全面地加以考虑:四是要严格检查隐蔽工程。监理人员要注意, 甲方代表也不可忽视。这是过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之一, 现已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方法, 问题在于甲方代表要监督落实, 以保证隐蔽工程质量。只要严格了每个过程, 工程总体质量也就会有了保证。

3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 􀀁建设单位及时掌握工程技术资料, 宏观上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控制建筑工程, 无论在进度、投资还是质量方面都会得到有效控制。微观上可以根据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工艺、技术规律、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报验的资料核实与施工的真实性, 是否符合资料报验要求, 检查工程质量是否与资料一致, 监理程序是否到位, 资料是否严格把关。在当今建筑工程全方位监理的情况下, 监理跟踪资料如监理月报、例会纪要、进度控制、监理通知等也要随时报业主项目部, 这样要求可以促使监理工作更加到位, 监理人员更加认真敬业, 可以随时发现、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高层建筑施工分包单位比较多, 资料到位能够及时解决各种矛盾,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 建设单位对技术资料及时收集整理, 使之规范化、系统化, 可以为竣工资料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施工期间, 建设单位应主动收集、整理、督促参建各方及时报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资料, 把过程中的资料控制作为重要的环节去要求, 根据技术资料的到位情况、报验情况,督查施工质量情况, 协调现场工作, 随时掌握施工进度、质量、费用三大控制的真实情况,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 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1)属于施工过程中不必保存的一般性资料。2)属于施工过程中需要保存的常规性资料。3) 属于竣工后永久性保存的归档技术资料。同时又按照建设单位下发、协调文件资料; 监理单位监控文件资料; 施工单位过程控制申报文件资料分类管理。根据档案资料要求, 参建单位申报资料必须用碳素笔填写不得涂改, 监理审批报验资料时, 监理工程师必须签字盖监理个人资质名章和监理项目部公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